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教学应创设不同情境
2017-12-20杨莉娟
杨莉娟
【关键词】情境创设;内能;热传递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5-0061-01
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建立物理概念并实现物理概念的迁移和应用,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也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存在的情境。内能是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内能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在抽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操作——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初中生而言,他们很难把握这种“双重抽象”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死记硬背,而对其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具体情境,给抽象的事物赋予间接的直观形象,把研究对象具体化,把已知对象的明确性和可理解性转移到研究对象上。
1.创设类比情境,形成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学习物理的过程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类比抽象的物理规律,将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例如,在引入内能概念时,学生先用水枪击打木塞,再将木塞塞入试管口,把试管放入热水中,发现木塞被弹开。教师提问木塞获得的机械能从何而来。学生类比两次木塞获得的机械能,得出试管内的空气有能量,这种能量与分子热运动有关,把它叫作内能。
在建立内能概念时,先类比打穿鸡蛋的子弹和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说明分子有动能;接着类比拉伸(压缩)弹簧时手感受到的力和分子间的引力(斥力),说明分子有分子势能;最后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建立内能的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总和叫作內能。
2.创设实验情境,丰富概念。
物理概念与物理实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基本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概念是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实验是学习概念的重要方式和检验概念的有利尺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创设实验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建立并掌握物理概念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时,将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温度越高,红墨水扩散得越快,从而得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就增大;将常温下封闭了不同质量空气的针筒放入热水中,等到活塞不再上升时,观察到封闭空气质量大的推动活塞运动的距离大,做功多,说明相同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创设生活情境,实践、应用概念。
生活是物理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物理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教学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了热传递后,观察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食品放入电冰箱,在取暖器旁的物体等情境,讨论物体的温度和内能如何改变,它们温度和内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分析和讨论,了解热传递的条件、方向、结果和本质。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