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否破解养老难题
2017-12-19杨旭垠
杨旭垠
笔者一位朋友的父亲前几年罹患癫痫,由于儿子已经成家搬离,每逢急救,其母只能撑着娇小的身躯,背着180斤的父亲从四楼走下,而父亲由于脑部疾病无法控制,有几次还打伤了母亲。和我说起这些时,朋友忍不住哽咽。“难道养老在中国就那么难,难道我们老了后也是这样的境遇?”他问道。
抛开我们国家为养老所作的投入和所取得的进展不谈,巨大的老年人比例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彻底解决的,而人口结构的倒三角又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现实已经被固定,关键就是如何应对。
此时,一则新闻擦亮了我的眼睛。
今年5月15日,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浙江余姚举行。峰会上出现了能语音识别,定位人体方位,发现病人异常,还能抱起病人搬运病人的养老机器人。据宁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研发人员介绍,“这款居家养老机器人装有全自动的语音和视觉功能识别系统,只要让它转一转,就能记住家里的基本情况,在老人或病人需要帮助时,自觉探视寻找目标;当开始抱病人时,它是安全而温柔的,有着较强的臂力,也有柔性的手臂,还会根据老人的身高、体重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对想上厕所的病人或老人来说,它又使用另一个技能,当抱起老人时,脚底下会有踩地的自动伸缩地板,还能弹出适合人体坐的自动伸缩座位。而将老人轻放在马桶上后,又能自动收回座位。”
其实,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这份规划,机器人在5年内将走入养老服务业。当年5月,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引进了一批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养老”已从概念变为现实。显而易见,运用机器人开展服务,可以解决养老资源有限、医疗资源不均衡、财政负担重、看护市场运营成本高且服务水平低等诸多 “痛点”。
然而,除去成本因素,不少人依然指出,机器人养老无法解决老年人精神空虚的问题。对此,笔者承认,作为有感情的人类,对爱的追求是不同于一般的动物的最本质特征,身为老人,当然希望子孙绕膝,含饴弄孙。然而,随着传统大家族式家庭的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已然走向单细胞化,无怪乎近期的统计显示“空巢老人”占比50%。作为老人也好,年轻人也罢,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因此说,认为老人需要解决精神空虚的问题,主要还是伦理学的考量。
然而可以想见,一个老人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往往将近走到生命终点,此时对他最重要的首先是生存的质量,只有满足正常饮食,翻身,排便,才能谈得上心灵的关怀。当然不少老人此时还会伴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能力本来就有限,在此基础上投入本已经捉襟见肘的年輕人资源日夜相伴,无论从个人成本还是社会总体资源分配来看,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立竿见影的对策就是大幅度增加对机器人的研发,降低成本,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和匹配性。当然,日本在这方面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已经基本能研发出与使用方言的老人进行人工智能对话和服务的机器人,有限度的情感维护也已不再是梦。
对此,百度公司CEO李彦宏在2017百度联盟大会上曾有过精彩的表述。他说,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互联网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是什么样子呢?李彦宏告诉我们,移动互联网承载的是“连接信息”的功能,而人工智能则是由“连接信息”转换到“唤醒万物”。换句话说,就是让万物像人一样能够理解人,直接“听人话,讲人话”。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一个能“听人话,讲人话”、按照人意图办事的机器人可以随时随地陪伴在你身边,你还怕老无所养吗?
回到大家关注的伦理问题。有专家认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人类应该在开发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控制人工智能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防止人工智能失控的经验和技术。在技术上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控制是完全可行的。人工智能尽管日益高级,但究其根本,仍然是在智能程序对大量数据处理基础上得到的结果。就像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还是个人发明的计算器。对养老机器人,我们可以正视可能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预盼可能出现的道德缺失并进行相应的规制,但无需让对未知的恐慌情绪主宰我们的神经,更何况在老龄化已经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
使用机器人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自动设置他的性格,对老人也能做到永远耐心,永不疲倦,或许老人家里养只小狗小猫脾气也没那么好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