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7-12-21王红梅
王红梅
2015年,我校“基于全脑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从此,全脑语文研究团队的成员们更加致力校本化的全脑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三年的研究实践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全脑语文特色课程这一智慧的桥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目标尤其是思维力的研究目标就能真正实现。因此,我校以语文学习为核心内容,以全脑开发为抓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架构了开放多元的具有选择性、个体性和愉悦性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让课程真正成为唤醒儿童大脑学习潜能、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力的智慧之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依据
1.核心素养
21世纪应培养学生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以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呢?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的关键词——“核心素养”,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意见”中指出了各阶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提出了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创新是新时代人才该有的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与《语文课程标准》一样指导着教育教学活动,只不过《语文课程标准》是从学科入手,根据学科规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解决的是怎样教。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展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依据核心素养体系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这规约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调,它的核心是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思考、判断与品性。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要求课程开发者和一线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并进行运用。
2.全脑语文
近年来,我校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校本化的“全脑语文教学范式”探索,其研究成果荣获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预学—互学—展学—研学—延学”的全脑语文“五学”教学范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习前置,运用教师精心设计的“自学导航”和制作的配套“自学微课”指导学生有效自学,这是全脑语文教学必要的起点。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互学环节,同伴相互学习分享“开放区”;在展学环节展示交流发现的“真”问题,揭开学习“隐藏区”;在研学环节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最终拭去“盲点区”;在延学环节共同探究未知区域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互学、展学、研学和延学这四项课堂活动是可以循环往复的,是一个逻辑上升的过程。
自从2015年“基于全脑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的两年来,全脑语文的深入研究如火如荼,2017年,此课题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题。我们把全脑训练方法落实在语文教育环境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设定不同学段的训练目标,形成与常规语文课程互为补充又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全脑语文课程在学生识字写字、阅读积累、习作运用方面有更高的定位,采用多感官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力及想象力,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持久力。全脑语文课程是格外注重大脑学习潜能开发的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更关注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学习方式更侧重方法的传授与训练。如今,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课程开发与实施仍是我校全脑语文深入研究的重心之一,我校提出全课程、全思维和全人的整体架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追求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多元性、开放性、选择性、个体性及愉悦性,使全脑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激发儿童脑潜能开发的工具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桥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腦语文校本课程的构成体系
专家们在修订语文新课标时,提出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心,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因此,我校在开发基于核心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时立足校情,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作为开发的四个基本维度,努力构建严谨细致的操作路径,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这一终极目标的指引下,我校立足大语文观,将全脑训练方法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以语文学习为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课程整合,实现全脑语文课、常规语文课、语文综合课的三轨融合,形成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全脑识字、全脑记忆、全脑阅读和全脑习作四大全脑语文校本课程体系为延展的全脑语文课程新局面。
1.全脑识字——大容量的快乐识字
全脑识字课程是我校开发的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课程,主要在我校低年级实施,它通过全脑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快乐地快速识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要求学生识记生字,而不要求会写生字。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低段的两年完成小学六年的“识字总量”。
在全脑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改传统识字时借助汉字组字原理,从音、形、义进行综合识记的常规方法,采用汉字绘画、汉字组词、汉字故事等全脑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实现快速识记。在全脑识字的起步阶段,通过图画的刺激让学生记图记字,而到了发展阶段,就会采用汉字组词、汉字造句、汉字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以读促记、分类联想、全脑影映,以达到集中地大规模快速识字。这样的训练方法跳过拼音、笔顺、偏旁和结构等常规识字步骤,学生在巧思妙记的过程中,不但实现两年集中快速识字的最终目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以提升。
2.全脑记忆——科学化的多元记忆
全脑记忆课程是我校开发的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文化修养的课程,主要在我校中年级实施。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改以往熟读成诵的传统记忆方式,指导学生借助丰富联想形成具体物象,采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全脑记忆方式,实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目的。endprint
在全脑记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把国学经典、成语词汇作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词语接龙、词语编故事等全脑训练,运用丰富联想给记忆对象照相,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全脑记忆的过程注重互动,激发学生主动记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线式阅读变成面块式阅读,追求学生阅读、联想、记忆、理解的速度。这样不但能提高阅读信息接收、储存和反馈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脑记忆的内容更多的是长期记忆,而非传统记忆形成的短暂记忆。当然,全脑记忆课程和全脑识字课程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以致用中熟练、提高。
3.全脑阅读——高效能的言语积累
