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项目”专项培养的探讨
2017-12-19陈忠怀
陈忠怀
【摘要】 国防建设信息化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目前,在一些重点院校开展的国防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为军队提供了急需的专业工程人才。本文就目前高校开展的国防生“卓越工程师项目”专项培养情况以及下一步应改进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国防生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40-01
为了贯彻执行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军队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军地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防生军政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军队培养一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专用人才,教育部和原四总部于2013年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此为标志,“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在全国部分“985”、“211”高校全面展开。培养院校通过这几年开展“卓越计划”项目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是,由于该项目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有一些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需要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开展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卓越计划”是对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国防生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为军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生干部,占到了部队年度干部补充总量的30%[1],有效改变了部队干部结构。但是,十多年以来,国防生的培养模式一直没有变化,有些地方已显露出跟不上信息化变革的步伐,培养工作和军队的需求没有完全“合拍”等等。开展“卓越计划”项目,是为了加快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深化依托培养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军队培养人才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使军队与地方高校培养资源的优势得到互补、共享和提高,开创了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对于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卓越计划”缩短了国防生的培养周期,提高了培养效率。高校培养国防生的要求就是“精、准、快”,这是当前我国的战略要求和军队的发展计划所决定的。目前,国防生普遍采取“4+1”的培养模式:即国防生先在地方高校学习四年,毕业后再到部队院校培养一年,培养周期相对较长。而“卓越计划”采取的是“3+1”的培养模式,把国防生进入部队的时间提前了,目的就是对国防生的任职培训和适应部队环境进行了前移,对比较优秀的国防生而言,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培养效率,使优秀的国防技术专业人才能尽早脱颖而出,提高了培养效率。
3.“卓越计划”将军队的现实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紧密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装备更换的频率更高,这就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卓越计划”的根本目标,是为部队培养大量急需的工程类技术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导向更加突出[2]。“卓越计划”项目达到的直接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地开展装备操作和管理,上手快。“卓越计划”项目,重点是培养军队目前急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满足了军队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卓越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优秀国防生快速进入部队成才的一条“高速公路”。
二、目前开展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负责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组织机构尚未明确确立,责任和义务需要进一步明晰。虽然开展“卓越计划”项目工作受到了军地双方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选拔培养工作是学校首次开展的专项工作,还没有明确相关的管理协调部门,谁来负责协调、相关的责任和义务怎么区分等等,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明晰。所以,在高校成立“卓越计划”项目领导小组是当务之急。具体可由主管教学或者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为组长,高校教务部门、国防生管理部门相关培养院系负责人为组员,专项负责该项工作并协调各种关系,规范该项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并且要把“卓越计划”项目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计划之中。这样,“卓越计划”项目才能有序、科学地进行。
2.评价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质量的标准问题。按照《通知》要求,參加“卓越计划”项目的国防生,其质量评价标准由两部分组成:学生的军政素质和毕业设计,由这两部分组成一个综合评价,作为学生最终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军政素质的考核主要由军队联合培养单位组织,包括对综合素质、培养成效、现实表现等做出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和答辩由签约高校实施。这就涉及到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设定与融合的问题。如何能更全面、更合理地制定一个评价标准,还需要军、地双方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卓越计划项目”应该以优化素质结构为核心、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握住这个“核心”和“重点”,就能避免人才培养的“误区”,树立起品德为先、能力为重、适应未来的人才培养观念。衡量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是否成功,需要以此为根据,结合军队、高校及其学生本身的特点,指导整个“卓越计划”项目的全过程。
3.“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有待改进和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采取的是军地双方的“双导师制”,即一名“卓越工程师”需要配备军地两名导师,这就需要军地双方导师互相配合。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和军队在教学、科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和指导的方式有“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造成学生们的“茫然”。如,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一般是要完成军方正在开展的实际项目,比较注重项目的“工程性”、“实用性”。而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毕业设计更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导师容易造成“各自为战”的窘况,使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军地双方的导师都能够相互兼顾,相辅相成。这样,军地双方导师的深度沟通、磨合是十分必要的,有关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让双方导师加强交流,比如:可以请军方导师到地方高校,参加学生的答辩等工作;亦可以请地方高校导师到部队去调研等等,方法和渠道都很多,需要我们去主动地开发、挖掘。
总之,国防生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关乎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人才培养项目,对我军的战略转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校要不断总结、提高思路和方法,改进培养工作中的缺陷,只有这样,培养工作才能有序、高效、科学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凯斌.三年四步:助推国防生干部成长成才[J].政工学刊,2011(7):36-37.
[2]徐证书,牛玲.“卓越计划”合作模式探索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9(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