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病再登高”:现实题材影视要温暖人心
2017-12-20周星
周星
进入新时代的影视作品,要紧紧抓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这一条主线,
具有对现实生活和全新历史方位的责任感
注重现实生活永远是影视创作的重要命题,艺术创作既要数量更需要质量,而质量的保证,就在于要满足人心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的影视作品,要紧紧抓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这一条主线,具有对现实生活和全新历史方位的责任感。这既与欣欣向荣的时代发展局面相共振,也切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定,更符合提振迎接新时代的自信力等相关精神情感需要。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剧照
平凡年代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和营造,步入小康社会,人心的需求,则转变为注重对于真切生活中细枝末节的还原,和对真正理想情感需要的反映。
毫无疑问,提振有质量的现实表现是中国影视迫切的需求,新时代的现实题材影视应当真正透视常俗、超越常俗,而具有殿堂式的气质。
调痼疾,治未病
要促发现实题材表现力的深入,提升其质量,必须诊治现存的不足。
不能否认,当前的影视创作存在趋避现实的痼疾。虽然我国现实题材影视产量不小,但真正能够做到现实化创作的优秀作品却凤毛麟角。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创作全盘透着空洞,显示出一种躲在屋子里创作的虚空。
具体而言,这种痼疾的表征是表现生活时进行浮皮潦草和空洞的想象,在表现人际关系时进行老套的生造。比如对婆媳、姐妹、兄弟等关系层出不穷的套路化臆想,便已被观众诟病许久。
当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看待生活时,就更能极致入微地分辨假意与真诚、虚空与厚实。因此,现实题材作品是否真的深入了现实,新时代的观众是眼明心亮的。
如何“调痼疾”?在这里,反映大众关心的生活和符合真实的人际关系,理应放到重要的位置。
反映大众关心的生活,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深入表现,而不是躲避开。
大众热切的询问和关切的心态,都源自对美好的期望。在这个时代,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力在世界话语中占据中心位置,同样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力,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加以表现。只有触及现实生活矛盾的深处,大众所关心的东西才会闪现出光彩。
大众关心的生活,包括国家能力的拓展、对外的开放,同时也包括身边发生的变化。因此,现实创作的方式可以基于生活,由此加以延伸,如最近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急诊科医生》等。
有质量的现实表现,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眼睛向着普通百姓,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变革中青年人的忧虑和追求等。
同时,也要探究隐藏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各种新的纠葛。在时代变化中,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和表现的东西,比如透过互联网产生的新型人际关系、因家庭关系较之以往减弱而产生的特殊矛盾、新一代老年人和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变化等。
要“调痼疾”,就要为创作者“治未病”。
研究和透视新问题,不能按照既有的套路去重复,不能按照想象中的东西去敷衍,不能套用习惯模式或类型来重复陈俗表现。因此,在“治未病”时,创作者要注意打破模式化的仿造拼凑。
一方面,要打破对于国外影视剧类型的简单借用,另一方面,也要打破对主流价值观泛泛的诠释。现实题材不能仅将政策概念简单演绎成一次次“潮流”,而要有以正确观念去寻找感知生活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表现。
树品牌,升格调
现实题材影视剧还应当有树品牌的要求。在当下,这尤其事关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
近年来,影视创作浮躁和虚泛构造成风,不少人忽略现实题材创作的辛劳,对于创作名家认真表现生活的作品缺乏尊重,甚至肆意刻薄诋毁。
介入现实表现的风习需要鼓励。对出色的作品,应褒奖其创作态度、作品内涵和艺术表现的出众之处,这才能形成对有理想、有精神、有追求的创作者的正向激励。
现实题材也可以造就IP。对于IP,不能仅将其理解为版权的商业游戏。IP能够成功是因为它在内在上具有品牌意识,对题材、人物、故事和观众的精神世界有深入的延伸,从而具有精神吸引力。在这样认知IP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倡导新的IP创造,引导现实题材IP的挖掘。
作品是从内在质量来判断高下的,而不是靠演员颜值的高低。现有的一些IP作品之所以失败,是因缺乏这样的意识:艺术应当驱除俯就性而具有高扬性,影视制作要有精辟、精粹的艺术表现,而不仅是华丽的形式。
因此,新时代现实题材影视要树品牌,就特别需要提升格调。现实题材影视的高格调,就在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理想的弘扬引导、对崇高的精神追求,最终给予人们温暖的鼓励。
主流的影视创作应负起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的责任。对现实的表现,不仅仅在于对生活的还原上,还在于对现实缺陷的揭示批评、对当下时代精神追求的明亮透视、对国家民族大业不遗余力的歌咏,更在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强化表现上。
无论现实表现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忽视提振人心、凝聚力量。无论是塑造时代英雄、褒奖牺牲精神、描绘平常生活细部的美,还是揭示生活的复杂性,都不能舍弃向上的、美质的表现。
人性的美好其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对其进行不动声色地塑造,就会真实反映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温暖感觉。而人的多样性格也一定有某种獨特的精神来支撑,如果过多细碎的形象表现不是为了引导光明,却只是盯着畏畏缩缩的人生着力,则意义显然不高。
中国影视尤其需要这种叙事出发点,把现实表现深入到人与人之间、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仅注意事端、事件的表现。
总之,现实题材影视既要贴近生活,又能引导生活:在人物塑造上,就是既要表现现实中的人,又塑造被高尚的精神气质所熏染的人;在叙事上,就是既要对生活的真切度加以描绘,又要有对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描绘。于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创作景观,就有可能更多地出现。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