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满四合院》:“老故事”赢在真情怀

2017-12-20李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京味四合院刘家

李璇

四合院看起来小,但邻里之间的喜怒哀乐、简单的是是非非,却折射出一个地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与文化

随着《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鸡毛飞上天》等剧的热播,现实题材电视剧回暖成为当下国剧发展的一个鲜明趋势。而2017年秋季播出的《情满四合院》,是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

《情满四合院》原名《傻柱》,是一部带着浓郁京味特色的年代剧,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北京一座四合院内几户人家之間家长里短的生活故事。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拍摄现场

从10月4日在北京卫视开播以来,《情满四合院》在几乎零宣传、零推广的情况下,收视率一路飙升,豆瓣评分为8.2分,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一向不被看好的现实题材年代剧,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连楼下的保安看见我都追着问,‘傻柱为什么不选娄晓娥?我就知道这个剧火了。”导演刘家成向《瞭望东方周刊》说道。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IP加成,这部2014年就拍摄完成的“老”剧,靠什么抓住了观众的心?

京味不能“过江”吗?

从2009年开始创作剧本,到2017年正式播出,《情满四合院》历经近8年时间才收获圆满,可谓是一波三折。

2009年,在电视剧《傻春》拍到一半时,刘家成脑中就有了《情满四合院》的雏形,“当时觉得戏还没拍过瘾,想再做一部更极致地展现北京文化的剧,京腔儿也要再浓一点,换个男主人公来演。”

刘家成联系上《傻春》的编剧王之理,他们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四合院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记忆与现实经验,之前也曾多次合作,彼此很有默契。经过一番切磋讨论,十天后,简单的故事大纲就出来了。

到了2012年,剧本基本打磨完毕,刘家成开始寻找合适的投资方。而这时,那些因为《傻春》热播而伸出橄榄枝的资方,却开始“往后撤了”。

“题材太传统,京味儿过不了长江,要顾及全国市场。”迟疑的投资方说。

刘家成对这样的说法很困惑,因为《傻春》2011年先是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在黑龙江卫视、河北卫视、河南卫视黄金时段上星播出后,又因为收视成绩好,登陆了央视一套,还获得了“东方卫视最受电视迷欢迎剧集称号”,影响力早就“过了江”了。

没有合适的投资方,《情满四合院》被暂时搁置下来,刘家成便先拍摄了《正阳门下》,这部古玩题材的电视剧同样京味浓郁,编剧也还是老搭档王之理。

《情满四合院》剧照

2013年6月,《正阳门下》在湖北综合频道首播,同年8月登陆北京卫视黄金档,收视率也是一路上升,成功跻身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二名。

《正阳门下》的成功,让刘家成坚定了拍摄《情满四合院》的决心,但寻找投资的路依然不平坦。

投资方承认,《情满四合院》这种戏有情怀、有厚度,但就是把这部戏剥离在市场之外,认为它没有市场前景。

“当时我也听说很多大公司都把类似的题材停了。”刘家成说,“说白了就是想赚更多的钱、走更简洁的路,找流量明星拍IP剧,这种可能更省事,没有这么大风险。”

从2012年到2014年,正是大量资本流入影视行业、“烧红”IP与流量明星的时期,为保证对拍摄方向和演员选择的话语权,刘家成以零片酬担任了电视剧的制片人。

刘家成坦率地说:“我们定的调子是想选一个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的公司,当然大家肯定要赚钱,但还是得有情怀。”

事实证明,刘家成的决定是明智的,正是在他作为制片人的坚持下,何冰、郝蕾两位并不“流量”但有实力的演员,才能最终出演《情满四合院》,京味特色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大数据分享平台“360趋势”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情满四合院》的网络观众中,从地域分布上来看,除了北京观众独占鳌头、人数远超其他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观众也占据了相当的分量。

显然,拍得好的京味剧还是能够“过江”的。

“细节见真章”

