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7-12-20陈丽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情感语言

陈丽琴

【摘要】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教学语言要提高艺术水平,要具备语言美、文辞美、节奏美和情感美的特点,在运用语言方面应做到:规范、流畅、幽默、声情并茂、善于激趣、启发。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29-02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只有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教学,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也更易接受知识,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有利,而这就给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引起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指应用于语文课堂教育的教学语言,它是语文教师围绕教学目的的要求,适应特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推进课堂进程的组织语言,包括课文的导入,对学生的提问,启发等;另一部分则是语文教师就文本内容本身给学生做出的解读,欣赏,评价的语言[1]。

(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中选择和运用精妙而有效的话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的高超语言表达艺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包括语文教师富有独创性的教学语言风格、巧妙的语言策略、敏锐的语言应变能力、丰富的语言表现力以及对汉语语言审美价值的独特理解。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厚的知识积淀、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完美结合。

二、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语言应规范准确、畅达精炼,讲究抑扬顿挫

李晓明在《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中认为,“有声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是用本色发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声域和最佳音量,在这个最佳声域里,用最佳音量发音,自己不会感到吃力,别人听了也觉得声音自然,舒服。控制音量、语调、语速、语气、停顿、重音。”

语言的规范准确、畅达精炼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教师只有准确地运用畅达精炼语言传递信息,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情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必须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并讲究语音的抑扬顿挫。讲究语音的抑扬顿挫,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调节语速语调,以形成跌宕起伏、张弛相间的节奏美,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只有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流畅自然、娓娓动听,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把自己的真切情感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抑扬顿挫的语音中受到感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讲课中尽可能使用妥当的词汇,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感情。避免话语罗嗦,语无伦次,模棱两可,应力求“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练精确,经过精心设计,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变深奥为浅显,既准确又概括,用精湛的语言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使之符合逻辑,富有哲理,突出重点和难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2]。

(二)语言应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

教师分析课文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和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课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以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来刺激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注意力稳定,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罗树华和李洪珍在《教师能力学》中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教师一句启示性的话,有时能使学生顿开茅塞。”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格言、诗句、短小的故事和成语典故,语言形象生动,将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而且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再生想象和创造想象。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对课文中父亲形象的描写,要反复琢磨,深刻体会。通过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去理解父爱与作者对父亲的愧疚、爱,激发学生对作品文字表面下的深刻内涵的理解,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还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染和熏陶,既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课堂语言要根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选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运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用语和具体的数据等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让课文中的文字活动起来,美丽、丰满起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三)语言应真挚富有情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理,首先要让其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凡是能深深打动读者心灵的,无不是最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

李颖在《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中也指出:“人的语言的美感来源于美的语言的刺激,有了丰富的美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的语言美感水平得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3]。”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语文教师只有注入了丰富、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再现作品的情境,产生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共鸣,同时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情色彩,充满美育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去享受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美。因此,如何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教学魅力在课堂中的充分显示。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不仅展示了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融进了教师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运用充满情感的课堂语言,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那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强语言的表情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厚爱,多用褒扬性、礼貌性、肯定性、商讨性的语句,少用贬抑性、否定性、命令性語句,尤其是避免使用有斥责性、侮辱性、讽刺性的贬抑语句,促使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孜孜以求,精神专注,情绪饱满,乐于学习[4]。

(四)语言应严密而有逻辑性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必须符合逻辑的规律。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掌握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技巧,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前后连贯,上下承接,推导有致,言之有理,立论精辟,使语言严密而富于逻辑性,不仅使学生领会知识,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在课文的讲述中,既有形象生动的叙述,还要有必要的分析和概括,提纲挈领。讲析课文要揭示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就必须借助逻辑思维,即借助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进行,因此也就不能不用严密的逻辑性语言。事实上,语言教学都要用到逻辑知识,阅读教学中,要探求作者的思路,就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5]。议论文教学要体现逻辑分析的过程,因为议论文的本身就是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推断进行论证。记叙文教学也可用探求现象和实质之间的因果关系抓文章的主旨。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出现含混不清的概念、模棱两可的判断、自相矛盾的推理,语言应严密而有逻辑性。

(五)语言应幽默风趣

蘇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6]。”培根也曾说过,善谈者必善幽默。幽默有一种引起喜悦、带来欢乐、饶有风趣而寓意深刻的特性。在教师的幽默语言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欢快的情绪学习知识,而且在笑声中得到启迪,领悟其中蕴含的睿智和哲理,从而激起自身的幽默细胞,打开思维和创造的大门,奇想迭出,灵悟顿开。幽默有时还能有助于教师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转尴尬为自然。语文教师应该把幽默看成是教师职业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心地学习和模仿。首先,要坚持收集和积累各种幽默素材,包括口头笑话、轶事趣闻、格言谚语、幽默故事等,以备在教学中随时运用。其次要掌握好修辞技巧,以增加幽默感。在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引用,使学生在愉悦之中增长知识,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能协助我们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揣摩运用,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锤炼和规范教学用语,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畅达精炼、形象生动和幽默风趣,并使语言富有真情实感,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而实现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化,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健全发展,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发展并产生对职业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4.

[2]许嘉璐.中学语言教学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李颖.中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1999.

[4]董杰锋,朱若真.教师语言艺术[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情感语言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情感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台上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我有我语言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