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铺读上海航运史
2017-12-19潘真
潘真
一切源于清乾隆年间的恢复海运。上海这一“江海通津”的要地,日渐成为中国沿海运输和贸易的中心。当年远东最大的码头——十六铺(今南外滩),码头、仓库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简直是一部上海航运史。
嘉慶《上海县志》中有上海县城街道图,读来有趣:东门外沿黄浦江,有“会馆码头”“竹行码头”“大码头”“新码头”“王家码头”“董家渡码头”。这些码头西面直至城墙下,是按行业分类的一条条专业街市,如“内篾竹街”“外篾竹街”“豆市街”“花衣街”“咸瓜街”等。可见,嘉庆年间,这里已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大码头。
“十六铺”这一地名,首次出现于清同治年间,原是清政府上海县治为综合治理所设机构,专门处理社会民刑琐事、征收赋税。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起一种联保联防的“铺”。其中,以十六铺的区域面积最大,包括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的广大区域。
十六铺的诸多码头,以“金利源”最著名。乾隆二十七年(1762),福建漳州人郭振斋来上海,开设万丰沙船号,经营南北海运业务。为停泊船只,他在十六铺的黄浦江边建造简易码头,号称“金利源码头”,寓意“财源利达通四海”。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洋人、洋行纷至沓来。1862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北首(今上海港客运站码头)租地,建造旗昌轮船码头,合并了金利源码头。但在外企旗昌轮船码头中,大股东却是华人巨商顾福昌等。顾福昌是在上海发迹最早的南浔丝商、上海丝业会馆董事。顾福昌病逝后,好友徐有珂撰墓志铭道:“其卒也,花旗国领事馆命挂半旗,此为外国隆礼也。”
一度为上海滩新兴轮船业No.1的旗昌轮船公司,竞争不过1872年洋务派兴办的轮船招商局,被分期收购,金利源码头一道并入招商局。轮船招商局同时又将华商金姓四码头并入招商局,统一定名“金利源码头”,又名招商局南栈、招商局第三码头。1937年,码头被转让给美商伟力韩公司,易名“罗斯福码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码头,易名“江西码头”。1945年,码头由招商局收回,改回“招商局第三码头”。1949年收归国有,易名“中国人民驳船公司第三码头”。1952年,终于定名“十六铺码头”。
当年,船商们为争揽业务而竞相压价,外籍船只也来抢夺生意,矛盾丛生乃至械斗。为调解同业间的纠纷,确保“肥水不外流”,上海、崇明、南通籍沙船业商行成立了船商会馆。由船商集资,置地、建造商船会馆。1715年竣工的会馆,1764年原大殿重修、增建。会馆正殿供奉航海保护神天后,所以商船会馆也叫“天后宫”。这个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会馆,就在会馆街38号。
外马路仓库——黄浦江边唯一一座以木结构为特征的仓库,曾是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的私家粮库,所以也叫“黄金荣仓库”。建造于1927年、近4000平方米的这座仓库,有着罕见的双顶、山墙结构,6米多高的木结构横梁形成尖顶结构,建筑由近100根木桩支撑,外墙由45厘米厚的砖头砌成,坚固又私密。仓库的楼梯台阶非常人性化——仅12厘米高,便于身负重荷的搬运工轻松上楼。一部旧式的开放式动力货式垂直电梯,是当初用来搬运沉重货物的。虽经近80年的风雨,黄金荣仓库仍保存完好。
1904年,南通实业家张謇曾在十六铺创办大达轮埠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办轮船公司。1907年,宁波巨商虞洽卿也在十六铺创办宁绍轮船公司。从此,江浙两省大批乘客由十六铺码头进入上海,在这座大都会安居乐业,很快成为第一代“新上海人”。
大达轮埠公司、宁绍轮船公司旧址早已湮没于岁月变迁。不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发掘的资料显示:当年,面对前途未知的犹太难民,各国轮船公司只肯卖出双程船票的时候,虞洽卿与泰米那齐合资的中意轮船公司不乘人之危,就卖单程船票,帮助逃往上海的犹太人顺利抵达。没有留下旧址,留下了一段佳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