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郁廉:中国首位战地女记者
2017-12-19李怀宇
李怀宇
张郁廉的名字,对今天的读者来讲也许有点陌生,她享年96岁,在笔者看来,如同“民国最后的才女”张充和一样充满传奇。
张郁廉的自传《白云飞渡》,原为张郁廉写给儿孙的,新加坡报人杜南发在《序言》中说:整部文稿是一份自传,是一位知识女性在那个新旧交替社会的真实人生,更是那个风云激荡大时代的一个剖面。淡淡的笔触,娓娓叙述着一个大时代的苦难和悲辛,战争生活的残酷,一个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读来令人感慨良多。”
杜南发曾见过张郁廉本人。他对这位报界前辈深为理解,为《白云飞渡》写序:
张郁廉作为战地女记者,亲身经历几场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如台儿庄之役、徐州突围、武汉撤退、长沙大火、中条山游击战、重庆大轰炸等……上世纪初她从小被寄养于东北哈尔滨白俄家庭、考入燕京大学、参加1935年北平学联发动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街头游行……更有意思的是她还曾陪同苏联战地记者前往延安,和毛泽东握过手,听过他演讲及目睹江青在现场拍照的情景……还记述了她和作家韩素音(周光瑚)夫妇、燕大校长梅贻宝夫妇、对台湾经济贡献巨大的孙运璿等许多时代人物的交情,以及她后来如何成为书画名家黄君璧“白云堂”最早期弟子的故事。
这番记述,可证张郁廉一生的精彩。
【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同学萧红】
1914年,张郁廉出生在哈尔滨。父母为她取名“聚聚”,后来父亲告诉她这个名字的寓意:他厌倦了离乱的生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家,夫妻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事与愿违,他们的家不“聚”反“散”。张郁廉的养母瓦娃是白俄贵族,将她从两岁抚育到19岁。晚年张郁廉回忆:“在寄养家庭度过的10多年,从懵懂无知的两岁直到高中毕业,瓦娃的爱护和教育,在我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何等珍贵。可以说,有今日的我,我这个人尚有可取之处,能受到子孙和朋友们的敬重,都是瓦娃所赐。”
张郁廉和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39人一起被《大公报》列为东北作家群”(1940年9月《大公报·九一八纪念特刊》)。张郁廉与萧红在1927到1930年同时就读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但有学者考察,张郁廉、萧红二人早期的生活轨迹,除了作为中学同学外,并无其它交集。1938年12月22日,萧红曾在塔斯社重庆分社接受蘇联记者(社长)罗果夫的采访,当时张郁廉就在塔斯社负责翻译采访,两人再次见面,并合影留念。张郁廉和萧红的合照是在一幢石块砌成的两层洋式楼房前拍的,这是萧红生产后唯一拍摄的照片,楼房就位于重庆枣子岚垭的塔斯社办事处。这年的9月中旬,萧红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从武汉来到重庆,不久就到郊外江津的白沙镇,投靠东北作家友人白朗罗烽夫妇待产。11月下旬,在江津产子夭折后,12月初她就离开江津返回重庆,和日本友人同住在米花街小胡同池田寓所。12月22日这一天,正好是萧红小月刚过的时候,所以照片中她的神色显得浮肿憔悴,还要张郁廉一旁略微扶助。
在东北,张郁廉认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孙桂籍。她写道:小学的中国历史科中有关朝代的更换,我一直弄不清楚,瓦娃请桂籍来给我补习,每周一两次,有时他也讲解古文,彼此有了接近的机会,也更加深了我对他的钦佩和敬重。美术科杨老师知道我对绘画的兴趣浓厚,每个星期六也到家来教我写生。”许多年以后,孙桂籍还常提起一位教历史的孟老师,是前清秀才,后来参加革命,成为同盟会会员,他讲述中国历代兴亡和东北受侵略的惨况时,声泪俱下,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哈尔滨的街道上,中、大学生及群众不时举行游行及演讲。有一次,日本计划修筑吉会铁路(从永吉到朝鲜边界会宁),以便由朝鲜直接运兵,侵略东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哈尔滨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张郁廉也参加了。
