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如乐图,至情至性的书印艺术
2017-12-21翟万益
文/翟万益
艺如乐图,至情至性的书印艺术
文/翟万益
关注艺如乐图的作品,是1991年在烟台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那次他参加展出的四件作品全部是蒙古文,可以从中看到追求风格的多变,既有浪漫一路的表现,又有整饬一路的探索,还有将蒙古文双钩创作的作品,就蒙古文印章一路可以看出他对篆刻研究的宽泛和深入。
他一直秉持了这种艺术观念前行,对于汉文篆刻艺术的探索也和蒙古文一样,不要求自己限于一路印风,所以他的追求风格仍然是多样的。外部世界是多元的,表现在刀下的印风和外物相应也应该是多样的。最能感动审美主体的是他的八思巴文印章,在走过历史的遗存之后,出现了一定的超越。“吉祥如意”收在作品集中共有两块,大的一块放在前边,也是他最为满意的一方。两方印进行比较,大印显得更为浑厚自然,笔画的一些细节更加舒张,在笔的运动中增加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两印都有粘连,大印的粘连更活泼清朗,没有拖沓粘滞的缺失,笔画更为开张劲健,各个笔画之间在同向排列中取得意念上的一些变化,有些变化是靠了刀的运动来实现的。在一根阳文笔画上,一边齐整,这是刀刃紧靠笔画的边缘冲刀刻去产生的,一边远离笔画而冲,石纹的自然剥落取得了本身的金石效果。这种刀法的交替运用,造成了不同笔画的不同金石味道,加深了笔画的质感。这种刀法在大印中用得更为普遍,也使乐图更倾向于第一方大印章,并且对其边栏线加重了分量,残驳的进行都非常仔细,尽力求得与历史感的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把这种自得的刀法,扩展到他的篆刻作品里,促使印章的气质发生了更本的变化,出现了苍茫大气、浑厚恣肆的味道。
艺术实质上是一种个性的外化,在艺如的身上,也充满了二重性的性格。首先他是一个蒙古人,自小生活在大草原上,养成了一种奔放的天性,这种难以改变的刚性表现在印章上,就会追求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这种质性本身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会在他刀下充溢而不使阻挠。但他又经过四十年的文化,促使他去遵从篆刻艺术的规律,当反叛性和规律叠加在一起时,两者就会产生一种中和,故而造成了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外加的东西和他本性的东西同时在他的艺术中产生作用,到底哪个多一些,他自己也述说不清。当奔放的民族质性抬头时,那这件作品肯定是狂放不羁的,当文化的品行成为主调时,作品又多了些许文静,这就看他的自律了。
心仪艺如乐图已有二十多年时间,我出的作品集每次都寄给他,成为一位神交的朋友。见到艺如却被造物主安排在异国他乡的韩国清州市,2012年9月19日的国际笔会上,艺如一身蒙古族服装,可以看出他对这次活动的慎重,演示笔会上在清婉的长笛声中,艺如在一张四尺宣纸上写下了一个蒙古文“佛”字,一气呵成,左边顶天立地落款两行,全为蒙文,行笔毫无滞碍,如江河之奔腾,大有一泻千里之势,一大张纸写完所用的时间不到一分钟,让人神畅。和他的篆刻一样,他的书法也可以分为抒情写意与体现传统之美两个部分,就完全看他倾向于那种自况了。
艺如乐图 鲁迅3.5cm×4.0cm
艺如乐图 赵师秀2.0cm×3.0cm
艺如乐图 佛造像2.0cm×5.0cm
艺如乐图 如鱼得水3.6cm×3.6cm
艺如乐图 长乐4.0cm×6.0cm
艺如乐图 乌兰夫将军章4.0cm×4.0cm
艺如乐图 一日九变3.5cm×3.5cm
艺如乐图 蛟龙隐文章5.0cm×5.0cm
艺如乐图 西泠长寿4.0cm×4.0cm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