全脑阅读课程是我校开发的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审美情趣的课程,主要在我校高年级实施。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改以往常规阅读教学中的点式逐字阅读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全脑场式阅读法”鉴赏阅读材料。经过训练,学生的阅读由原来的每分钟朗读不超过300字,默读不超过800字,提升为大信息量的“一目十行”式的高效阅读。
在全脑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美文及名篇佳作作为训练内容,借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积累。在教学中教师会努力创设一个适合学生的“阅读场”,引导学生把需要阅读的内容转化为一场“电影”,学生在这样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场”中,或逐句逐行地线式阅读,或两行多行地面块式阅读,或运用思维导图理解式阅读。这样的阅读过程让学生整体感知了精彩的阅读内容并进行了透彻的理解、对比和分析,信息量巨大且完整,理解快速又易于记忆。学生时而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图像式记忆,时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式记忆,此阅读过程可大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
4.全脑习作——创意化的语言运用
我们创设的全脑习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在全校各年级均有开展,只是根据年级不同,课程目标与训练方法也有所差异。其终极目标有三:一是唤醒学生的真实情感,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传授给学生科学适用的习作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三是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与品格,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指数。
全脑习作的训练内容超越常规习作训练的四大传统内容,即“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它根据“与时俱进、与生俱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需要选择具有“全脑训练含金量”且具有适合性、情智性、趣味性、创新性和整合性的教学内容。如用“主题曲、方法歌”题材指导学生在歌唱中习作,用科幻类题材指导学生在有趣的文章阅读中学写科幻作文,用游戏类主题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边玩乐边习作,用动漫类题材指导学生在动漫的欣赏与创作中快乐习作,而最具特色的就是思维挑战类题材,学生用图形、颜色、线条等把具有创意的习作内容、方法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再逐步形成文字,即思维导图式创意习作。丰富的习作内容和习作形式让学生爱上作文课,一个全脑写作素材常常会衍生出十几篇甚至几十篇创意各不相同的文章。学生也在这样的“玩乐”习作中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创意思维,学会语言运用。此外,在课程实施时,我们还会把全脑作文课程与语文课程中的相关习作内容巧妙整合,以多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高效习作。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在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一直坚持做到“三关五适”。“三关”就是关注学生大脑潜能开发,关注学生个性需求,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与持续性;“五适”就是要做到开课年段合适,学习周期适合,每周课时适度,课程修编适应学生需求,课程总量适配学生接受度。我们努力打破课程界限,将课程资源统组优化,探寻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建模。经过实践,我们寻找到重组教学内容、整合组织方法、开拓语文活动、优化教法体系四大策略来推动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重组教学内容
全脑语文课程重视基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重组。国家课程中的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线,围绕主题朝外拓展,于是全脑语文课程的设计者们依据“一主线,两统整”的原则,即以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主线,一方面整合课内外美文,通过“自由式阅读”“拓展式阅读”“文带文阅读”等全脑阅读方式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另一方面把国学经典诵读与单元主题内容巧妙整合,把课内的主题阅读内容与课外的经典主题诗文有机整合。这样就能巧妙地将国学经典诵读、课内外阅读与习作乃至整本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从而打通课内外的联系,实现教学内容重组。此外,我们还运用读写联动的方式,把读与写巧妙结合,结合单元选文特点和习作训练要求,适时穿插全脑习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整合组织方法
轻负担、高质量的语文学习是全脑语文课程设计者们的不懈追求。他们不仅将教学资源围绕不同主题进行巧妙重组,梳理多角度、多层次的文本,而且关注多学科,衔接多学段,努力寻找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捷径。经过实践,设计者们探索出“三合组织法”:其一,整合学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整合同学科不同学段甚至是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重构知识体系。其二,融合学段。根据三个学段之间的相关点,有效衔接三个学段的过渡期。其三,组合学时。打破班级界限,统筹增补“空中慕课”“全脑微课”,开展连堂设计或合班学习,提倡清晨全脑诵读、课间全脑吟诵、午间全脑练笔、傍晚全脑吟唱,以实现长短学时与班级学时的時空组合。为了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成长与发展时空,学校规定每周五下午为全校校本社团时间。在此期间,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差异,开展走班式分层快乐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学会把握自己的主动发展权,最终实现长其善而救其失。
3.开拓语文活动
全脑语文课程关注语文活动的开拓。可以是由单元教学向整本书阅读的语文活动开拓,此活动教师依据教材单元选文的体裁、内容等特点和单元读写训练重点,迁移研究阅读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整本书阅读;也可以是读书漂流、读书交流等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开拓,教师根据学生个体需求、阅读能力等差异,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目。为了成功实现这两项语文活动的开拓,全脑语文课程的设计者们开发了配套的校本教材,每个年级一个全册,每册教学内容都依据现行语文教材进行了科学分组,虽然尚不成熟,但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与资源。此外,因为统编本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我校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者们正在筹备相关校本教材的改编工作,相信不久就会有更加科学完善的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汇编出版。
4.优化教法体系
全脑语文常态课堂的“五学”范式,即预学(制订计划)、互学(同伴分享)、展学(展示交流)、研学(研究深入)、延学(拓展延伸),把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作为核心理念,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中心,唤醒学生的大脑学习潜能,引领学生运用全脑高效学习。全脑特色学习的“三环”模式为:眼、脑机能训练,定点凝视、圆圈拓展,训练注意力,此为一环;快速阅读记忆,进行线式阅读训练、面块式阅读训练、固定程序式阅读训练,以提高阅读效率,此为二环;读书交流,绘制思维导图、交流阅读感悟、评点分析收获,此为三环。为了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全脑语文常态课堂的“五学”范式与全脑特色学习的“三环”模式进行整合优化,且在不同学段、不同全脑语文学习活动中合理运用,形成了策略适合、效果显著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教法体系。
在三年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得到了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江苏省著名教育专家杨九俊先生等多位专家的鼎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得以更加深入。为了验证研究成果,我们将课程四大体系的前测结果与后测结果进行对比(如右上表),发现学生的学习力在原有程度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我们正在逐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表中数据显示了我们先期的研究成果,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决心。基于核心素养的全脑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变革语文教学的现状,突破教材和课堂局限,融入全脑训练方法,让课程资源实现了跨束缚、课程活动实现了跨教室、课程建构实现了跨认知,而这一切跨越与优化,既符合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还切合我校文化特色。今后我们会继续行走在全脑语文教育研究的路上,对全脑语文校本课程进行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快速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