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思考

2017-12-19李宝庆袁青青

中国德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校本法治青少年

李宝庆+袁青青

融入校本课程的法治教育应超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容,在与学生生命成长、学习与生活之间找到一种科学与艺术的契合,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结构性,发挥法治教育对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良性作用。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场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深刻革命,而培养具有法治观念、法治素养的人是实现依法治国宏伟蓝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转折期与关键期,在这一阶段,他们能否通过教育具备必备的法律认知、法律技能,能否形成一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是法治社会形成公序良俗的关键所在。因此,法治教育须扎根中小学,通过校本课程这一特殊渠道深入挖掘法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与中小学学生生活的契合点,将法治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之中,让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带来的挑战,为“法治中国”培养强大的社会后备力量。

一、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回应法治社会的时代诉求

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从法制建国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历史转折。然而,当前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泛媒体化与国际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矛盾给社会的理性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推进社会法治建设是社会理性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号召。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学校根据本大纲要求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中设置法治知识课(选修或必修),完成本大纲要求的教育内容。”同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开设法治教育相关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为回应法治社会的时代诉求,法治教育融入校本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国家法治建设的实际进程紧密关联。

(二)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化

廖哲勋认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1]由此可见,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继承了学校传统并充分关照学校的未来走向,是承载学校教育价值进而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需综合考虑自身的教育理念、文化积淀、课程资源、社会需要等诸多因素。在拥有的自主空间内,学校能充分审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挖掘本校和区域内各种法治教育资源,以法治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与教师三者的和谐共生。

(三)护航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

中国政法大学曾展开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普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法律认知将处于摇摆状态,即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随着年龄的递增法律认知呈下降曲线,并且,12、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刑事责任认知程度最低,可谓“危险的12岁和13岁”[2]。从越轨犯罪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当前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从校园欺凌到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呈现高发和低龄的趋势,而且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有预谋的共同犯罪逐渐增多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刑事犯罪所占比重逐渐上升”[3]。针对这种“教育病理”现象,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放在同等位置,以真正解决青少年道德与法治观念淡化等问题。由此,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理应视为学生生命发展的美好预期,将法治融入学生心灵,铸造法治信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二、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原则

(一)宪法中心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把宪法的‘上性或权威归结为一个实在的立法行为,归结为制宪权主体的一个决断,是成文宪法时代的普遍逻辑。”[4]《大纲》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即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以宪法中心为原则指导法治教育课程设计工作,即要在课程实施中让青少年完成从权利本位向权利义务的转变,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校本课程这个“主要阵地”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与高尚追求,从而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更好地参与社会公民生活。

(二)回归生活原则

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为青少年提供行为范式,从而塑造依法行事的品格和高尚德行。然而,在实际“重认知、轻体验”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通常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遮蔽了他们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可是,法治教育是一个“主客互摄”的变动过程,因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是一个自觉活动着的系统,能对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加以认识、选择和接受”[5],并且在与教育者的互动过程中,反作用于教育者。这就意味着,在进行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时,应重新定位主客体关系,从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出发,让法治教育回归生活,建立起内含生活旨趣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归根结底,只有让法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才能使学生体验到人之为人的自由与界限,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生命之心,真正将法治融入青少年心灵。

(三)循序渐进原则

依据《大纲》要求,法治教育的校本课程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出发,以宪法至上、权利保障等法律原则为中心,再到立法、执法等法律制度,不断扩展与深化。并且《大纲》为不同阶段的法治教育“量身打造”了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如处于义务阶段的学生应以“初步了解”“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高中阶段则要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等……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在实际的课堂实施过程中,我们总是从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规则与材料作为法治教育的供给,那么,如此复杂的内容就需要按照法治教育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课程设置,将学生的视野从微观渐次引导到宏观,形成深层次的法治与道德的一致性。endprint

三、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路径

(一)以法治理念为基石,设置螺旋式课程目标

《大纲》明确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等,并提出了各学段的细化目标。法治教育以人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得“法律”成为一个人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尺度,从而使得这种价值取向主导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行为举止,并终身相随。在“引领学生思考与法律相关的重要理念与价值,从而遵守法律规范”[6]4的设计理念上,法治教育的课程目标应采用“平等、诚信、自由、规则、公正、公平”等法治理念为基础的螺旋式设计,建立螺旋式课程目标,即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发展形式,逐渐加深拓展。以美国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为例,其以权威、隐私、责任、正义等法治理念为基础,“在小学阶段关注基本概念和原则,涉及学生的初步体会层次。初中阶段则锁定如何运用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同时将其他价值(如仁慈、隐私)及利益(如健康、奖励)列入考量范围,尝试解决模拟情境下的分配难题”[7],并以此类推。

