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法在中医院校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1王柏山曲金桥
王柏山 吕 丹 曲金桥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教研室,沈阳 110032)
对分课堂法在中医院校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王柏山 吕 丹 曲金桥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检验教研室,沈阳 110032)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基础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级本硕中医学专业2个自然班共113名学生,1班57人作为“对分课堂”教学试验组,2班56人作为传统教学对照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堂讨论参与度进行观察。教学单元完成后,对学生满意度问卷、教学效果及学习成绩作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堂讨论参与度超过75%,学生调查问卷对“对分课堂”的认可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1)。两班考试总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诊断学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诊断学基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1]。作为中医院校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既有基础理论,又有临床实践,特别是在培养中医院校学生现代医学临床诊断思维、提高临床动手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并没有真正地使学生们掌握这种基本的能力和思维,在之后的临床医学学习以及临床实践中更无法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和方法,与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差距。为提高诊断学基础的教学质量,笔者采用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创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2],结合自身教学工作,试图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走向主动学习。
1 用于对分课堂课程内容的选取整理
诊断学基础课程包括的内容较多,包括问诊与症状学、体格检查、实验诊断、仪器检查等。本次研究采用部分“对分课堂”方式,结合本课程总体安排特点,以及学生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利于学生综合所学的各学科知识。我们选取症状学中的发热与黄疸,体格检查中肺部常见疾病体征,实验诊断中的胆红素代谢检测和肾功能检查等内容开展四次“对分课堂”教学。
2 对分课堂实践及教学效果
2.1 教学对象 选取2013级全日制本硕中医学专业学生113人,分成2个班,学生人数基本相同,1班57人作为对分课堂教学试验组,2班56人作为传统教学对照组。2个班男女比例、入学成绩,以及从我院教务处档案中取出2组学生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基础学科 (解剖学、生理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 (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 教学方法 以本课程实验诊断学中第四十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中的第二节胆红素代谢检测为例,具体课程设计要点如下。
(1)为让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充分了解,在首次采用“对分课堂”的第一小节课解释“对分课堂”模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关键点。(2)课程安排:教师课堂利用第二小节课讲授黄疸的概念、类型、胆红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等。将座位邻近的同学每4位学生为一组,全班共计14组,第14组为5位同学。每组抽取由老师已经准备好的6个病例中的一个,作为本组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教材,查阅相关参考书,独立分析病例的黄疸类型及产生机制,作业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至班级论坛,该作业成绩计入学生本学科结业成绩。下次课第一节的前一半时间小组内讨论,后半节进行组间交流,老师进行总结和答疑。教学结束后对对分课堂教学班学生问卷调查及两班阶段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2.3 教学效果
2.3.1 学生课堂参与度分析 在进行“对分课堂”课堂讨论环节中,设立5名老师作为课堂观察员,参照许瑜函等[3]在评价课堂讨论参与度的观察框架,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积极型、慢热型、沉默型和游离应付型。
表1 “对分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观察框架
每位课堂观察员老师负责2~3组学生,记录每位同学参与状态,评价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组间交流环节,都有超过75%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积极型+慢热型)。组间交流环节处于游离应付型状态的学生较多(14.0%)。
表2 “对分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状态分析 [例(%)]
2.3.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在教学阶段完成后,对“对分课堂”教学组学生和传统教学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对分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多数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并且喜欢“对分课堂”教学的课堂氛围。
表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模式教学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 (例)
2.3.3 学生阶段考试成绩分析 对2组进行的阶段考试,考试成绩由2部分组成,理论笔试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试验组与对照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对2组成绩进行t检验(见表4)。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成绩、理论笔试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对分课堂教学组和传统模式教学组的学生成绩比较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基础应用的讨论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教师用其中一半的时间进行基本知识讲授,另一半时间则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普遍对“对分课堂”的学习模式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新模式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思,用尽浑身解数力图将胆红素代谢机制等复杂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清楚,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大一年级学习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内容,此时学生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加之课前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充分的预习和复习,所以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多数同学对于新知识只是囫囵吞枣,更谈不上充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更是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而“对分课堂”这种新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从单纯的接受者转变成了知识的创造者,还锻炼了与人交流的能力。笔者在此之前也曾尝试过PBL教学模式[4]等教学改革的试验,由于学生课外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询资料、准备PPT课件等,课上小组汇报时间过长,在规定的教学学时下,往往会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而“对分课堂”由于先给学生讲授基本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有的放矢,节约时间,小组讨论及组间交流时间也可控,因此比较容易被现代高等教育所接受。
4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经验总结与反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5],“对分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修改授课方式,既要在较少时间内帮助学生熟悉章节内容,又要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其次,精心组织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每一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组内问题的讨论,引导思想溜号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成功与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入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的环节,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涉及作业的完成,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配有监督和评价的措施,这就需要改革现有高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增加过程环节的评价分值,让学生不但愿意参与,而且越积极参与得分越高,完成的越好得分越高。因此,如何科学的分配给各环节的得分赋值,以及如何设置每个环节地评分纬度等,值得我们进一步从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究。
[1]成战鹰.诊断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3]许瑜函,朱慧,谭梦晖,等.“三明治”教学法设计下学生课堂参与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1):101-112.
[4]KilroyDA.Problem-based learning[J].EmergMed J,2004,21(4):411-413.
[5]刘明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30-734.
The Application of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in the Diagnostic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Baishan,LYU Dan,QU Jinqiao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32,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PAD (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 discussion,PAD)and LBL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models in the diagnostics teaching.Methods 57students were enrolled as PAD groups and 56 were selected as LBL control groups.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aching unit,some investig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were executed.Results The involvement of class discussion was over 75%.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PAD and got good marks in final examination.Conclusion PAD is benefit to promote the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diagnostics;student-oriented teaching;teaching models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3.022
1672-2779(2017)-23-0048-03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