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让更多人受惠
2017-12-19徐美芳
徐美芳
近年來,包容性创新成为热门研究主题,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包容性创新不仅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包容性创新在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创新过程、创新条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
世界银行拉米什·马沙尔卡等(2013)认为包容性创新具有支付得起、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和广覆盖五大基本要素;乔治敦大学的卡尔·达尔曼(Carle diamond,2013)认为,在推进包容性创新过程中,除了政府,国企、私企、大学、非政府组织、个人都要发挥作用;《在中国促进包容性创新,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世界银行与国家信息中心,2013)认为包容性创新是指能够为弱势人群提供支付得起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的任何创新,特别是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和更大的影响范围内,为金字塔底层人群创造提高生活水平的机会。
十八大以来,苏南地区以包容性创新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引领江苏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成效初显,意义深远。
是一种均衡发展的创新
乔治(George,2012)首次提出包容性创新概念时即指出,包容性创新是面向BOP群体(低收入群体)与市场的创新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能够提升穷人的能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乃至改善BOP社会的整体福利,从而在宏观层面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
面向弱势群体的创新
苏州坚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不牺牲环境质量的经济发展是普通老百姓的一个强烈诉求,也是面向弱势群体创新的一个方向。近年来,苏州严格落实江苏省263行动计划,进行绿色型创新。
同时,作为苏州后发崛起的区域,相城区农村帮扶机制不断拓展、创新,对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首先,开展载体项目建设。如阳澄湖镇将专项帮扶转化资金投入到村办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建设增加合作社效益进而增加村级收入;其次,利用市、区、镇三级下达的专项帮扶转化资金投资入股村级联合公司或合作社,抱团联合发展;再次,依靠配套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以一产带动三产,农业带动旅游业,切实增加农民旅游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低收入人群参与并提升的创新
为BOP群体提供机会来平等参与市场以提高收入、发展能力与扩大权利,或者说为被排斥在传统商业市场之外的贫困人群提供平等参与机会,赋予其创造收入的能力,这是包容性创新的另一重要内涵。与国际相比,国内学者更关注这一点。关注民营经济发展自然而然成为包容性创新的重要内容。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例,苏州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指导建议,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有利条件,加快实施“创客天堂”。目前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32家,省级众创空间72家,在建设众创空间、培育创客文化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如小样青年社区,以“信息+活动+宣传+孵化+资本+多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围绕“创新链、创业链和产业链”服务,为技术类创业者提供孵化办公、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宣传推广、技术支撑等全链式创业孵化服务。截止到2017年5月,入驻企业93家、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12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导人才2人、姑苏科技创业天使5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智能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节约型、绿色型、共享型创新
创新的目的始终是围绕“人”的,以人为本,以“客户”为本,以“市场”为本的创新,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创新。
表现一是节约化生产,如智能化制造。工业革命史表明,工业生产是一个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代表着工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和方向。
表现二是绿色生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一场深刻革命。毫无疑问,环保型材料的生产、使用,污染型行业的淘汰及治理、整顿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式,必然属于包容性创新。2016年,苏州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116家。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全年新增城市绿地430万平方米,苏州市和昆山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表现三是生活文化类产品或服务具有“共享性、分享性”。便宜的技术类产品如电脑、移动电话、互联网;教育服务如获得信息、远程访问教室和实验室、远程学习、在线教育、浏览电子书籍和期刊、与国内外其他机构开展合作,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获得教育接入等。借助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苏州不仅在技术类产品、教育服务等方面有较全国平均水平更高的可及性,在金融服务、获得政务服务等方面也有亮点。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数据资源进行了整合,为创新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活动管理、服务商汇、资源空间、需求大厅、供需发布/对接、机构备案、机构绩效后补助、统一认证单点登录、企业信息查询服务、信用报告服务等22项功能。
是开放的创新网络
科技发展的智能化趋势,意味着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上实现联通,意味着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将在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中实现。系统吸引到高能量的创新资源,源自系统内外高能量创新资源的碰撞与交流。封闭的系统无法生成科技创新所需的巨大能量。
重要的城市节点
创新不仅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而且还需要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需要紧密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因此,高效创新合作网络通常是以交通便捷为重要条件的城市节点。
苏州是长三角地区交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1)拥有近20个高速出入口。(2)拥有4个火车站。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均在相城设站。以高铁新城站为例, 2011年开通,2013年与苏州2号线连通,每天有64次列车停靠苏州北站。(3)距离上海、南京、杭州等飞机场均在一小时城市圈内。便利的交通,为苏州形成开放性的创新网络节点奠定了结实的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不仅方便货物运输,也便于客员来往;不仅吸引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也有利于产学研等形式的人才来交流沟通。endprint
资源配置的开放性
强化科技创新资源的联系,要求人才、资金、企业、技术、教育等资源的配置更具开放性,进出机制更加有效。为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开放性,拥有有限创新资源的各类创新主体应不断突破其组织边界,不再受技术领域、学科专业以及地域的限制,超越国界、行业和领域的限制。采取各种形式整合和获取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资源的能量层级。这种机制不仅要求创新与上下游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而且可以与竞争对象共建实验室,形成全球性的创新网络,如苏州目前已建立的“中国—新西兰(苏州)创新中心”“中国—以色列(苏州)大健康创新中心”“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等,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苏州创新能力。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由于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外部性等特点,政府在创新、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思维转变、评价方法与惯例调整、社会经济进步,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
