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竞争引入高校体育建设的可行性
2017-12-19姜胜中陶嵩
姜胜中+陶嵩
【摘要】高校体育建设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建设资金匮乏、政府干预过多、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笔者研究了上述问题,从商业竞争角度,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如多元融资方式、建设项目的商业竞标方式等。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商业竞争;高校;体育建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80-01
现代市场经济下,商业竞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经济行为。所谓商业竞争,就是某些企业或者个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进行的竞争行为。高等院校的体育建设工作,也应当尽量采用商业竞争的行为。如对体育场馆的建设,采用公开竞标的做法,这样可以实现高校体育建设资金,保障相关体育建设项目有序快速的建成。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是公立院校,即政府财政扶持的学校。因此,高校在体育建设中,缺乏主动权,总是被动地接受相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与安排。这就造成我国高校目前的体育建设工作中,很多不足之处的产生。因此,研究把商业竞争引入高校体育建设的可行性,可以为我国高校体育建设的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以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有利于其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更需要的教育领域。
一、我国高校在体育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体育建设资金短缺,很多体育建设项目的开展受到财力不足的影响
高校在体育建设中,资金短缺是存在的较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由于高校办学经费大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的投资,政府每年对每所高校体育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有限。这就造成部分高校在体育建设中,因为资金的不足致使很多亟需建设的体育项目工程不得不停止立项或者延期建设。财力不足对高校体育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多或少普遍存在于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建设之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2.体育建设中,“指定专供”盛行
由于高校体育建设工作大多在政府相关教育部门的主管之下,缺乏更多自主选择决定权。高校的体育建设领导部门即使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相关体育建设的合理规划设计,但是上报政府到审批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很多获得通过的体育建设项目,高校又缺乏必要地施工企业选择的主动权,很多工程都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安排施工企业。建设施工的质量、施工的效率不能够得到及时地保障。在体育器材的采购中,虽然高校有较大地自主权,但有时候也会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影响,造成体育器械“专供”的出现。一些高校管理层人员也看到这种做法的局限性,但迫于利益关系,最终选择妥协。
3.体育软件建设也缺乏必要的活力,使用效率较低
这里所说的体育软件,笔者把其归类为体育教材和体育网络两个方面。我国现有的高校体育教材,几经改版创新,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很大变化,并出现了同一专业的很多版本。但是版本的增多,并不一定是好事,高校在选择相关体育教材的过程中,会出现选择性困难。这就需要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和老师自己整合教材,取长补短。但是,现有大多数高校由于经费的不足,体育教研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致使不能够及时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在高校网络建设中,也存在经费不足、人员不足等现实的问题。
二、把商业竞争引入高校体育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体育建设,要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给高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每所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引入商业竞争,采用市场化操作手段,及时建设需要的体育建设项目,采购自己需要的体育器械,进行合理的校本教材开发和校园体育网络的建设等。具体如下:
1.运用商业化手段,实现体育建设资金融资的多元化
要改变现有高校体育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扶持的做法,采用商业化手段,从更多地渠道筹集高校体育建设所需资金。具体做法:高校可以采用与某些利益关联企业进行联合建设的做法,让更多地企业关注高校体育建设工作,让它们对高校体育建设慷概解囊。当然,高校也要对相关企业一定回报,如在向毕业生推荐用人单位中,更多推荐这些企业;在高校体育建设中,对相关企业进行大力的宣传,必要时可以采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的方式。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高校既解决了体育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相关企业又获得了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为将来企业招收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2.体育工程的建设,体育器材的采购要采用商业竞争手段
高校在体育建设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吸引更多拥有建设资质的企业参与竞争。通过竞争,可以让高校具有充分的选择权,让那些具备更好建设资质的企业承揽高校体育建设工程,同时竞争也会适当降低高校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在高校体育器械的采购中,也要打破以往“专供”的做法。高校相关体育建设部门,可以派出专门的人员,对体育器械的市场进行考察,更多選择那些质优价廉的产品。当然,不管是体育工程建设,还是体育器械的采购,也要防止出现相关人员利益输送等行为的发生。但是,可以预见,只要随着高校引入更多的商业竞争,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与学校纪检部门的监督下,会很快得到解决。
3.体育软件建设引入商业竞争的可行性
在学校体育软件建设中,也可以引入相关商业竞争,实现市场化操作。在学校体育教材的选择中,通过商业竞争,让更多的额出版商参与进来,这样可以让学校选择更多物美价廉的体育教材资料。高校在体育教材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可以引入商业化手段。可以通过高薪诚聘等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聘请高校优秀体育专业人员甚至整个体育行业的优秀人才参与进学校体育校本教材的编制之中。这样会解决本校师资研究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集众家之长,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教材。在高校体育网络的建设中,也可以引入商业化操作。高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中,本身就具备先天的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但是这种人才和技术的优势,要想充分的发挥出来,也可以借助于商业化手段。如对参与高校体育网络建设的人员开发的优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软件,进行市场化宣传,让其进入市场为其他高校所采购。这样不但高校能够为体育建设筹集一部分资金,同时通过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也会让他们迸发出更高的研究开发热情。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建设中,要更多发挥高校的主动性。让高校在体育建设中真正成为主体,要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把商业竞争引入高校体育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市场商业竞争角度研究高校体育建设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余近能,卢考纯.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体育学刊.2003.6(4期):69-71.
[2]路春雪.关于学校体育器材建设中的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报.1990.1(2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