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案例教学
——以商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401班学生为例
2017-12-21胡振远
胡振远,计 敏
(1.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2.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文化传媒研究
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案例教学
——以商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401班学生为例
胡振远1,计 敏2
(1.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2.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一宗旨体现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在净化社会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人文性”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学者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究,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大学语文》教材编选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经典文选的智慧之光驱散生活的迷茫,打开心灵的纠结,坚定真善美的价值观。最后,我们统计并分析商洛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检验并分析案例教学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案例教学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功能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可以坚定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培养更多优化社会环境的正能量人才。其工具性重在让学生学会用书本所学知识拨开生活中的迷茫,打开心中的纠结,从而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结合学者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同时依据周涛主编《大学语文》[1]教材中的作品与笔者点校整理的《洛南县志》,我们提出针对商洛学院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的案例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商洛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401班28名学生《大学语文》的学情情况,分析商洛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概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无论社会还是学者更加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功能,研究者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彰显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吴丽萍、丰宗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的可行性出发,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的三种途径,即“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2]张冬梅《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机结合的四种方法。即“(1)淡化知识性学习,立足于文化大视野,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丰富的人文精神;(2)挖掘古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精神品格;(3)提倡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真理的勇气;(4)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蒋雪艳、付成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从教育观念更新、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对策。认为“在教育观念上,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应该明确,要确定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这一核心;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面或者选用名家教材或者进行校本教材研发;在教学实践方面,应该有所创新。”[4]王丽梅《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认为“《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专业相结合,文学史与文化史、文论史相结合,理想主义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将“读写译”作为教学的辅助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传承民族文化。”[5]陶丽《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教材的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模式,更注重考察其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6]孙才妹《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语文教学中》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将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提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四条措施。即“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的审美性,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7]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提出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四种方法。即“诵读古诗词,感受母语的美丽;学作古诗词,学习优雅地使用本民族语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涵养文化气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培养文化自觉。”[8]詹福瑞、李金善《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做法。即“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陶冶高雅的审美趣味,培养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塑造崇高的人格与性情。”[9]刘丁玉《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龙岩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10]。
