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游戏精神”关照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2017-12-19金晓煜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英语教学游戏

金晓煜

【摘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许多英语教师一直困惑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课堂出现了许多新花样,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不同的互动心态、不同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而采用最多的就是游戏。因此,本文试图以“游戏精神”的新视角,并拟合初中英语课堂实例,对游戏精神的四个层面——自由精神、体验精神、愉悦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游戏 游戏精神

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也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人生活于其中、了解社会与人生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游戏应该是教育的常态。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中外学者高度评价游戏精神对学生的价值,伽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成目的精神,积极开放的精神,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自成主题的精神,对话的精神。游戏与游戏精神的最大区别是“游戏无主体”,游戏是一种本体存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弗洛伊德也曾说过:“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正在开展想象的诗人。你看,他们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更喜欢的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吗?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对这个新世界的态度是真诚的,对自己的游戏十分当真……”笔者想通过借鉴游戏的自由开放形式,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的氛围中,将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自由精神: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师一向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自上而下地传授知识,学生只需不断地接受,因而被当成了接收知识的工具。如此,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他们的价值没有得到凸显,处于学习的边缘状态。游戏具有自由精神,而自由是人的天性,课堂可以顺应人的这一种天性。在游戏精神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得到尊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己想要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而实现外在诱因强制内在需要的目标。在自由精神的关照下,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使得他们能够有一个足够宽松、民主的心理氛围,从而使课堂中的每一名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片段1】

T:Just now we watched a video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pets. It showed many lovely pets to us, and also some unusual ones. So what is your favourite pet?And what pet do you dislike?Please take out your paper sheet and tick out the pets you like and dislike. Then share it with your partner.

Pet love like dislike hate

dog

cat

rabbit

snake

……

S1:Hello, xxx, whats your favourite pet?

S2:I love dogs best.

S1:What?! I hate dogs. They may bite us. Why do you like dogs?

S2:Oh! Do you know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And dogs are our true friends. So what pet do you like best?

S1:I like goldfish best. They are easy to look after.

S2:Yes, I like goldfish too.

在英语课堂上进行pets的讨论时,教师不规定具体的宠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再进行讨论。并且教师也不会规定学生必须用到哪些句型,亦或是必须讨论有关宠物的哪几个方面,只要学生有兴趣地去思考、去说并且去讨论,才能真正的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口语。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总能做的更好,这正是自由精神的旨意所在。

二、体验精神:关注内容的生活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目的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当成了接收知识的工具,缺少参加课堂的真实体验,缺少了情感体验的融入。体验精神教学是我们实际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这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在课堂中感悟,学生只有凭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悟知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获得知。游戏精神是一种体验精神,在体验精神的关照下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实质上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知与情感的相结合的门。课堂教学就应该有这种魅力,那就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勇敢的表达自己,还原学生本真的反应,让他们获得丰富的体验。虽然这种感悟并不是刻苦铭心的,但是笔者认为,自然的融入更显得教学的可贵,因为这些体验是最真实的。

【教學片段2】

T:Ok. Good! You learned many new words about pets by talking about thes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Next, lets do a guessing game. It is a place we can buy different kinds of pets. What place is it?endprint

S:A pet shop.

T:Clever! Now welcome to this pet shop.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shop?

S:I can see many pets and some students.

T:Yes. If you are an assistant, how can you help these students find their favourite pets?Now please take out your textbook and finish this task quickly.

……

T:Ok. Times up! Who wants to be the first pet shop assistant?Yes, you please.

S:Daniel loves parrot best because he can sing, and Daniel wants to teach him to sing.

T:Very good! How about other students?Yes, xxx, please.

S:……

T:Excellent! So I can see most of you are good assistants.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创设了“去宠物商店选择宠物”的生活情境,让每一名学生变成小小导购员,自主完成书上练习。这个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亲自体验不同宠物的特点,运用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为载体,加深了对宠物的理解,生成了学生的学习智慧。

三、愉悦精神:关注内容的趣味化、合理化

游戏精神同样也包含着愉悦精神,在此精神下的课堂教学互动内容应该是有趣的、合理的。一方面,课堂教学应该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地控制在合理化的范围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丰富的内容与适当的难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内心世界得到充实。若课堂内容的难度和密度太大,会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会变成厌学情绪。因此,难度恰当且有创意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拥有对学习的信心,使得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四、创造精神:捕捉生成性的内容

游戏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生活又是在重复中不断更新,可以说游戏具有强大的创造精神。正如叶澜所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有计划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其次还要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在课堂互动的背景下,敏锐地捕捉到互动内容的“二度开发”,把握时机让生成的互动内容焕发生命的活力,将静态的互动内容转换成动态的拓展和创造。

五、结语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游戏精神这一问题,更多的教师也开始利用游戏精神去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挖掘其无穷的教学价值。

吴航博士说过:“首先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其次游戏精神是也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再次游戏精神还是创造的精神,最后游戏精神更是幸福的精神。”笔者认为,游戏关照下的课堂教学,首先必须从教师做起,在培养兴趣、开放心态以及体验教学等三个方面努力,并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还要用游戏精神分别关照課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情景等方面,让课堂教学互动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7.

[2]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0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英语教学游戏
爆笑游戏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