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着求真勤耕以德育人

2017-12-21荆霄鹏

中国篆刻 2017年12期
关键词:硬笔铜奖硬笔书法

□荆霄鹏

执着求真勤耕以德育人

□荆霄鹏

■ 王臣林

1970年1月出生,山西平遥人,现居太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晋中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展获奖:

《书法报》首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第二、三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铜奖

“中国梦”首届全国青少年书法精英展教师组硬软笔铜奖

“品翰堂”杯第三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优秀奖

“醉翁亭”杯首届全国硬笔大赛优秀奖

第一届笔墨先锋杯中国硬笔大赛铜奖

第六届、第八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成人组硬笔一等奖、毛笔三等奖

第七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硬笔二等奖、毛笔二等奖

第二届汇丰杯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展赛硬笔特等奖第一名、毛笔金奖第一名

王臣林老师是我的书法好友。我们相识既早,相知亦深。其开朗率直之性格,求真稳健之书风,令人一见即有亲近之感。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精力充沛,勤奋过人,临帖创作常至深夜。他的毛笔书法主攻楷书、行草。他遍临唐楷及二王,米芾、王铎等古代大家法帖,故此他的作品取法高古,婉约动人,流动洒脱。在清刚质朴之中颇显凛然之大气;他的硬笔行书作品清秀灵动,兼书写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我兄臣林,深爱着书法,他视书法为生命和伴侣。他浸润书艺三十余载,软硬兼修,砚田勤耕,孜孜不倦,硕果累累。1997年首次参加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便以一幅硬笔楷书荣获铜奖(山西唯一)。从此他一发不可收,练字更勤了。据臣林兄记忆,打小他就学习成绩优异,字写得工整美观。从初一到高中毕业,六年时间学校的大小板报他都一人承包。没有字帖他就先学优秀老师的字。由于家境贫寒、生活俭朴,他常常省吃俭用,把零花钱积攒下来买些笔墨纸砚。十四岁他就到太原城卖对联挣辛苦钱贴补家用,后任代教老师、打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帖不离手,手不离笔。十几年如一日苦练书法。从九八年开办自己的书法培训班以来,先后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书法苗子。1994年任代教教师期间,软硬笔书法获得了全平遥县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九九年作品又在全国文华杯段位大赛中取得楷书七段、行书七段的好成绩。近年来又多次摘得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特等奖,所带学生又集体组团参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太原唯一)。特别是被多家书法协会及单位授予:“20世纪中华爱国书画艺术家”“硬坛百杰”“我最喜爱的全国硬笔书法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喜人成绩面前,臣林兄从不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谦虚恭卑,在书法众家及师生面前,永远甘做小学生。他惜时如金,废寝忘食,几十年如一日,自学苦练,从不间断,在通往书法艺术的高峰上攀登不停。

臣林兄个人艺术水平的精进固然令人欣喜,而他却从不追逐名利。而是将自己的所学授之于人,开班讲学,则更令人钦佩。最感动的是,他代表晋中市硬笔书法协会,身为副主席的他,主动跟几名榆次年轻书法骨干,走进榆次小学进行公益性授课。每周二早,他凌晨四点多就起床了。为不误八点的上课,五点半他就从太原家出发,一路打的再坐公交,路上折腾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榆次,没有一次误课,路上之辛苦可想而知。他上课风趣幽默,绘声绘色,孩子们脸上的微笑及学习成绩充分说明了王兄教学有方。多年来,臣林兄所教学员日益剧增,口碑日隆。他的教学足迹踏遍三晋贫乡贫校,把爱洒遍校园每个角落。其所开办书法培训中心,已经成为省内书法培训品牌机构。

臣林兄的书法教学有重点,讲科学。多年来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教学法。他爱生如子,循循善诱。他一边教写字,一边教做人,成效卓著。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学生中,有的成为学校班里的书法领头羊;有的成为工作岗位上的书法明星;有的(学生刘佳鑫、邢淑颖、郝梓珺、董兆轩、刘思怡等)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屡获大奖;有的(刘阳、智媛媛等)因书法特长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大学。

关于学习书法,王兄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沐浴书法的墨香,享受着书法教学给我带来的愉悦。我默默奉献着爱心,陶冶着情操,淡泊名利,随缘处世。用笔墨书写着我的人生;用激情燃烧着对书法的痴爱;用汗水浇灌着一群挚爱书法的禾苗。”写得太好了!一个对书法事业燃烧着激情的人,他的成就自然会愈来愈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望好友王臣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个人书艺和书法教学上更加成绩斐然。

王维《山居秋暝》

曹操《短歌行》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徵﹄应为出﹃征﹄)

王羲之《兰亭集序》节录

猜你喜欢

硬笔铜奖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硬笔书法欣赏
安秀扬硬笔书法
首届锦绣中华(金鼎奖)全国风光摄影大赛新疆摄影家获奖作品选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喜看“天椒”(中国航空航天摄影大赛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