综上所述,学者们认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塑造崇高的人格与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四个方面;《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体现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认知与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成果较少,本文拟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彰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大学语文案例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笔者依据周涛主编《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十六个经典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抄检大观园》《谏逐客书》《刺世疾邪赋》《白马篇》《司马季主论卜》《阿宝》《神女峰》《李娃传》《上山采蘼芜》《有所思》《精卫填海》《女蜗补天》《一只特独行的猪》《庄子·秋水》《摸鱼儿·雁丘词》与《洛南县志》相关文选,运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案例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功能。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案例教学——做一名好老师
给学生讲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分析文中孔子如何关爱学生成长,启示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孔子让学生放开长幼、年龄的顾虑,畅所欲言,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活跃、宽松、自由探讨学习与志向的氛围,这与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的是一种爱心。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回答方式,点拨学生。对于说话直接、做事直率的子路,孔子微微一笑,希望他以后做事谦虚、谨慎,学生的毫不谦虚也没有受到批评,只是微微一笑以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于做事谨慎、放不开手脚的冉有、公西华,孔子鼓励他们做事勇往直前,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最后孔子对曾点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儒家大同社会政治理想表示赞同,让学生树立一种与民同乐、人人平等的和谐观念,从而净化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美育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向“达人达己”的真善美境界发展。这是一种博爱无私的思想境界,让每个学生心中始终怀揣“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信念,从而为信念生生不息,奋斗一生,保持高雅的格调。
为了践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抄写《论语》经典性的几则语录,让学生课堂总结学习这几则语录的体会,同时以“感受传统优秀文化魅力,反思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论语》中学到的”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论文发言稿,针对学生党员,还可以要求其将《论语》中的为人处世原则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写一篇“《论语》对其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启示”,课堂上选的几则如下:
1.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论语》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这几则体现着待人、修身、能力、改过、自省、了解别人等方面的人生智慧,课堂上对学生适时启发。
(二)《抄检大观园》案例教学——担当起爱情、婚姻、家庭与理想的责任
例如以《抄检大观园》教学为例,教师以《终身误》作为导入语,讲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
金玉良缘指代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姻,木石前盟指代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婚姻,“山中高士晶莹雪”说明薛宝钗的贤淑大方,“世外仙姝寂寞林”说明林黛玉的美丽脱俗,贾宝玉虽然和薛宝钗成为夫妻,但心中始终爱恋的是林黛玉,从而发出了人世间美中不足的感叹。
接着让学生从前世姻缘、人物性格、身体素质、人缘关系、外貌、家族地位、操持家务能力等角度比较林黛玉、薛宝钗二人的优劣,以此检测学生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以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后随机抛出一个问题:宝玉在人生失意、家族衰落、爱情姻缘梦幻灭之后,倍感压抑和痛苦,毅然选择出家,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这种做法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借鉴孔子让学生谈论志向的引导方法,适时启发学生。
在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要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抛出老师的见解,与学生交流:宝玉这种做法明显不对,作为上有高堂,下有妻子的宝玉应该孝敬父母,让父母安度晚年,关爱妻子,担负家族发展的责任,在家族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毅然出走,令父母终身伤心,宝钗终身守寡,家业无人继承,这是不孝、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然而宝玉身上哪种对爱情、心中理想信念的执着值得生活中的我们去学习,我们有时候正是缺乏对理想、信念、爱情、原则、友情的执着和坚持,导致很多事难以做成。从宝玉对爱情的坚持,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经典爱情诗词,领悟以下几点。
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启示:有时客观条件导致人生理想无法实现时,但我们要不忘初心。
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雁丘词》
启示:忠诚并执着于自己的爱情、理想、信念,人与信念同在,理想是人奋斗的一种动力。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李商隐《离思》
启示:坚守心中的原则、理想,坚持修身,不为外界诱惑所动。
(三)其他案例教学——变通古今,古为今用,汲取先贤智慧,提升人生品味