刘家成记得很清楚,《情满四合院》是在2014年10月1日正式开机的,恰逢国庆节,拍摄了整整90天。

他曾向媒体透露,《情满四合院》的成本约为5000万元,这个数目即使是在2014年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如何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就要考验制片人的功力了。

为节省成本,刘家成把剧组人员全部安置在昌平最普通的招待所里,主要演员也是同等待遇。对此,没有人提出过异议,演员片酬也没有超支情况。

饰演“傻柱”的何冰,只用10分钟就谈妥了合同。“如果真是为了钱,我就失去了这次宝贵合作的机会。”何冰说。

那么,剧组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在拍摄之初,刘家成就和剧组众人交了底:“《情满四合院》不是强情节剧,就是家长里短的小矛盾,那咱们靠什么吸引观众?靠的就是细腻、真实。”

为真实还原童年记忆中的大杂院,刘家成要求剧组用1:1的比例在北京昌平一家工厂里搭建了一座四进的大四合院。

所有用料都是从附近的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就连屋内的床单、药罐、搪瓷杯,屋外铺在大白菜上的棉被,都是有年头的老物件。

除了四合院,剧组还搭建了一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商场,改造了一条街道。综合下来,在搭景、设备、道具等方面,剧组共投入了200万元,其间服化道摄录美的工作人员所耗心血自不待言。

在刘家成看来,最终的效果让前期投入的精力和金钱都没有白费:“演员一到现场就全被震住了。”

演员倪大红在剧中客串饰演“傻柱”的父亲,戏份只有八九天,进了片场的四合院,人就不见了,“他是把所有的房间都遛了一遍”,直到演员都开始走位置了才露面。

“遛”完了片场,倪大红对刘家成说:“太棒了。”

老演员们进入现场,就回到了那个年代,刘家成表示:“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又像拍戏、又像真实生活的氛围。”

食物这项道具在《情满四合院》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傻柱”轧钢厂厨师的身份,还是物资匮乏年代对“吃”的重视,都让食物成为联结人物情感、体现年代感的重要元素。

为了让吃饭的戏份显得真实,尤其是让剧中的小演员们吃出“饿”的感觉,刘家成特意在四合院里添置了一个厨房,剧里那些家常菜都是自这个厨房由道具师现炒出来的,甚至连馒头都是揉面现做的。在时间安排上,也尽量将吃饭戏安排在饭点,由此也就避免了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颗米粒吃半天”的现象。

通过对大杂院种种细节的精心布置,《情满四合院》严丝合缝地还原了普通百姓人家的灶台烟火,扎扎实实地展现出了贴近现实的生活气息。

“让人物立得住”

从《傻春》《正阳门下》再到《情满四合院》,刘家成的“京味三部曲”在情节上是慢慢“往里收”的,跌宕起伏的冲突矛盾、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都渐渐让位于平平淡淡、家长里短的生活图景。

与之相伴的,是剧中人物的性格,越来越鲜明、极致。

编剧王之理對《瞭望东方周刊》说:“创作每一个人物时,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在剧本里有篇幅,我就尽量让人物能立得住,能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

《情满四合院》开场便是院里丢了一只鸡,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冲突,却让每个人物的个性、前史,以及人物之间的纠葛都凸显了出来。

从仗义实诚的“傻柱”、孝顺贤惠的秦淮茹,到“恨人有笑人无”的胡同油子许大茂,再到主持“院委会”的三位大爷,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在刘家成、王之理的记忆中“对上号”。

“每个人物都是有原型的,都是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只是我们会把好几个原型人物的性格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刘家成说道。

人物塑造完成后,如何成功地从“纸”上迁移到荧屏中,还要演员依靠演绎功力对角色进行二次创作。

在演员的选择上,刘家成是从人物出发去寻找合适演员的,而没有将“流量”“咖位”作为考量的标准。男主角“傻柱”既然是依照“胡同串子”的特点来创作的,那么熟稔北京文化、讲一口流利“京片子”的北京人艺演员何冰就是适合的人选。

