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基层党建在浙江

2017-12-21安佳璐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12期

◎本刊记者 安佳璐

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城市发展波澜壮阔。

滚滚东海,涛落浙江。目前,全省有3745万人生活在城市,这是城之血脉所在。城市因人而生,人群的汇聚、利益的诉求、社会的治理,目光随着这些关键词最终交汇于一处——城市基层,如何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城市人更有幸福感?答案简单明了:依靠党建引领!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厚植党的执政之基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选择。

在历史的画卷中,浙江从未缺席。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奏响了之江大地城市基层党建的交响乐章。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4.6万个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大胆探索创新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33万家非公企业、1500万从业人员,楼宇商圈飘起了鲜艳党旗;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格局,97万城市党员踊跃的身影让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美好。

之江大地,正在徐徐绽放它的城市魅力。

“浙”里开花敢为天下先

10月12日至13日,浙江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会前,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学习贯彻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作出批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实践,要提高到全局高度来认识。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关键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目的是能够很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工作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既有统一要求,也有分类指导,针对性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我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这为总结浙江经验、提出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必须要用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2003年至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强调要加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探索力度。

时光回溯,情怀如初。浙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起步较早,1949年10月23日,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居委会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拉开了居委会党建工作的序幕。

1986年“社区”概念引入后,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向“社区党建”;1996年,杭州正式提出了“社区党建”概念,并积极探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2008年宁波市提出了“城市基层党建”概念,率先踏上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之途。

杭州城景(来源:视觉中国)

从此,城市基层党建驶入了历史新航道,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浙江孜孜不倦的探索中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共驻共建 一条红线穿八方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多领域党建工作汇集而成的有机整体,这项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多、关系互不隶属,同处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导致街道社区抓党建遇到“小马拉大车”等系列问题,如何破解?

浙江给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构建共驻共建的格局,建立互联互动的纽带,形成双向用力的机制。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聚合效应,正在之江大地渐次清晰。

日日繁忙的杭州东站背后就有这样一个“同心圆”在默默为之供电。杭州东站枢纽管委会与区域内街道社区及运营、执法、建设、管理等51家单位形成了党建联动机制,它们之间早已实现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秩序共管,为合力打造杭州“国际化窗口”形象贡献了各自的力量。

毫无疑问,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城市基层执政的命脉,这也是浙江近年来久久为功的发力方向。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在浙江各地推行,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吸纳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公司以及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兼职委员。可以看出,党组织成为贯穿于各个单位之间的一根红线,成为了激活城市血脉的有力抓手。一个个共享圈、一批批同心圆、一群群党建共同体正在之江各地焕发勃勃生机。

此外,“两新”组织的涌现大大改变了城市的传统社会格局。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将薄弱点转换成增长极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推进新领域新业态新群体党建工作,浙江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点、区分不同情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着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11677个区域性党组织、11311个区域党建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提升注入了强心剂。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成立了电商行业党委,打造“在一起”品牌,凝聚合力,共谋发展,目前园区已引进2000余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24.8亿元。

因势而动,争做“优等生”的浙江总能抓住时代的领跑机遇。至此,一个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单位组织共同参与的浙江城市基层治理架构渐趋成型。

汇聚正能量 激活一池春水

城市,因人而生,因党建而缤纷。

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不断夯实使得城市改革发展正能量不断得以汇聚,为城市发展的高速列车点燃了加速度。在义乌市,全国首个市场党建12条标准的亮相惊艳了众人。一组大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这块红色拼图的惊人力量:义乌的网商党委覆盖了2个电商特色小镇、28个电商园区、65个淘宝村,以一系列定制化特色服务,打造网商行业健康发展“红色推手”。今年1-8月,义乌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1191亿,相当于在网上再造一个国际商贸城。

在党建的引领下,之江大地的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城市变成了温暖“大家庭”的代名词。海宁市委专门作出《建设品质生活的决定》,努力为城市居民建设一个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幸福海宁”。目前,海宁市区已形成了“5分钟公园圈”“10分钟消费圈”“15分钟健身圈”“20分钟医疗圈”,这样的“幸福”案例在之江大地不断唱响。

城市基层党建的红色力量不仅盛放在城市改革发展的各行各业,更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步履中,为城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就了一片幸福的“蓝色大海”。

“一个人一条线”发展成为“一群人一座城”,在衢州市柯城区,暖心正能量正以“公益服务”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涌现。以省党代表叶兰花命名的社会组织“兰花热线”,搭建起“1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的党组织体系,吸纳了3000余名志愿者加入,8年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5万余个。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曾联系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对社区党委提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要求。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社会力量的汇聚激活了一池春水,让城市基层堡垒更加坚固,同样,城市基层党建也成就了一个更美好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