李斯《谏逐客书》一文站在了秦国立场上论述秦国四代国君都是因为任用客卿为相励精图治,从而国富民强,统一天下。秦国只有兼收并蓄,不应只看重国外的美女、珍宝和资源而轻视国外的人才,李斯博古论今,以事实雄辩,以理服人,最终说服秦王取消了逐客令,让学生领略李斯的论辩艺术,提高演讲口才能力。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展现一种正直、高洁、忧国忧民的人格,敢于批评人伦丧失、价值观颠倒、附众勾结、青年才俊被打压、耿介之士不为上层所容的社会怪像,直言不讳地批判当政者不学无术、胡作非为的行径,表示自己”宁饱岁于尧舜之荒岁兮,不愿苟活于当下”的决心。
曹植《白马篇》叙述了一位身穿白衣战袍、乘着骏马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帅气英雄少年,正好激发大学生心中拼搏向上的雄心壮志,人生应该趁着大好年华,建功立业,积极进取,报效祖国,光耀门庭。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讲了一个人生哲理: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人生总是有起有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学习、工作压力较大,老师应结合文选的讲解给予合理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合理看待成败得失,保持一颗平常心,用文学的智慧之光舒展学生受挤压的心灵,温暖学生的灵魂,提高课堂的温度,将文学作品的讲解转化为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洛南县志·人物志》一卷节选了洛南县的忠义、孝义、笃学等方面的事迹,教师可适当将其选为教学素材。忠义方面的素材有《张鹏传》《薛国用传》《卢鼎传》,孝义方面的素材有《张泉传》《张可大传》《冯三定传》《王进礼传》《陈秉德传》,笃学方面的素材有《任世华传》《李国珍》《何建基传》,烈女方面的素材有《刘烈妇传》《薛氏三烈妇传》《张烈妇传》。教师可根据所选素材对学生进行忠义、孝义、笃学方面的人文教育,选录一例如下。
十一月大淸总督佟养和攻全州,灌阳何腾蛟督焦琏、郝永忠兵而鼎率滇帅赵印选、胡一淸分道迎战,得捷连营而军亘三百里,于是桂王自象州还桂林,戊子复岀奔,己丑又奔,迄庚寅冬十月瞿式耜留守桂林,城陷被执死而桂王自梧趋浔州,转趋南寕文武从者财三四人。辛卯大淸兵至梧州,陈邦傅杀焦琏尽献浔南之地,自是桂王走入滇而献贼余孽,孙可望、李定国相继称雄,蹂躏于滇黔川广之间,时鼎已以伯爵晋封宜章侯,内外机宜皆赞决焉。洎大淸亲王督师至滇桂王遣鼎岀,御亲酌酒,命宰臣鞚马以送鼎,泣谢曰:‘是行也,君王賫酒,宰衡鞚马,臣不知死所矣。’乃帅师岀,立营垒、犒士卒为背城借一计,亲王侦鼎能招之来议和,至则谕降鼎,不屈遽手剑,亲王笑曰:‘尓欲行刺耶?’鼎曰:‘王带甲百万,我何能为?’荆聂事因南向恸哭,再拜稽首,断其须以绢,韬之授从者曰:‘臣力已竭,与主上生死诀矣。’持此须报上,遂自颈,死时年五十有二,亲王怜其忠命,舁尸归营葬之,鼎有子某官,贵州城破,潜岀访父,鼎并为勤王计,逻者得之,持至亲王前不下拜,仰天号哭,亲王怒命曵岀之置厠中,人有劝之降者以粪秽示之,若使食然,遂哭泣絶粒死他子孙流寓,蜀重庆而雒南犹有族子列于衣冠。
—《洛南县志·人物志·忠义列传·卢鼎传》
三、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案例教学的效果评析及教学对策的提出
以上十六篇节选作品通过案例法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最后运用网络调查方法对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401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大学语文》案例教学环节中的效果,从而提出针对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调查对象、方式及时间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商洛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4级1班2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28份,有效问卷28份,学生通过网上填写问卷,署名提交的方式完成问卷,问卷时间为2015年11月15日—2016年1月5日。
(二)调查信息
问卷共13道题,全部采用单选模式。其中,1-5题主要调查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点以及没有兴趣的原因,6-10题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11-13主要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整体认知与学习方法的思考。
(三)调查内容及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调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情况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从而找准改进大学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二是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找出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三是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知评价与学习思考,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学。
本调查以问卷数据信息为依据,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所喜欢作品的类型、主题、题材、篇目、没有兴趣五个方面调查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点,确定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见表1。
表1数据显示,学生最喜欢的作品类型是影视文学与现当代学,人数比例分别为53.6%、39.3%,喜欢古代文学的人数比例为7.1%。喜欢外国文学的人数为零,反映大学生文学方面兴趣爱好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喜欢人数最多的作品主题是爱情、哲理、神话、大团圆、悲情等,比例分别是46.4%、32.1%、28.6%、14.3%、7.1%;喜欢其他主题的人数比例为3.6%;喜欢人数比例高的作品主题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喜欢人数最多的作品题材是现代散文与现当代小说,比例分别为50%、35.7%;喜欢诗歌、宋词与《论语》等诸子散文的人数比例均为10.7%;喜欢古典小说的人数比例为7.1%,现代散文、现当代小说与学生更贴近于学生的校园生活,诗词、诸子散文与古典小说距离学生实际生活相对较远,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太高;喜欢人数最多的篇目分别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比例分别为35.7%、21.4%、21.4%;喜欢《诗经·卫风·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上山采蘼芜》与《神女峰》的人数比例均为10.7%;喜欢《春江花月夜》《抄检大观园》《秋水》《搜神记·韩凭之妻》与《复仇》的人数比例为7.1%、7.1%、3.6%、3.6%、3.6%;喜欢其他篇目的人数比例为零。《女娲补天》与《精卫填海》是开学初讲的篇目,学生影响深刻,学生喜欢的其他篇目在教学过程中均穿插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用。学生对大学语文没有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听不懂,教学方法不灵活,内容空洞、没有兴趣,没有应用价值四个方面,人数比例分别32.1%、28.6%、21.4%、14.3%,通过对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兴趣的调查,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对策.
