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述评:“定分止争”
——凉茶“红罐共享”的更多思考

2017-12-2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绍骏

中国食品工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凉茶司法精神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绍骏

述评:“定分止争”
——凉茶“红罐共享”的更多思考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绍骏

REVIEW:Settling Disputes——More Thinking About Sharing Red Can Of Herbal Tea

红罐凉茶之争尘埃落定。这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产业典型案例,以握手言和、装潢共享而告终。对于最高法的终审判决,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普遍表达出支持与赞赏,当事双方也都表达了积极态度。这场历经五年、波及凉茶产业兴衰、关联标的数十亿元的“世纪大案”似乎将要成为过去,但由此引发的延伸思考则刚刚开始。

“反思”是一个民族、一个产业、一个群体的一种优良品质和进步动力。对“红罐之争”的认真反思,既是食品产业总结自身经验教训、扬长避短、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在社会转型期,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改善营商环境、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落实“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同时,还对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思考。

一、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之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但法律的作用会有良莠之分。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显然是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理论与实践。习近平同志早在2013年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在这里,习总不仅把“公正司法”提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而且引用“定分止争”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司法审判的作用与影响做了明确表述。结合本次“红罐之争”的审判,我们发现,最高法终审确实很好的体现出了“定分止争”的功能目的,对长达五年之久、关联数十起相关诉讼的系列案件,起到了终局性作用,而且受到涉案双方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这个案例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中国法律思想与成功实践。习近平同志2015年3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这次“红罐之争”终审结果受到了当事双方的认可,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受到了食品行业和企业的高度评价。一句话,获得了非常高的社会公信力。这个案例,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十八以来,特别是几次中央全会有关“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可喜成果,并反映出有关单位很好的践行了习总书记的系列指示精神。“定分止争”的中华传统法律思想,在新时代,在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得到传承,而且获得发展。而只有公平司法,才能“定分止争”。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由此,更增添了我们对全面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成果的信心与勇气。

二、共享理念——新时代的产业精神

任何时代都会有本时代的产业精神。产业精神对于产业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凝聚作用。回顾历史,石油产业的“铁人精神”,钢铁产业的“鞍钢精神”,农业产业的“大寨精神”,都为新中国产业经济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民经济的困难与科学技术的落后,联想提出的“产业报国”精神、海尔的“品质追求”精神、军工行业“打破封锁、自主创新”精神,以及华为等走出去企业的“为国争光”精神等等,都为“振兴中华”起到了重要的行业引领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时代,产业精神也更具时代特征,更加跨界融合。“共享精神”成了当代新经济生态下重要的产业精神核心。短短几年间,从“独享”型经济,到“分享”“共享”经济,经济社会发展从实践到理论,实现了飞跃式变化。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与微经济共同构建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架构。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阿里、京东这些电商平台,到海尔、华为这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创新,“共享精神”已成为跨行业“互联互通”的“新经济精神”。“共享经济又赢了”,是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画龙点睛般的“一语中的”。在关于“红罐之争”终审判决的众多媒体评论中,大多提到了“共享”理念。“共享红罐”与“独享红罐”,表面上看是两个企业之间的包装装潢之争,深层次上是维护何种经济秩序、培育何种产业生态、提倡什么产业精神的全行业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长时间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健康优秀的产业精神薄弱或缺失。低端竞争、互害行为、排它独占等不健康的产业现象时有出现。进入新经济时代,食品产业在“共享理念”指引下,以“共享发展”为新的产业精神,不仅有利于融入时代大潮,而且对于跨越历史纠葛、共谋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重塑“食品产业精神”这个角度上看,“红罐共享”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历史意义。其社会导向的深远影响,将会不断得到释放。

2016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三、权力平等——非公经济“三个没变”