新兴产业创新主体日益增多
受创业者专业背景、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战略引导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者更多关注的是新兴行业,属于科技、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
实践显示,成熟期企业实施包容性创新的主要表现有:第一,包容性业务与企业核心业务分离,并采取完全不同的文化、结构与流程。如建立新的项目管理制、成立新的管理团队等;第二,中高层具有高度进取心和责任感,并通过创造性动员与使用组织已有资源来克服障碍并推动创新。如企业进行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设备、流程更新,而且需要调整既有的管理模式甚至管理组织。实践表明,这种创新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也往往对当地环境、就业、社会文化产生较大影响。
苏州创新创业者尽管不乏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企业,但更多的是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等相关的企业。“十二五”期间,苏州相城区先后引进包括楼氏电子、泰连连接器、天合汽车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01个,亩均投资强度超700万元,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传统产业主体大幅度增加技改投资
“十二五”期间,苏州加大了“两新一改”投资,鼓励、支持传统产业主体创新,从而保证苏州新兴产值占比在江苏的龙头地位。仍以相城区为例,2015年和201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达81.3%和76.8%。
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致力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的工作机制,且成效初显。
首先,科技金融如科技信贷、科技保险、天使基金等快速发展。2016年,“科贷通”为817家企业解决贷款62.37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50%,累计为2786家企业解决贷款211.33亿元;经保监会、银监会批准,苏州设立了全国首支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达50亿。2016年,在苏州设立的首家保险科技公司为102家企业补贴保险费支出361.42万元,同比增长20%。
其次,上市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凭借优异的业绩,越来越多的苏州地区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截止到2015年底,苏州以工业为主的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0家。后发地区的相城区,截止到2017年,已拥有7家企业在主板上市,23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另有拟上市企业17家,拟挂牌企业8家,还有13家意向上市企业、5家意向挂牌企业,形成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产业为中心的科创
近年来,江苏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推进产业科创中心建设。苏南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有如下新亮点。
产学研合作载体成效凸显
相对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的高校、科研机构数量和影响力均有限,苏州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切实让产学研合作载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16年底,苏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作区建了6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37家,市级28家)。仅2016年,工作站在研项目就达百项,建成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器等机构10余家,累计孵化200余家,孵化资金近25亿。
另外,苏州积极拓展与北大、清华、同济等国内著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建立不同层次的企业研究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建立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渭塘镇加快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升级换代,依托中科院建立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苏州研究院、南京分院相城健康产业育成中心,引进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助推高铁新城建设等。
产学研基地建设,也进一步提升了高校院所的科研潜力。2016年,苏州与清华共同启动“苏州—清华创新引领行动专项”,总金额达到10030万元,产项44项。河海大学、武汉大学与昆山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水利技术推广站共同完成的“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由苏州大学、郑州机械研究所和清华大学领衔的“恶性血液肿瘤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个产业集聚区已形成
苏南在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注重产业链的打造,并让技术从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依托苏州大学打造的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突出机器人特色,建设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研发及集成的应用平台、先进工艺与装备研发平台、高端部件与仪器研发平台、智能控制平台;同时,与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合作共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检测中心,开展机器人零部件检测、本体、整机、环境测试、系统评定、标准制定、系统解决方案相关检测工作,智能制造业产业集聚区现已初具规模。
目前,苏州已形成3个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且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资料显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平板显示的产值总量在2016年分别达到3968亿元、3224亿元和2943亿元。
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2万美元,在国内大中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但第二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高达48%左右(直至2015年才首超第三产业),位居全国第一,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这种貌似违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的现状,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及环保压力逐年增加的情形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工业转型升级需求更为迫切,另一个方面也给苏州的智能制造提供了堅实的产业基础。
首先,苏州通过实施质效提升行动计划,鼓励支持传统产业的企业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智能制造及绿色车间打造战略,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截至2016年底,苏州市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已达98个,智能车间数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授牌总数25.3%,车间智能化改造投资完成112.7亿元,车间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共约3700台。
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结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古典手工业劳动特征时强调“他们的职业带有半艺术性”,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艺术很接近手工业”,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画工与锦匠的技能来衬托大自然的壮美。
苏州自古便是座传承手工艺文化的城市,香山帮与苏绣,玉雕、木雕与核雕技艺,苏扇、苏裱和苏式家具,缂丝与宋锦等流传至今。因此,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一样,也成为苏南包容性创新的一大特点。这也与苏州职业教育相对比较发达有关。
(本文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完善相城区开放性包容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