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从2018到2035和2050

2017-12-20李稻葵

新财富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水平经济

李稻葵

十九大举世瞩目,极大地提振了全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综合测算,20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十分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基本告别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可以进入人口500万以上中大型国家的前30强;2050年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强。这一宏伟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中国GDP增速在未来10年保持5.5%、接下来的10年保持4%、最后的13年保持3%。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为全世界描绘了一幅中国未来30多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全体人民埋头苦干、不断奋进的信心和决心。那么,十九大之后的中国经济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期待?明年和未来若干年中短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中国经济将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什么?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的图景将是如何?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国人仔细分析、认真思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中国经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目标,它不仅包含着经济發展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也包含着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任务和目标。那么,从经济发展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什么呢?

综合分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将达到1万美元左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达到美国的30%左右。这一发展水平将十分接近世界银行所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到那时,中国基本上告别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纯粹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到达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只要经济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就是完成彻底脱贫的重要任务,保证所有的中国百姓都能共同享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惠,都能感受到小康社会的温暖和幸福。这恐怕也是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2035年的中国经济

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报告对此给出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那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35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怎样的前景呢?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加以描述。第一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用绝对的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按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到2035年应该能够达到当前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前20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即人均GDP能达到按2011年不变价计算的2.5万到3万美元之间。

但是必须看到,这样的发展图像可能并不是中国百姓和决策者心目中的目标,因为世界在变化,各国在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标的也应该是移动的标杆,要达到的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即到2035年被认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标准,这是第二种方式。

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于2035年进入那时世界上最发达的、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中型国家的行列。换句话来讲,按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达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中大型国家的前30强水平。按照今天的图像来看,那就是能够达到以色列、葡萄牙这些国家的水平。中国的人均GDP按照当前的购买力平价标准来看,将达到美国的60%左右,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左右,这是一个极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美国的50%以上时,它的经济发展一般将会相对比较平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外部冲击、社会动荡等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较容易得到化解。

2050年的中国经济

根据我们的综合测算,到2050年,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能够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讲,中国那时候完全有可能迈入全球最发达的大中型国家的前列,人均富裕水平能够进入那时大中型国家的前20位之内,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生活水平应该能达到美国的70%左右,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2.5倍以上,甚至接近3倍。在综合国力上,中国将稳居世界的前列,并有望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人力资源发展、人均寿命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我们认为,这一增长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中国GDP增长速度在未来10年保持5.5%,接下来的10年保持4%,在最后的13年保持3%,以上所描述的发展目标将得以实现。

这里我们的假设是世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长速度为2%,这也是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GDP平均增速。当前,国际上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其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科技进步增速放缓,而后者被认为是根本性的原因:他们认为,过去50年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从无到有,住房从小到大……这些变化都是实质性的,未来几十年的变化将是局部性的,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总之,发达国家未来二三十年的增长速度一般被认为不会超过过去20年的增速。

实现中国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做出艰苦努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经济领域,情况完全如此。要想实现各个发展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首先,必须发挥大国发展的优势,把解决发展不平衡转变为发掘增长的动力。当前,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突出的问题。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许多方面,尤其表现为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和体制的改革转变为增长的动力。比如说,江苏省与安徽省相比邻,而江苏的人均收入水平居于全国各省前列,是安徽的两倍,安徽省正在全速赶超,这种赶超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收敛恰恰是增长的动力。

第二,必须持续改善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素质。未来的经济是国与国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竞争,谁的劳动力水平高,谁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水平的生活。未来的社会也将是机器与人的竞争,机器将大规模地代替简单的劳动,而复杂的劳动比如说看护老年人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机器就很难取代——这种服务必须由水平日益提高的劳动者来提供。当前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相对而言,高中教育急需普及。未来的劳动力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进入服务业时,才能肩负起应对老年社会的挑战,不会被简单的机器所代替,显然,这是中国未来需要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指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有效劳动供给的提高,而这恰恰可以用来解决人口红利缩小带来的挑战。

第三,必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负担。人口正在迅速地老龄化,这是中国发展的特点。要想有效应对老龄化,应当推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纯粹依赖社会养老,社会成本将居高不下,美国今天就有18%的GDP用于医疗开销;完全依赖家庭养老,随着社会变迁也不现实,因此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

最后,必须严防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从历史经验,尤其是拉美国家的历史经验看,这种风险是对经济发展进程最强烈的冲击。一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发展倒退,而中国金融体系在当下不可否认地蕴含着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例如,中国的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全球最高,巨大的流动性形成的“堰塞湖”随时可能在国际因素的驱动下演变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这一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目前来看,中国金融系统已经进入调整阶段,广义货币存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持平,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态势。未来若干年还必须继续艰苦努力,持续下调广义货币存量增速,同时提高包括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债市、股市的发展,减少中国经济对银行贷款及其导致的广义货币存量的依赖。

2018年的中国经济

对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目前大部分国内外预测相对悲观,主要理由是中国信贷扩张的空间所剩不多,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下降。我们不同意这一观点。

尽管近年来中国信贷扩张较为迅速,但必须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增长乏力,而民间投资并不完全依赖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中国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仍然有大量的未分配利润,这是潜在的资金来源。过去几年,一些地方经济部门出现了“懒政、怠政”的情况,而这将在十九大之后得到逐步解决。近期得到提拔的新一届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很高,擼起袖子大干快上的信念和行为将蔚然成风。因此,未来一年民间投资增速有望从4%-6%上升到8%。这种上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基建投资增速从19%-20%下降到16%-17%所带来的缺口。

同时,房地产也将进入新时代,过去完全依靠土地迅速开发并销售给百姓、进而造成房价快速上涨的格局正在改变。房地产市场正在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这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格局。在这一新格局下,房价快速增长的态势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租赁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也会利用各种办法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供给更多用于长期出租的房屋。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估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将从过去的10%左右降至5%左右。这一增速下降也将由民间投资上升来弥补。

消费在2018年以及未来若干年将形成基本稳定的格局。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压舱石,明年可望保持8%-9%的实际增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出口是比较稳定的,能够为明年的经济形成基本的支撑。因此,我们预期2018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与2017年的水平基本相近,从2017年的6.9%略微下降到2018年的6.8%,而增长的动力将会更可持续,经济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2018年的主要风险将来自于国际。从美国看,特朗普政府的执政与决策方式非常独特,有可能在若干重大国际问题上一意孤行,不按常理出牌,带来局部地缘政治风险。来自于国际的第二大风险在金融方面。当前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步调不一,美联储很有可能因为对短期的宏观数据过分敏感而出台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当前风险资产价格居高不下,波动率较低,没有充分考虑各种风险。一旦货币政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下滑,这将引发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带动资金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回撤,进而对中国的汇率、资本流动带来冲击。地缘政治的风险也极为重要。当前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风险正在发酵。这种风险与特朗普政府独特的执政方式相互作用,在2018年有可能演变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冲击。

总之,我们认为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十分美好,经济发展与调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美好蓝图。生活在这一时代,中国的百姓将拥有全球最强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乃至世界各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榜样。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关注新财富系列微信号和我们互动。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水平经济
张水平作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35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