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成员分配

2017-12-19赵颖玲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

赵颖玲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学讲方式中已被广泛使用,许多老师在组员分配问题上出现了误区,造成了形式主义,小组合作的实效不能真正的得以发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分配原则才是正确的分配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 组员分配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罗杰斯认为,在削减教育经费和采应大班形式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个别指导不失为是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学习方法。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罗杰斯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皮亚杰的伙伴效应:“最有益的社会互动发生在具有社会性对称(知识、权利)的同伴之间,伙伴间有可能进行真正的理性协商”与之不谋而合。那么小组的成员分配应该秉承着什么样的原则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个课堂实例。

这是一次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英语新教材(牛津小学英语译林新版)高年级的培训研讨课,三位不同的老师按课时顺序执教着同一个班的学生所参与的三节课,最终完成本单元的全部新授内容。第一课时的语篇教学story time是由该班学生本来的英语A老师执教的。结束以后,该老师便深入到学生群中担任着管理者的角色,真巧和我坐到了一起。(那天由于特殊原因比活动开始晚到了一小会儿,没有座位,被逼到学生边的课桌上听课。)随着听课的深入,该班学生的小组分配特点便尽收于我眼底。1.全班学生四个人一组围坐在两张桌子旁。2.回答问题时,中间的几个小组明显活跃,两边学生安静很多,甚至是从未参与。3.坐在我邻桌的那一组学生由于连上三节课的原因,最后竟然肆无忌惮,旁若无人的谈笑风生,完全脱离了课堂。A老师呵斥了他们几次。

我:你分组时不该把这些学困生分在一组的,应该把它们插在不同的小组中间,让优生带着他们学,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闲置现象。

A老师:不行,太差了,那样小组就无法配合着表演了,任务完不成,耽误课堂时间,今天的研讨展示课就无法顺利进行。

听了他的话,一时间我很无语,当时的场合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能和他争辩。只能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我的立场和支点。

A老师的班级中边缘化的学生已被老师遗弃放在了教室的角落,小组合作不再是全员参与,教室成了优生的展示舞台,边缘化学生的悠闲场所。这真是一堂为了展示而表演的研讨展示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没有发挥其实效性。那么组员应该怎样分配才能让小组合作变得有意义呢?

我们遵循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質”,小组内成员的分配要采用互补式而不是相同点,做到性别的互补,性格的互补,成绩的互补,语言表达能力的互补,纪律的互补,水平层次的互补,管理能力的互补等,这是做到了“组内异质”。组与组之间的整体成绩,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大致均等就是做到了“组间同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的优势是什么呢?

1.利于组内互帮互助,为兵教兵创造条件,为双方互利提供可能。

(1)语言表达的提高:兵教兵说教的过程为小组成员提供了语言表达的舞台,加大了说的练习机会,为了说的成效,别人的充分理解,说者会努力提高自己说的能力,长此以往,反复尝试,多多益善。

(2)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小组内提出问题或老师给出问题后,需要孩子们先去分析,再讨论解决,不同层次的孩子该方面能力是不同的,能力互补,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的能力都会提高。

2.利于组与组间公平地开展激烈的竞争,争先巩后,互不相让。

组间各方面的水平是均衡的,要想在众多水平相当的小组中脱颖而出,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小组内部的管理水平。如果组长的领导能力强,组员配合默契,该小组的进步与提高是指日可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组间同质的分配原则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主体地位培养的一种方式策略。好的小组管理会给组内成员带来哪些正面的影响呢?

首先是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组内异质的特征决定了组内不乏上课开小差、聊天、做小动作和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融入到好的管理小组中,他们会受到其他同学和环境的的影响而有所约束的。组内控制力不加强,整个小组就无法和其他小组相抗衡争取到精彩表现和荣誉。

其次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解释小组中个别学生学习行为改变的原因。组间公平竞争决定了组员必须努力的合作,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有一个人不维护集体,搞个人主义,就得不到组内的青睐,孩子们为了满足从属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就会产生改变学习行为的动机。例如,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努力表现,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作业等。个人的努力是集体进步的保证,集体的进步是是与其他水平相当的小组相抗衡的资本。否则,集体就得不到老师给予的精神、物质奖励和同学的掌声,那么小组合作何谈成功而言。

如果教师为了短暂的教学快感和暂时的活跃课堂而采用截然相反的小组分配原则“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只会使差生受不到尊重更加自卑,自暴自弃,班级内的两极分化加剧严重,话语权掌握在了少部分学生手里,课堂成了少部分学生的主场。无法谈及课堂高效和全员参与。

只有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全体学生才能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例证明,在这样的小组环境下,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间,总会看到独自自主先学,请教别人和主动赐教的同学,这就是合理的小组合作所带来的改变和进步。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