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重点研究与分析

2017-12-20饶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策略

饶娅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指的是教师不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目的有所发现,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所以语文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其开放性。本文概述了研究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表现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57-01

一、概述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应时而生的的传递文化的教育工具,其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阶段社会教育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教育,对学习方法的培养比较重视,使人的学习速度得到提升。提升效率强调“授人以渔”,实际上不管什么类型的“鱼”,它首先追求的是知识量的掌握,而并非质,但是由现实信息时代的发展得出,单纯的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行的,主要是学会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信息时代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应该重视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情境,使学生利用主动发现、探索和体验,学会收集、分析和判断大量的信息,进而使其思考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学习主动进行探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课文中的语文现象进行研读,掌握其中的规律并获取知识,了解调查社会并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去寻找相关原因,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探索知识技能的过程,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语文研究性学习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即教师不再一味的向学生灌输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和学生一起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学生也不再被动的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服从教师的指令,而应该具有其自主性和能动性,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实际问题面前有自己的主见,敢于自己做出决定,可以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实现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以积极的形态对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观点进行充分的利用。

三、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具体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可以简单的归结为:(1)研究性学习是对心理学理论的一种学习,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对立;(2)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充满探究的愿望,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其学习的动机和求知欲被唤醒;(3)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加工信息主体,对知识的表征进行关注,因此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比较相符合;(4)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既需要得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和学习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表现和策略

(一)教学空间的开放

小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应该受狭隘的教室的限制,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大课堂。语文研究性学习打破了教室对学生的局限,使其不断向室外、校外延伸,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书报、杂志、图书室等资源搜集所需资料。具体的表现为:

1.课前准备,帮助理解文章。有的文章内容具有很强的背景性,如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知识背景、环境背景、文化背景等。课前引导学生对这些背景进行研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如《一夜的工作》赞颂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抒发了作者尊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情的体会都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周总理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图片或文章等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充分的准备,便不至于在课堂学习中不知所云,同时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顺利。

2.课后研究,增加知识储量。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培养,这些能力主要通过积累大量语感获得,但是单纯靠学习课本知识无法满足积累大量语感所需要的资料,还需要进行调查、参观、实验、访问等实践活动。如《长城》一课的学习,可以对长城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或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从网上搜索关于长城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亲自去长城参观感受。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眼睛、大脑和双手的解放,解放自己的思维空间,会使其在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之前的教学内容一般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只能一遍一遍的分析和研究课文知識,却对课外的和课本相关的知识却了解的很少。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受课本的限制,不断的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使小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的同时使其视野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大,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

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其认识方式和方法也有各自的特征,所以应该尽可能开放其研究形式,在课堂学习中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引导其以多种形式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如《梅花魂》课文的学习,应该深入了解梅花相关的内容,然后写出观察日记;对美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搜集欣赏和梅花相关的图片,开展图片展;对诵读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搜集梅花为主体的诗词和散文,并进行配乐朗读;对表演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搜集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并编成小品表演。

(四)教学实践的开放

小学云纹研究性学习不能单纯的局限语文课堂,应该把其向课前和课后延伸,所以新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语文作品阅读,我们不仅要以教材为重点,还要对教材中提供的机会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行扩展性的研究,使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知识储量得到更快更广的增加。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科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产物,对语文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其发展空间较大。因为小学语文学科的特征影响,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其开放性,更加促进其自主探究能力,使其语文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13):17-18.

[2]郭云.实现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策略[J].知识窗,2016(04):56-57.

[3]李静.研究性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03):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策略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