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2017-12-19刘月丽

商情 2017年41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

刘月丽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现代高科技下的金融业产物。互联网精神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和冲击,刷新了人们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全部认识。在全球范围是这样,在我国更是如此。它传承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在信息传递上更加便捷迅速,操作上简单方便。而且实现了跨地域,跨空间、参与成本降低、运行成本降低等一些列便捷。同时,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隐患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征信体系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的金融交易。是现代高科技下的金融业产物。互联网精神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和冲击,刷新了人们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全部认识。在全球范围是这样,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金融业在短短四十多年时间迅速发展,不仅赶超世界平均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当然,任何事物都有着他的发展规律,在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值得重视的风险漏洞,需要我们加强防范措施。新的事物势必带来新的改革,也带来众多问题,今天就本文,谈论在我国,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与监管机制。

一、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

(一)一叶障目,难辨真假

说起金融,通俗的讲就是跟钱打交道。在生活中,人们最常见、最普遍接触到的金融场所,就是银行。此外,还有诸多形式,如证券、基金、保险等等……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后,所产生的变化不仅在交易媒介上,更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化上,如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众筹平台等层出不穷。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通过网络实现金融交易和资本运作,甲乙双方不见面,是通过网络沟通和进行交易。消费者对于自己所选择的金融平台的资质、背景、实力、甚至合法性都得不到全面的了解。只能是从该平台所提供的资料中得到了解。这就存在这消费者或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因为片面的信息或是高额的利润诱惑,选择了一家尚不完善的不具备投资资质的公司,以至于没有得到应有的利刃还受到更大的损失。

(二)钻法律漏洞,专打擦边球

互联网金融传承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在信息传递上更加便捷迅速,操作上简单方便。而且实现了跨地域,跨空间、参与成本降低、运行成本降低等一些列便捷。同时,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隐患也不容小觑。其中,风险系数很高的一项就是,相关法律条文的空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势如雨后春笋,特别凶猛,以至于相关的法律规定还没有系统的跟进。这大大增加了网络金融的风险系数。

1.投资理财平台

日常中最常见的投资理财形式有:买进一定份额的理财产品,在一定的投资时间内按一定的比例增长收益。但在网络上众多理财投资平台让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有一些人便钻了空子。

(1)冒充正规平台骗取消费者资金

例如,有一家互惠理财网的品台,本身是一家很正规的理财平台。但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冒充该平台名称,篡改一个假的平台域名(和正规官网平台域名相比,增加了几个字母和数字),以高额的日均收益吸引投资者,以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该假平台凭借高达的日收益,在上线短短一个月,吸引了超过15万人注册,投机金额高达79亿!这类的平台往往在吸取一定数额的投资金后会迅速关闭平台,“人间蒸发”投资者的资金被大额骗取。又因为是网上交易,平台关闭后,所能保留的有效信息不多,难以追回损失。

(2)传销式非法集资

另一种较常见的非法金融行为,注册该平台后,每日可拿回一定比例的分红,称为静态收入。邀请好友注册并投资该平台,可拿到好友投资额的1%-3%,称为动态收入,这是很有诱惑力的一个数字。关键是可以拿五代的提成,好友再邀请好友……完全就是传销的模式。同样在吸收到一定数额的资金后,平台会迅速关闭,所有投资者的资金都一去不复返。

2.众筹平台

利用社会舆论,网民的同情心,骗取大家的捐赠。网络上有一些众筹平台,是为了帮助一些遭受巨大自然伤害或病魔侵害,但没有能力度过难过的人,向社会发出救助,全社会的爱心人士一起捐赠资助的爱心平台。但有些人打着弱者的旗号,骗得大家的同情和爱心款后,用于挥霍、享受。甚至不惜编造出自己父母、孩子身患绝症的谎话。一方面骗取了善良爱心人士的捐赠,一方面使得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该有的帮助。

