何谓幸福
2017-12-21方毕月
方毕月
新近的《北京日报》刊载了钱理群的文章,就何谓人之幸福发表了看法。
钱理群说,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就他自身来说,最早对幸福的理解,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读大学时,他定了三大幸福指标,就是要有一间房、一本书、一杯茶。如果能坐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书房里,自由自在地一边喝茶,一边读书,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的幸福观。
在基本解決了温饱问题以后,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心安何处”的问题。这里的核心就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鲁迅有很精彩的论述。他讲了三句话:第一,“钱是要紧的”,物质是基础,人的本能欲望并非罪恶;第二,“自由不是钱所能买到的”,金钱并非万能,物质不能尽“人性之本”;第三,自由“能够为钱所卖掉”,如果对金钱崇尚过度,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失去精神自由。鲁迅强调,要“致人性于全”,也就是说,要在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精神自由发展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保证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第一,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与丰富的精神生活。鲁迅说,生存并不是“苟活”,就是说要追求活着的意义、价值与质量,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就是精神生活,精神实为“人类生活之极巅”,“人生之第一义”;
第二,在紧张和安闲、进取和散淡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现代生活是高度紧张化的,是不是可以有点变化?中国道家传统追求散淡,儒家追求进取。我们要在儒、道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第三,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能不能去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人在大自然中,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立足天地,仰望星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生存方式,也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第四,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寻求某种平衡。现代化企业都已实现了机械化,这就带来了人的手越来越不灵巧的问题。手工劳动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劳动,而是关乎人的健全发展;
第五,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取得某种平衡。人不能完全把自己局限在家庭的私人生活中,应当适当地参与公共生活。
钱理群说,所谓幸福生活就是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平衡,这是“幸福度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