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2017-12-19蒋亚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蒋亚琼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43-02

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以来,我国就认识到这一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在当今教学领域内普遍推行,并期许通过课堂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提高综合素质目的,“核心素养”概念自21世纪以来已成为教育界内外所关注的焦点,而高中生作为思想变动以及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对其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使当今高中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对高中政治学科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高中政治学科中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以及政治学等综合性内容,对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社会认知的丰富性具有积极意义,加之教师有意识的以引导与落实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历史以及理论中吸纳正确的思想与价值感从而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1]。

第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个人修养。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社会创造型人才,因此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从下培养,从而使学生的个人修养得以不断锻造,通过增强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略。

第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愿意投身到建设国家以及为国家奉献的浪潮中。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当今的世界早已成为“地球村”,在地球村中涌入大量西方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对处于身心发展与建造阶段的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与极大的冲击力,使得学生在认知上对中国思想产生扭曲认识,因此应通过政治教育使得学生明确我国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以及民族认同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与核心素养的目的[2]。

为了使学生在高中政治中可以得到更为深入的核新素养培育,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铺平道路:一是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由于我国高中政治学科与国家政治脉动高度一致,培育学生对高中政治的认同就是提升学生对国家意志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认同基础上开展有效学习,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等理念贯彻落实在学生的思想深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奠定基础;二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存在极多的哲学理论,从而可引导学生从理性角度出发去探索世界、了解世界以及创造世界,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理论基础;三是教师应注重培育高中生法制意识。我国作为法治国家,一切实践均以法律为导向,并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正确的建设活动,而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具备法律意识,从而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奠定群众基础,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探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性教学策略

1.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所谓情景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照政治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既定情景,并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参与到情景教学模式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学时,可为学生布设社会中某个十字路口的场景,为了使学生的参与感以及体验更加真实,教师可将十字路口就设立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经过的路口,并鼓励学生扮演年迈的老人以及路人,当学生扮演的老者经过这个创设场景十字路口时,教师引导学生出现跌倒的现象,而跌倒后的学生以及周围参演的学生会出现短暂的哄笑,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场景中来,并让扮演路人的学生先不要去扶这位“老人”,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播放一组在社会上真实出现的老人跌倒无人搀扶的情景,加之播放一些抒情的音乐,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学生们逐渐变得严肃,而躺在地上的学生也逐渐感到凄凉,这时教师可适时向学生提问若躺在地上是年迈的你自己,你看到这些漠然的人群会作何感想,而后教师可走上前扶起学生,并引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拥有思想道德的社会如同为我国构建了一座温暖人心的“加热站”,促使社会凝聚力有所提高,从而推动社会更加稳定的发展。其中,學生在情境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体悟到思想道德重要性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核心素养的过程,从而达到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3]。

2.通过调查实践落实教师政治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调查是有效将书本知识与高中生现实生活连接到一处的方式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拉近与政治之前的距离,并可以更好的打开心扉去体悟政治内涵,达到通过高中政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为了使学生调查实践行为更加高效,教师可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以及团结协作下,可以更加全面以及详尽的解决教师所创设的调查实践任务。例如,教师在进行“处理民族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你身边的民族团结”这个调查实践主线,引导学生以此为核心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以及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统计与调查,如“回民习俗知多少”、“你怎样看待民族团结并如何实践民族团结”等为调查实践题目,从而使学生在调查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其中,学生依照教师的引导开展自主调查的过程,就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过程,而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过程中分工协作、互相帮助的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体价值观,由此可见调查实践是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4]。endprint

3.通过体验不同的职业落实核心素养实践性教学策略

只有深入体验才可以让高中生转换角度从心里感受生活实践意义,从而引发自我与内心的对话,并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对于从内参与过志愿服务以及社会体验的高中生来讲,他们的体悟会更丰富且更加深入,对核心素养培养意义深远。此外,在体验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活动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社会责任感、应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可通过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体验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积累丰富的体验与思想觉悟[5]。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多彩的消费”的教授时,则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到商场、餐厅以及电影院等消费场所转变身份,参与到志愿服务行业,促使学生感受到消费的丰富性与现实价值,并体悟到不同服务行业工作的辛苦,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此外,学生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可同岗位员工进行交流,就消费群体、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尽了解,使得学生对消费的理解打破书本定义,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性教学法在高中政治中的高效应用可有效将书本知识与学生本体相融合,教师可利用创新型教学模式以及体验实践等形式,从而达到通过高中政治培养學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华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7):97-99.

[2]马寄.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6):73-75.

[3]宋颖.打造“站在灵魂高处”的高中政治课堂--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知与行[J].基础教育论坛,2016(11):33-35.

[4]刘丽.政治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应把握好的"三个关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7):84-86.

[5]郝亭亭.浅谈高中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山西青年,2017(6):171.

[6]孙明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材分析与建议——以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7):6-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