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好奇心哪儿去了

2017-12-21吴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家 2017年44期
关键词:吴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吴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学生的好奇心哪儿去了

文/吴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和高中学生交流,常感到失望:十六七岁的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激情?为什么会目光呆滞,对人间、对自然毫无兴趣?为什么从不关注那些美好富有智慧的事物?为什么成天把“没意思”挂在嘴边?我常惊讶于他们刻苦努力而缺乏学习智慧,更惊讶于他们关注考试而不能体会学科趣味。这和他们的“不思考”有着极大关系。其实这类思维缺陷早在童年就开始了。

回望童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独特的“好奇”——树的根为什么能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为什么不同的树会长出不同的叶子?土地和天空也会给孩子无数的惊奇——地面各种各样的小虫,竟然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天上飘浮的云朵如奔腾的马,一会儿变幻为群山,一会儿又变成一艘船……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会给人不同的惊喜。

儿童对机械物件也易产生兴趣,他会拆开一看究竟,想看看和自己想象的是否一样;不能随便拆卸的,他就推想机械运行的奥秘,比如:缝纫机究竟怎样工作,工厂车间高大的行车如何操纵,铁路的道岔如何“扳”,蒸汽机车速度如何控制,轮船的舵在水底,靠什么传送动力,等等。

有好奇心才能热爱学习,才能发现新的世界;有好奇心才有可能成为富有趣味的人,从而有能力去创造新世界。在生命历程中,观察、发现、惊奇、快乐、怀疑、思考、智慧、崇高、快乐、复杂、简约、常识……多少词汇跟随着好奇心而出现。世界就这样在人的面前展示他的辽阔壮美,人也就在这样的世界中感受到自然伟大与生命庄严。

几乎每个儿童都有过好奇心,但有些人的好奇心能保持久远,有的则在刚刚上学时就丧失了。无知和功利的环境败坏了学习的品质与趣味,学校过多的规训阻滞了自由思想;与此同时,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儿童无暇睁大眼睛去看世界。好奇心一旦被遏制,想象力也就被限制,被动的学习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机械刻板、过早僵化,在功利主义的熏染下,对世界和未来不敢憧憬,只有恐惧。爱因斯坦曾高度肯定好奇心的生命价值,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而对抹煞儿童好奇心的教学,他如同诅咒般地说,丧失了好奇心便如同行尸走肉。这样的宣泄很可能出于他对童年所受教育的不满。

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奉之为生命的礼物。作为启蒙者的教师必须是心灵健康的人,对人的成长有高于一般人的认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教师仍然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

一个社会的重大失误,有时仅仅因为主导势力忽视常识或是反常识。教育界至今仍有许多人把好奇心当作低层次心理状态,这就给基础教育、给学校和课堂、给学生造成学习困境。这些依靠“刻苦奋斗”而获得权力、获得地位的人,要依靠他们的平庸固守他们的文化观念,常识无法统领他们。如果他们认为好奇心只是庸俗心理,那很可能是他们的生活层次被平庸充斥;如果他们认为好奇心会妨碍学业,那只能说明他们的教学观标注的是功利。成人世界的好奇心不等同于儿童的好奇心。对一个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儿童来说,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可能引发他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远比突发的有强烈刺激的事物(地震、火灾、车祸、游行、邻里纠纷等)更有价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表达的正是一种高尚的好奇心。中国有智慧的前人,以这样的箴言为生存信条。几百年后,人们回望历史,会发现,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富有远见的人。

吴非本名王栋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著有《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

猜你喜欢

吴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品精选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品精选
丢失的猫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你还好吗?
Will versus shall: two magic modal verbs
These Secret of Success
一个姑娘混职埸
一个姑娘混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