为了保证演员最大程度上与角色相契合,刘家成亲自挑选了全剧五六十个角色,无论是戏份吃重的主角,还是工厂保卫科科长、车间主任等出场不多的配角,都要经过反复试戏才能出演。

由于《情满四合院》是一部京味剧,剧中出场的不少演员都是北京人。所有演员还要对北京文化讲究的种种规矩拿捏有度,以便快速地融入角色。茶壶嘴的朝向、筷子的摆放位置等细节,都不能出错。

刘家成说:“我拍戏有个习惯,片场试拍时会注意主要演员,看表情、看打光,在实拍时,会把注意力放在群众演员身上,观察有没有人穿帮,或者是状态不对,哪怕有一个人没在戏里,我都会直接喊停。”

正是对每一场戏的高标准,让《情满四合院》不仅大戏出彩,就连胡同里那些跳皮筋、扔铁环的孩童背影,商场里顺着细绳传递账单和钱的收银方式,都是让观众迅速“入戏”的法宝。

《情满四合院》播出后,“傻柱”、秦淮茹等主要角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何冰出门买瓶奶都要签几个名才能回家。

甚至一些小角色都留下了使人记住的闪光点。“有朋友后来特意问我,你们拍的那个保卫科科长是哪儿选的,特有保卫科的那股劲儿。”刘家成笑着说。

“观众还是喜欢真善美”

京味特色、细节还原、人物塑造,固然都是《情满四合院》备受称赞的原因,但在刘家成看来,弘扬正义、引人向善,才是这部剧最本质的特点。这也是刘家成以往执导的诸多作品的共性。

“‘京味三部曲中主角的共性在于,他们虽然起点都是小人物,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内心深处是充满正义感的,在弘扬着一种正能量。”刘家成说。

随着《情满四合院》的热播,“‘傻柱到底傻不傻”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在一些观众看来,“傻柱”为一群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付出了太多,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特别是在选择伴侣的问题上,放弃条件更好的娄晓娥,选择家庭负担重、长年“占便宜”的秦淮茹,“傻柱”实在是太傻了。

对于这个问题,王之理在创作剧本时便有着自己的考量:“‘傻柱的‘傻其实是褒义的,是有人情味的表现,他心里天大的事就是院里别出事,院里的大人们都老了,这个院离不开他。‘傻柱选择秦淮茹,是因为秦淮茹理解他这一点,而娄晓娥是想改变他、提升他。”

值得一提的是,四合院中还设置了由三位大爷主持公道的“院委会”,院中的是非曲直,都由院委会带着大家来评判,每个人的家事,同时也是院里的事。在家庭之外,孝和善等中国人尊崇的传统美德,成为了四合院共同遵守的法则,照顾像聋老太太这样孑然一身的老人,是全院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

在王之理看来,这部剧的意义就在于将大杂院街坊四邻之间互通有无、彼此照料的精神保留了下来,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中蕴含着的熟人社会重人伦、重感情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四合院看起来小,但邻里之间的喜怒哀乐、简单的是是非非,却折射出一个地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与文化,虽然院里没有笔直的马路,但当你踩穿了道德底线,最后也会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王之理说。

《情满四合院》另一处引起大众讨论的地方,就在于结尾的大团圆安排。尽管许大茂自私狭隘、饱尝苦果,但在院里拍摄全家福时,最终他还是被大家重新接纳了。

“我们在创作作品时,还是要给人点阳光、给人点希望。许大茂毕竟没有触犯法律,没有坏到家,院里哪个老人生了病,他也会帮忙的,所以还是给了他一个好结局。”刘家成说。

根据“360趋势”的相关数据,这部剧在网络播出时,“80后”“90后”的年轻人占据了观剧人群的三分之二,成为主力。

刘家成说,这让很多投资方都非常意外。在他看来,年轻人是被戏里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打动的。

王之理则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人们的态度:“观众还是喜欢真善美。”

猜你喜欢

京味四合院刘家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丽的四合院
许恬宁:My Travel Plan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京味儿印象》
四合院下的宝藏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民俗
山村民居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