1.增加影视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篇目,所选作品主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作品题材反映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世界,比如现代散文与现代小说,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用文学作品的典雅格调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世界,解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让学生明确大学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价值。
2.针对不同的篇目、类型、主题、题材,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挖掘作品中学生的兴趣点,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行灌输知识。
3.大多数学生喜欢现代散文、影视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选取对学生学习生活具有指导作用的经典作品,比如《论语》、唐诗、宋词等,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便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将这种人文情怀传递给社会,净化社会环境。
表1 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点
表2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上课方式、《大学语文》课程、周涛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师教学的意见,找出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表2 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师教学的意见
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周涛主编《大学语文》文字方面失误较多,表2数据显示,46.4%学生对该教材的态度一般,选取学生更加喜欢的大学语文教材,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2.39.3%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非常满意,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教学基本满意,人数比例为53.6%,82.1%学生建议一位教师上课,不赞成教师分段教学。
表3 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整体认知与学习收获
表3从学习《大学语文》的收获、《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学好大学语文的理想方式以及学习大学语文的最大收获四个角度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整体认知与学习收获。
表3数据显示53.6%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收获很大,64.3%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价值比较大,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的价值采取认同态度,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收获主要体现在素养提升、人文熏陶、生活启示与技能提高四个方面,人数比例分别为46.4%、39.3%、35.7%、3.6%,素养提升与人文熏陶正是大学语文人文性价值的体现,生活启示与技能提高正是大学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学生认同《大学语文》课程价值的主要原因是大学语文自身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价值,因此在大学语文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尤为重要。
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语文的理想方式有多媒体学习、探讨式学习、教师传统讲授、认真听课与实践应用等,人数比例分别为67.9%、17.9%、14.3%、7.1%、7.1%,多媒体学习与教师传统讲授是现代与传统两种教学方式,大多数学生赞成现代教学方式,少数学生认同传统教学方式,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探讨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价值。
[1] 周涛.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吴丽萍,丰宗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J].成人教育,2005(4):75-76.
[3] 张冬梅.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65-67.
[4] 蒋雪艳,付成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3):74.
[5] 王丽梅.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165.
[6] 陶丽.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社会科学教学,2011(1): 18-19.
[7] 孙才妹.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语文教学中[J].巢湖学院学报,2007,9(2):150-151.
[8] 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1):68-70.
[9] 詹福瑞,李金善.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河北大学学报,2001,26(4):5.
[10] 刘丁玉.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6):72-75.
CaseTeachingofCollege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BasedonInstrumentalityandHumanism—TakingtheCaseoftheStudentsofClass1401fromPre-schoolEducationatShangluoUniversity
HUZhen-yuan1,JIMin2
(1.ShangluoUniversity,Shangluo726000,China; 2.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chun130000 ,China)
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is a publ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is designed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nd words, cultivating students’humanistic feelings. This objective reflects the tool and humanities 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In the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plays a vital role in purifying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instrumentality is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humanism focuses on enhancing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Based on a teaching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e trained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 ofCollegeChinesebycaseteaching, let students learn to use the wisdom of the classic anthology to disperse the confusion in their life, open the tangle of heart and strengthen belief i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t last, we did statistics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hangluo Colleg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e teaching.
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the tool and humanities; practice teaching
G642
A
2095-770X(2017)12-0035-06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12.009
2017-06-02;
2017-08-25
商洛学院根植地方行动计划专项项目(gz16055)
胡振远,男,甘肃环县人,商洛学院文传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计敏,女,甘肃庆阳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在读学生。
[责任编辑王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