【燕京大学同学韩素音】
1934年9月1日,张郁廉到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报到。选科时除专业外,可侧重某学科作为副修,张郁廉主修教育,副修新闻。她选修了一位外籍教授讲授的“心理学”。这位教授特别提醒学生,要分清“目的”和“手段”,“手段”是达到“目的”的途径或工具,但人们往往把“手段”误当成“目的”。他举了个浅显的例子:周末,三五同学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利用假日纾解身心压力,最后决定进城看场电影、逛街。走到校门口,发现最后一班校车已离去,电影看不成了。这时,有的同学聊天、下棋或打球、游湖,一样愉快。有的同学则为看不成电影而失望、气愤,整晚闷闷不乐。人生途中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挫折和失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达到“目的”,“手段”是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的“目的”。张郁廉深深记住了这个道理。
张郁廉回忆燕京大学的学风:燕大在学制、教学方式及行政管理上引进美国的体系,但又不是生硬照搬,还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作为教学基础。上课采取开放形式,学习的灵活性较大,各院系都有自己的主修科、必修科和选修科。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如选同一学科,就一起上课,而同系、同年级、同班的学生,就不一定这样。另外,学校有多种多样的社团,借以培养学生的社交和组织能力,且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互相了解,建立友爱团结的关系。学生就学时,因志趣、能力或其它原因,可要求转系。
燕大的师资,无论中、西,都是学有专攻的一时之选,教学方法新颖,思想自由,作风民主,因此燕大一向以学术气氛浓厚闻名中外。张郁廉特别在自传中引了胡适先生语录:“‘路远不须愁日暮,走远路,必须要有‘不须愁日暮的勇气,今天天黑了,明天起早再走。”而随着抗战的爆发,张郁廉南下,在战火中成为中国首位战地女记者,并在战乱中继续完成了燕京大学的学业,后来正式毕业。
在燕大,张郁廉认识了周光瑚。周光瑚(笔名韩素音)是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抗战前她离开燕大到英国留学,继续攻读医科。国民政府宣布对日抗战时,周光瑚放弃了在英的学业,回国参加抗战,在轮船上,她遇到了年轻英俊的军官唐保黄,两人一见钟情,返抵国门就结婚了。唐在重庆军事机关服务,周光瑚就在家照看初生女儿蓉梅。张郁廉回忆,那一段时间她们常常见面,也十分谈得来。endprint
不久,唐保黄被派到伦敦,任中国驻英使馆武官。张郁廉结婚时所穿的枣红色旗袍布料、麂皮灰蓝色鞋等物,就是周光瑚托人从英国带来的。抗战胜利后,唐保黄回国就任某师师长,被派赴沈阳附近打虎山驻防。他赴任前曾来看望张郁廉,对新职表示满意,但对驻防“打虎山”有些疑虑:我属虎,派驻打虎山好像不太妥当。”果然,上任不久,唐便死于内战。周光瑚没有马上回来,而是留在英国读完医科,获医学博士学位。返国后曾在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行医,并以“韩素音”为笔名出版了以英文撰写的小说,其中《生死恋》一书轰动一时,后被好莱坞拍成电影。
周光瑚1950年代初到马来西亚,在柔佛新山开设环球大药房,住在距药房五分钟步程的一栋单层大宅,她家斜对面有一户郭家,周光瑚是郭家的家庭医生。她从小看护的郭家千金郭日丽,后来留学美国,在华盛顿世界银行邂逅孙宇立,两人一见钟情,并蒂连理,成为孙太太——也即张郁廉的儿媳妇。
【亲历“徐州大突围”】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设于汉口的苏联塔斯通讯社扩充业务,增加工作人员,而张郁廉的条件正适合:会俄语,大学副修新闻。经朋友推荐,马上被录用了。当时张郁廉已借读国立武汉大学,只好申请休学。1937年底,张郁廉初到汉口苏联塔斯通讯社上班,社长罗果夫先让她学习使用俄文打字机,然后让她把每日中文报纸上的消息翻译成俄文。战云密布之际,莫斯科塔斯社总社派来数位军事记者,社长罗果夫就分配张郁廉随同这批记者到徐州战区,协助采访。
