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课堂上合作学习机制的做法

2017-12-19冯追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机制课堂教学

冯追晚

【摘要】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主渠道,又是实施合作教育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那么,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点实施合作学习机制呢?

【关键词】课堂教学;机制;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15-01

一、对合作学习机制的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多边密切配合,进行有效地默契合作。如果主客体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不具备多边协调性,教学就会流于走过场、教学效果就会明显走向滑坡。因此,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为了圆满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师生合作学习的机制就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合作学习机制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合作”二字,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融洽、和谐的氛围和条件,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使师生间、学生间配合默契一致,好似上演一台戏一样,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合作学习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合作学习机制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改革,是我国在小学阶段要求推广的重点项目,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合作学习机制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出发点,倡导学生在快乐合作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授法不一定就不好,而关键是在于它的运用没有适合新的形势发展的教学需要,更没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提高一个层次。

我认为,合作学习机制首先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和对学习的热爱,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是让学生学有所得,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是让学生在口、脑、手并用中得到创造。把本来单一的、枯燥无味的讲授灌输学习活动变得愉悦与合作活动,使之在情绪饱满,兴味盎然中获得知识,获得技能。

三、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的实施

1.营造“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带来和谐、民主的气氛,和谐亲切的氛围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我认为:“T”字形,“椭圆”形,四方形都有利于合作学习机制的开展。第一,调整课桌摆放,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第二,优化小组成员的构成,根据了解,让态度、脾气、习性、需求具有类似性的互补性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第三,还要提倡独立完成,更要倡导合作完成。可以布置一些学生个人难以完成,必须要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机制重要性和意义。

2.教学中教师以良好情操、职业道德感染学生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合作学习机制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可敬、可爱的情感,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以良好的情操、职业道德去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热情、真诚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3.开展多边合作活动、创设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惟命是从,课堂上谈不上民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讲话,这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教学相长、师生互补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废弃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模式,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多边活动内容、方法、步骤等,建立起师生合作学习的机制,也就是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合作,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所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要彻底改变教师的“包办代替”、“一言堂”的课堂模式,我注重在教学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启发学生的思维,回答学生的质疑,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巩固与深入探讨合作学习机制。

4.课堂上要给予学生以褒扬、赏识

被承认是人的心理需求,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和赞美之词,要从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赞语入手,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教师要善于创设以褒扬、赏识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虚心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表现自己,以唤起学生合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學会尊重、理解、宽容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宽容。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各个方面上,如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和选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更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给予鼓励,少指责,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1.要有正确的合群观和群体创造意识

课堂上多边的相互协作和启发,必将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有利于教学的活力生成,群众创造意识来源于重视学生的思想交流,把课堂教学的成果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培养学生要有正确的合群观和群体创造意识,是势在必行,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2.培养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与别人合作,与别人交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汲取对方的方法,思想,捕捉对方的思想灵感。通过良好的学习过程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启发,为学会学习,学会增长知识,为学会生存发展,提高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面所述,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机制不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良好的品德、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活动引领下的互助学习机制的创设[J].顾雍.山西教育(教学)2014年10期.

[2]语文走班教学:自学班学生“无师自通”[J].彭峰.江苏教育2015年33期.

[3]让教师在组织中自愿地“学习”起来——谈学习型教师组织学习机制的创建[J].林忠.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9期.

猜你喜欢

机制课堂教学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