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

2017-12-19李胜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化

李胜男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职课程自主学习及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的构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根据反馈结果对评价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信息化;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中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56-01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许多中职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广泛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广泛优质的信息化资源,同时为探索适合中职院校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课程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模式及评价现状

任何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其本质要求都是使学生学会独立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变“教师教什么我学什么”为“我需要什么学什么”,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单向作用于学生,学生多数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对于“什么是评价”、“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等缺乏认识,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结果不够重视。极少数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到促进教学的良性作用,也无法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

二、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的构成

1.教学评价基本要求

首先,教学评价应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课程性质和地位,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而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学习收获,直接反映教学效果,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统一,也需要及时反馈。因此教学评价要针对中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并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評价和自我评价。通过此评价反馈的内容,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策略。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决定了其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建立自主学习评价模式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效果,看其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另外,教学评价应有助于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能激励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身的学习。这种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学生不会因为期末一次的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一项技能或理论相对薄弱,对本课程的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后续课程也失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评价模式应寻求一种全方位、多维度、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生兴趣、情感态度、参与程度、职业素养进行鼓励的、肯定的、正面的评价,使学生以“评价者”的身份参与评价,从“被评价”的角度认可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自我不足,自我剖析,改变策略,做出自我调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模式

根据中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根据实践教学情况采取过程化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时考虑教学效果具有滞后性,除了随堂评价也可以采取课后评价的形式。

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总体要求以及教师提供学习目标制定个人计划和小组实施计划,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开展小组协作、讨论,分工合作,收集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要完成任务实施记录以及小组工作日志。在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学习时,教师通过网络后台查看学习进度和资源利用情况。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完成阶段测试,提交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随时进行讨论,充分展示每项自主学习成果的优点与不足相互评价完成后,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

3.自主学习教学评价内容、标准与方法

根据此评价模式,进一步确定评价内容。教学评价要求对学生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覆盖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认为形成性评估可以为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诊断问题??。根据中职教育性质及学生特质,许多专业课程采用基于信息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实施过程性评价。

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评价是否有效的标尺。为了使评价内容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要制定详尽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用具体、清楚、简练、量化,表述不得一概而论、语义含糊,既能全面反映考核内容,又可体现标准的可选择性。制定评价标准旨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评价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的放矢。自主学习评价应包含对自主学习成果的评价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模式实施及成效

在本校2015、2016级4个电类专业班级的万用表实习课程中,利用信息化资源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其课程评价采用本评价模式。通过对评价结果研究分析发现,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探究、发现、创造、展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能全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效率。特别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模式以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为依据,从教学活动的本质和宗旨出发,以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学习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四、结论

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中职教学课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模式,就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更加突显,教师不再完全充当知识的讲授者,而是知识的传递者和交换者,为学生提供信息化资源获取途径和平台。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下,如何根据具体专业课程构建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性强的评价标准,是每一位职业教师和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卢布姆.教育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42.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