日军攻陷南京及济南后,为打通津浦路,实现南北会合,积极南下,欲占取战略要地徐州。国军为确保徐州,屏障武汉,于1938年2月初迎战进犯徐州的日寇,徐州会战于是展开。张郁廉写道:“我们到过的最前线,是枪林弹雨中的国军旅部。在枪炮声中,旅长覃异之接见我们,详细讲解、分析前线的战况,不厌其烦地回答记者们提出来的问题。我们离开旅部时,旅长覃异之对我说:你是到最前线我旅部的第一位女记者,使我敬佩。这支德制勃朗宁小手枪送给你,需要时拿来自卫。我带着这支小手枪,辗转于鲁南、湘鄂、长沙、武汉、重庆,到成都燕京大学续读大学四年级时才卖掉,钱拿来作路费和学费。”一路的战地采访,在张郁廉笔下,真实而让人惊心动魄。
1938年3月14日起,日军主力由津浦路正面南下,猛扑滕县,拟袭取台儿庄。不料日军在以为唾手可得的台儿庄前,遭到中国守军严重打击,伤亡惨重,溃不成军。台儿庄空前大捷,传至后方,民心士气大为振奋。张郁廉等一群记者正在附近前线访问,于台儿庄大捷后第二天就赶到台儿庄。城中仍弥漫着火药味,建筑物一半以上被毁,有的房舍还在燃烧,冒着烟,断垣残壁间散布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国军正忙着挖坑掩埋死者,坑浅土少,土堆中还有残肢露出,被野狗拖食。眼前处处景象,残酷无比,让人想到血战的惨烈。
战地采访的一路上,张郁廉等一组女同志人人掩面疾走,不敢稍停。每晚要步行至少十小时,到天将亮才休息。一个个双脚起泡、发肿,但也只能拖着疲倦的身躯,紧跟队伍。一晚总有两三次,带队者由后面传来“休息片刻”的命令,她们马上原地坐下或躺卧,闭目养神。多亏张郁廉在路上认识了一位中央通讯社的记者,名叫李丕祖,一路殷勤照顾她,停下来休息时,他马上把身上的外衣脱下铺在地上让她坐。大家分到一块大饼,他也留一半给她,她再三推却,但总拗不过他的好意。
康乐队一位王姓女孩,一路不离张郁廉左右,总说:“张姐姐,我好喜欢你!你若把头发放下来会更美。”不幸的是,这女孩半途得了傷寒病,她的同伴们用担架抬着她走,一到汉口就送进医院,张郁廉没来得及去探望,她就与世长辞了。
一位苏联军事顾问实在走不动了,从村民处买到一匹无鞍的小毛驴,骑在上面,两条长腿拖在地上,一歪一倒地跟着队伍走,样子十分滑稽,但大家都笑不出来。可怜的小毛驴,负荷太重,加上又饥又累,未能支持多久就倒毙路旁。在漫长而艰险的突围途中,战区司令部曾派来三辆黑色轿车,指明运载苏联顾问及外籍记者一段路程,到某据点再聚齐。
轿车在白天行驶需要特别注意敌机,记者们挤进车厢后,分批时不时探头望向车窗外,观察敌情。忽然看到远处有两三架日机朝他们的方向飞来,赶紧停车,大家纷纷跑向两旁的稻田及村庄躲避。日军飞机低得可见机翼上血红的太阳标志,轰轰地掠过,轰炸停在路上的汽车,扫射附近的田野。张郁廉赶紧面朝下抱头躺着,子弹像雨点似的在四近“扑扑”作响,身旁开始传来呻吟声。不知过了多久,敌机飞走了,张郁廉清醒过来,坐起,浑身是泥土,一摸发现腿上有血。她心想自己一定受了伤,这下完了,但再摸摸全身,没有痛的地方,才弄清是旁边的人受伤,血溅到了她腿上。
一行人昼伏夜行,走走停停花了21天,6月初才突破日军的包围圈,脱离危险,到了河南信阳乘火车,两小时后平安抵达汉口。虽然每个人都疲惫不堪,蓬头垢面,身上还长满了虱子,奇痒难忍,但能亲历名垂青史的“徐州大突围”,实在是难得的人生际遇。
回到汉口,张郁廉马上到塔斯社上班,忙着整理资料,写报告。七八月间,张郁廉和部分同事奉调到四川重庆塔斯社工作,大家又乘船离开武汉。重庆塔斯通讯社坐落在枣子岚垭,张郁廉的生活起居有了着落,工作上受到上司器重,相处愉快,薪水优厚,在新闻界也声誉鹊起。
【中国首位战地女记者】
张郁廉到达重庆后,武汉的局势日紧。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美梦已遭粉碎,战况胶着,使他们颇为恐慌,于是分兵五路,调遣飞机500架、战舰100艘,配合海军陆战队,企图沿长江西犯,占领抗战重心武汉。就在这时,另一批苏联塔斯社战地记者和《消息报》摄影记者卡尔曼来到重庆。社长罗果夫又派张郁廉随同,取道汉口,赴湖南、湖北的战地采访。
八年抗战期间,长沙以三次会战得胜而成为享誉中外的名城。当时日军主力全部转向武汉,湘、鄂前线无战事。在长沙附近,张郁廉访问了一批日本俘虏,一共13人,他们低头坐在路旁,有的头部还缠着纱布。张郁廉先问在大学上过两年学的汤田良仁:“你为什么到中国来打仗?”他先是沉默不答,然后说,他也不知道,是征兵强迫的,初来时只知道到华北,很快就可以回去,没想到根本没有回家的可能。张又问另一个叫谷一市的俘虏:日军捉到中国士兵怎样处置,是否会活埋、砍头?这个带小胡子的鬼子狡猾地说:“杀中国俘虏,我从来没看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我只知道全送到后方去。”张郁廉拿出从日本兵身上搜到的日记本给他看,上面写着:将所有捉到的中国俘虏处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