食品产业的绝大多数企业是非公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的权力是否平等,是食品行业广受关注的重要问题。红罐之争的双方,一方是国企,另一方是非公企业,其判决结果会引起食品行业对双方权力是否平等、判决是否公正的关注。关于非公经济,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习近平同志去年三月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又重申非公有经济三个“没有变”。他指出:我在这里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明确地阐述了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的定位和态度。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何涉及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之间关系仍然在受到社会关注呢?习近平同志在这次谈话中,详细分析了非公经济面临的多方面问题时,提到了政策落实问题。他进一步强调指出,“我还是那句话,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尽管这些问题大多处在政策执行层面,是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形成的,但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必须下决心解决。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增强政策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落地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百分之百落到实处。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落实走样等问题,主要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我还是那句话,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习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落实的重要性。结合从“红罐之争”到“红罐共享”的过程与结果,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从法律到政策,最高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为不同经济所有制企业“定分止争”,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精神,使“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完满贯通。这个判例,给数以万计的食品产业非公有制企业一个明确的法治“预期”,各级司法部门会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更准确、更全面的依法办案,切实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产业生态——和谐共生合作共赢

营商环境是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重要前提。产业发展有如自然界有自然生态,产业也会存在产业生态和产业文化。我国的传统营商文化是诚信、和合、共赢的“和为贵、和则兴”、包容共生的“竞合”文化。然而,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输入,以“弱肉强食”为标志的“丛林法则”也悄然进入产业界,“狼文化”开始流行,和谐共生的“竞合”被强者为王的不良“竞争”所取代,开始出现从“互利”到“互害”、从“共生”到“排它”的产业现象。蓝天白云下田园牧歌式的社会主义产业生态,日益被你死我活、狼入羊群的前资本主义产业生态所侵蚀。而这类产业“恶斗”,不仅耗费互斗企业的大量宝贵精力和发展资源,而且对产业生态造成严重污染,损害了产业健康。工人日报以“红罐凉茶配方需要加入和为贵”的述评,及“加多宝王老吉被偷走的5年”、“终裁来了,凉茶向哪走”等不少舆论指向,都表达了对凉茶产业的担忧与期盼。

凉茶“双雄之争”耗费了五年宝贵时光。而同样的五年,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其他食品产业“双雄”,则在良性竞争中获得了长足进步。麦当劳不久前的8月8日发布了“愿景2022”报告,未来五年中国内地将从现在的2500家门店扩张到4500家。年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肯德基也在4月25日携手百度,推出了首家“概念店”,而“营养助力健康中国”“天天阅读快乐成长”等活动,也紧扣了“2030健康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双柜台”的店面改进,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都是在良性竞争的“洋快餐”产业生态环境条件下,得以实现“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而“两乐”竞争则又有一番“PK”景象。在传统碳酸饮料风光不再的产业寒冬背景下,“两乐”并非陷入“恶斗”,去拼争原有市场资源,而是“PK”在自我转型之上。双方共同聚焦于“年轻化、多元化、健康化”战略,但二者又各出奇招,各走各路。可口可乐三年前成立了创业孵化器,试图利用大数据分析、App等新兴科技解决企业运营、产品开发问题。并不断探索传统碳酸饮料的新品质、新口味和无糖化等健康食品的转变。而开发瓶装水等替代产品市场,也卓有成效。百事可乐本来拥有薯片、燕麦等非碳酸饮料食品,百事并不满足于这些有限“多元”,而是提出“健康倡议计划”,2025年前将推出包括谷物、乳制品、茶饮料、咖啡饮品、水合饮品等一系列“日常营养”新产品。2015年百事与星巴克合作,成立北美咖啡合作集团;此前还与联合利华合作成立百事立顿公司,推出立顿英式果茶。而可口可乐则在2014年从联合利华买下豆奶公司,涉足豆类饮品市场。同期还推出了高端牛奶品牌(参见FBiF食品饮料创新有关文章)。

