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
2017-12-19孟万金官群
孟万金?官群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同样需要教育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其结果无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第8期,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这种途径与方法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效果?这就需要评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观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有鲜明不同,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索。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9-0062-04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
传统病理式、问题式、诊断式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注重对问题的诊断,因此,其成效偏重于问题的多少,其评价也主要是寻找问题。比如交往困难、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缺乏理想追求、行为不良、心理严重障碍等,这些方面问题的多少,都可以用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沿着这种问题取向审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发展到极端便是,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恶性事件,因此,恶性事件发生率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反面尺度。
世界上比较流行而又权威的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评价工具当属“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该工具从如下10个方面诊断问题: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
(2)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3)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表现。
(4)抑郁。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
(5)焦虑。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
(6)敵对。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
(7)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怖。
(8)偏执。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精神病性。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
(10)其他项目。如睡眠、饮食等,作为附加项目或其他,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得分之和等于总分。
由上不难看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主要是针对问题及其严重程度而言,其评价性质主要是终结性,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打分等。而对正面的评价,尤其是幸福感提升,缺乏应有重视。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这里不仅隐含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也隐含了对其成效要有评价。那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又如何评价呢?
1.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是全方位的,除了表现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心理问题的消解,心理障碍的减少以外,更看重正面成长和进步,尤其是幸福感。
第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上。重点是六大维度,具体为教师和成人是下面21项,大学生是其中压缩的20项,中学生是其中压缩的17项,小学生是其中压缩的13项。
第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上,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沉浸(flow)体验、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
第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心理障碍的积极预防和化解上。与积极品质对立、缺乏或夸大都会表现为心理障碍。下表中不仅积极品质栏目中要素的适当增加可以直接反映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而且对立、缺乏或夸大栏目中现象的减少也可以反映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第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的转变上。未来的心理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创伤,将会更加提升病人所具有的美德和力量,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与缺陷是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的,应该通过发掘患者自己身上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如勇气、乐观、爱、交往技能、职业道德、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疾患起着不可忽视的预防、调节和缓冲作用。endprint
第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学习成绩提升和升学率提升上。学科渗透会大大提高师生的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的效率,教师不再职业倦怠,学生不在厌学,相反,教师更加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学生更加好学乐学,学而不厌。教师爱教、学生乐学和减负增效、轻负高质蔚然成风。
第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际关系和谐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上。“讲正气、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氛围的形成,可以有效预防和消除歪风邪气,抵御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等不良风气。
第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成效体现在核心素养发展上,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18个基本要点。
第八,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成效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上。通过正心立德、劳动树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落实到行动上,见之于效果上。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形成性评价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把评价当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主张“以评促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发展性、预防性、过程性,通过不断评价,尤其是形成性评价,可以经常监控、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可以使学生不断得到反馈和强化,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因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形成性评价情有独钟。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是对师生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教师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发展、进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教师和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因而更加自觉自動。
形成性评价坚持科学性原则,即评价标准和指标科学可信,讲究信度效度,避免主观随意性;导向性原则,即目标明确,通过评价显示出鲜明的指导方向,不能盲目;多元化原则,即评价视角、手段、标准等要多方位,有利于个性成长和优势凸显,避免大一统和一刀切;激励性原则,即评价要有利于鼓励成长,要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避免泼冷水或挑刺或一棍子打死;情感原则,即注重情感,凸显人情味和人文化,避免专横武断;可行性原则,即要求要适合,具备主客观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形成性评价具体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自评(Design Review),即个体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进行自查,发现优势和不足;专家评价(Expert Review),即专家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对群体进行审视,发现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一对一评价(One-to-One Review),即个体之间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进行一对一的审视或专家逐一对个体审视,查找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小组评价(Small-Group Evaluation),即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内部成员进行自查,发现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实地评价(Field Trial),即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到现实情境中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评价,发现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中的评价(Ongoing Evaluation),即在开展过程中,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适时开展评价,发现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形成性评价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之一就是成长档案袋。学生档案袋“是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收集并作出评论的相关材料,以此评价学生在心理与行为发展上的进步情况”。档案袋是成长的记录,主要包括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以及学生对这些作品和成绩的反省。这些材料由学生与工作组成员一起收集,集中反映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
作者简介: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北京,100088;官群,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美国佛州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北京,100083。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