(二)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衔接,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2016年开始,教育部将义务阶段小学和初中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将道德、法治内容进行融合,增添法治教育内容。并且,基于《大纲》提出的“设置法治教育地方课程”的精神,各地也系统推进了地方课程,例如湖南省桃江县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并且投入4万余元为广大青少年创作《青少年法治之歌》,使法治教育顺利进入学校。如此,在进行校本课程设计时,就不得不思考校本课程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地方课程的衔接问题。

一方面,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的法律知识、法律精神衔接,并在此基础上与学校文化背景融合。比如,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载体,重视其中的法治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整,设计出更加符合学校、学生发展的课程。如华东政法大学附中以“尚法”为学校特色抓手,拓展法治教育内容,开设了“生活与法”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撬动学校特色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材包含了伦理道德、心理、国情国策、法律这四大领域的知识,法治教育僅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但法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有其独立性和独特性,这种零打碎敲的模式不利于法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融入校本课程的法治教育应超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容,在与学生生命成长、学习与生活之间找到一种科学与艺术的契合,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结构性,发挥法治教育对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良性作用。上海市南洋中学结合百年校史,统整“俭以养德、知时事尚廉洁”课程,将法治理念与时代要求结合,敦促南洋学子形成“遵规”“节俭”“廉正”的行为规范。

(三)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多方联动,构建富有弹性的课程实施策略

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教师与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落实预期课程理想的实践过程。首先,注重法治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生转变的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现实中的法治教育经常性地把主体塑造成所谓的权威从而俯视那些看上去需要进行法治教育的客体”[8],法治教育陷入技术性的操纵关系之中,出现“当大人在台上说一些自己也做不到的规范,若孩子认为如此的成人是‘伪善时,只会加速把他们推向另外一国,形成彼此无法理解的世界”[6]7的局面。因此,教师的素养是课程实施的枢纽,其在课程实施中的情绪与自身对课程文化的理解都将影响与制约法治教育课程理想的落实。因此,通过与高校展开合作,邀请教育专家、法学教授等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打造一支富有特色的法治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加强学校法治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法律教育骨骼上的肌肉”[9],法治教育活动既需要学生体验感悟,又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江苏常州市薛家中心小学独辟法治教育蹊径,为我们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带来启迪。薛家中心小学将专题研究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成立“百灵鸟法治宣讲团”“法治漫画秀”等活动社团,让学生走进小区进行法治宣传与调研,增强学生的城市文明守法意识。并且,通过吟唱普法童谣、歌曲,开展法治辩论等活动,让法治精神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

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学生能否在多重世界顺利跨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选择和角色扮演”[10],学生一旦离开学校教育的“围墙”,就将接受到家庭与社会教育。社会与同辈的行为对青少年有着“高参照性”,法治教育若想发挥其浸润学生心灵的功能,就必须保持学校和家庭、社会的紧密合作,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维一体”的模式。以挪威的交通规则教育为例,学校除了注重课堂上的认知教育,还与第三方合作,邀请交警作为兼职老师,给学生讲述交通规则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遵守等相关知识。

(四)将过程与结果融合,引导评价关注学生体验

《大纲》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要注重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个体的法律认知发展将经历法律遵守、法律维持、法律创制这三个阶段”[11],即从简单地遵守法律到以普遍原则指导自身行为的成长过程。简单地依靠外在观察与试卷分数对学生的法治行为等进行主观评价,在这样一个不断波动、变化的成长过程中显然不适用。由此,教师可为学生建立“成长账户”,将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记录在个人账户中,最后基于账户内的实际表现的累积以评语而不是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评价。例如薛家中心小学的“善真银行”是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改革,其制定了“学习币”“岗位币”“活动币”“礼仪币”这四种币,根据学生学习以及参与活动等实际积分情况,评选“善真之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endprint

除此之外,重应试轻育人的教育目的偏差,使得学校教育行为与价值取向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最大利益追求,这将阻碍法治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即使学校开设法治教育校本课程,也会将其架空。因此,只有将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纳入考核,才能激发学校、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此,可采取重庆市教委的做法,将法治教育的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并在中考试题中加大法治内容的比重,促进中小学法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2]王保纯.法治教育,我们还缺少什么[N].光明日报,2014-11-20(15).

[3]邓笑育.对当前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EB/OL].[2017-10-10].http://yjbys.com/bbs/846671.html.

[4]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J].中外法学,2008(4):485-511.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

[6]公民教育中心.民主的基础[M].刘小小,赵文彤,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7]闻凌晨.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学科课程编制与实施:美国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16(2):84-92.

[8]王樱霏,夏旭莉.法治教育研究立场的回归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6(11):149-153.

[9]High School Law Course[EB/OL].[2017-10-12].http://streetlaw.org/en/programs/Program/37/High_School_Law_Course.

[10]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5.

[11]J L Tapp,L Kohlberg.Developing sense of law and legal justic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1(2):65-91.

责任编辑︱李 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法治青少年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