与上述产业和产业领军企业相比,我国的凉茶工业化生产历史并不长,王老吉、加多宝共同开创推动了这个产业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凉茶市场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0、6%。而2016年同比增长仅为4.2%,达到561.2亿元。而2017年预测将进一步下滑,进入下行通道。这些数据及市场观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凉茶产业“由热变凉”的不利趋势。“失去的五年”引发出对于凉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关切,这在最高法的判决书中也有明确表达,提出了司法意见: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均曾为“王老吉”品牌商誉的积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有效提升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利益。但在“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关系终止后,双方所涉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涉诉金额巨大,引发了社会公众的一些关切与担忧,还有可能损及企业的社会评价。对此,双方应本着相互谅解、合理避让的精神,善意履行判决,秉持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珍视经营成果,尊重消费者信赖,以诚实、守信、规范的市场行为,为民族品牌做大做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而努力。最高法的殷殷期盼,代表了社会各界的心声。回归“竞合”、共塑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恢复“和为贵、和则兴”的合作共赢文化,才是凉茶产业利己利人的正途。

五、一带一路——祖国药食造福世界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我国产业界走出去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凉茶产业走向国际的重大契机。凉茶饮料既是一种富含中国茶文化的“中式茶饮料”,也是根植中华医药沃土的“药食同源”型养生保健“调理饮品”。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凉茶产品是优良的健康食品,凉茶文化又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凉茶产业更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新兴”食品产业,凉茶产业“走出去”,完全具备“天时、地利”之便,只欠行业同心同德的“人和”。这次“定分止争”的法律“结论”,如果能够进一步唤醒“和谐共进”行业一心的“结果”,那么,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我国凉茶饮料行业,一定能够成为“率先走出去”的食品产业“一带一路”标兵,也很有可能成为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人文美食“共享化”、人类饮食“健康化”的“多位一体”开放共享战略的受益者和引领者。

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红罐共享”虽然在法律层面是为凉茶双雄“定分止争”,但“红罐共享”的社会性价值远不止于此。上述思考也仅是“抛砖引玉”。让我们一起,放大格局、拓宽思路、跳出“小我”,站在行业、国家和世界的角度,放下“失去的五年”,面向未来的五年、五十年、五百年,我们会重新思考“红罐之争”的得与失,更会勾画出“红罐共享”的新未来。

“定分”与“止争”都只是小成果,“发展”才能换来大成就。“共享发展”是唯一选择,没有之一。

六、定分止争——中华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传承

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

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春秋战国时期,时任齐国国相的管仲是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思想家。《管子》主张以法治国,执法公正,同时,也非常重视“德”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充分认识到人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管子》治国理民的思想方略。

“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这是习近平同志2013年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对“定分止争”的引用。中共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司法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就在不久前的2017年7月13日,习近平对司法体制改革又做出了375字的长篇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改革做出了“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的重要评价,这不但在司法界引起热烈反响,而且整个社会也在广泛热议。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正是因为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因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而对于包括“红罐之争”在内的食品产业界和经济社会各界的“定分、止争”,也充满了热切的期盼。在这个意义上看,“红罐共享”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更要成果,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法治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七、结语:

凉茶双雄的“红罐之争”,随着最高法“红罐共享”的一锤定音而和谐落幕。和谐来之不易,和谐应倍加珍惜。食品产业是实体经济中第一大产业,又是“民以食为天”、涉及国计民生大局的重要产业,产业发展中“分、争”在所难免。但“红罐之争”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善加汲取,企业界、司法界及社会各界都能有大局观,都能把行业成长、社会责任、德法共治、共享发展等综合因素统筹协调,那就会大幅减少“失去的五年”,而会把更多的宝贵时间和资源用于社会“建设”而不是双方“争斗”。红罐之争的“定分止争”虽然没有在五年中更早的实现,但五年后的今天仍为时不晚,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引领向明天。为了美好明天,携手共进、和谐共生,共同把凉茶产业做好、做强、做大,让中国凉茶、中华美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更快的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造福。

猜你喜欢

凉茶司法精神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下侦羁关系的反思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暑天上火,自制金银花凉茶
拿出精神
奏好人大内务司法监督“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