3,借贷平台

关于非法运行的借贷平台,要数2016年轰动全社会的校园借贷事件了。某高校大学生通过各网贷平台无抵押高利息借款,后金额累计达数十万元,无力偿还时自杀身亡……

(三)因技术手段限制造成的种种弊端

借助互联网而存在、发展的金融形式,一旦因为互联网相关技术跟不上金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然会出现各种漏洞。用户量的大幅度增加、后台运行中的问题、信息存储中的缺陷等等都是隐藏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损失。

1.个人信息被窃取被售卖

互联网金融中一个特别值得關注的风险存在,就是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性。许多的投资平台本身不具备支付功能,必须借助于第三方支付来实现交易完成。交易过程中或是在交易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用户信息泄漏事件,其责任所在,解决方案都是不明确的。甚至发生平台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拒不承担的情况。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来自黑客不怀好意的“问候”

各大网站都存在着被电脑病毒感染或是被黑客攻击的风险。甚至网站被黑客篡改地域名后将不复存在。这将是难于预估的损失。

(四)信用风险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是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拒不履行义务。另一个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借贷,给他人财产和信誉造成损失。

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性交易,双方不用见面。这使得对对方信息的确认难度很大,对其交易的真实目的难以做出判断。对履行合约的约束性也不完全。例如,出现借贷者在合约到期时拒绝还款。但网络金融平台与执法机关的结合体系很不完善,使得合约监督工作难以进行。我国征信系统也非常的欠缺,存在很大漏洞。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endprint

二、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需要跟进完善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先提出以下建议

(一)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

互联网金融有着全民参与的便利性,注册条件简单,参与投资金额门槛较低。已成为民众首选的理财形式之一。这就需要大力普及正确的投资知识和网络经验。帮助民众辨别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例如:可以采取微信期刊、宣传视频、问卷调查、热线电话、网络有奖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利用网络、手机、微信平台、电视宣传、报纸等多种媒介,面向全国民众普及互联网金融投资常识,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二)健全完善相关法律

金融机构都受要到证监会的全面监控,以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互联网金融因其特殊的媒介载体,不受证监会的约束。也正是因为缺乏相关法律规范,才会出现如变相补贴、以抽奖的方式销售基金等手段的泛滥。

互联网金融现在已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其行业的动态影响着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需要高度重视。为确保其安全健康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正能量。第一,国家应紧跟其发展步伐,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业。第二,协调各部门,做好衔接工作,切实加强线上线下结合监管。确保金融交易合法性和安全性。第三,加强区域合作,网络上进行的金融交易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因此在监督上也要跟进完善。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都将推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进步,有助于构建纵横结合、上下联动的新型监管格局。

(三)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

未来是电子信息时代,因此无论是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还是其他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技术背景的支持。国家应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创新电子技术,培养高端的信息化人才。

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从建立网站、完善页面信息、构建代码程序、以及后台运行、信息存储、bug修复、木马查杀等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的IT人才。要想网站健康运行,不会恶意攻击,还需建立防火墙等安全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更尖端的人才来进行操作。而在诸多网络金融平台中要长久的存活或想要脱颖而出,更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所有的科技手段都是以科技人才为依托的。因此扶持和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金融业有着深远意义。

(四)国家进一步完善征信体制

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风险管理,而最重要的核心,则是信用报告和信用体系。我们国家目前的征信体系还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肋。

由于不载人个人征信记录中,便无法制约借款人,从而导致各个平台坏账率上升。以小额信贷为例,但由于我国个人征信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出现了借款人多重负债、拖欠还款和逃废债务等信用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双方不见面,更加大了信息的不對称性,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必须快速推进征信体系的建设。

三、小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迅速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逼迫其进行整合、改革。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方式和产品类型越来越复杂,其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平台游离在国家法律监管之外,存在着非法集资得违法违规嫌疑。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健康运作,提早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国家必须适度加强监管制度。在不影响金融的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下,将金融市场的风险把握在可控范围内,以促进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论依法治网视域下对网络新闻发布的规制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法律意识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