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生活之变,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新城

2017-12-19陶瑾通讯员张一然陆宇婷

现代苏州 2017年23期
关键词:沧浪街舞新城

记者 陶瑾 通讯员 张一然 陆宇婷

这些生活之变,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新城

记者 陶瑾 通讯员 张一然 陆宇婷

生活在苏州古城的人们,自然都向往着苏式生活。早晨起来,听听鸟语,闻闻花香。来一碗原汁原味的苏式面,给一天充满能量。在小区门口骑上一辆公共自行车,到最近的轨交站点,换上地铁去上班。傍晚,到附近的公园或健身步道散步,走上一圈,神清气爽。休息的日子,则是去社区文体站参与活动,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这样的生活,如今家住沧浪新城的居民每天都能切切实实享受到。这几年来,姑苏区沧浪新城(吴门桥街道)居民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幸福感得到充分满足。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这里的居民过着从容而又精致的幸福日子。

更美的新城,更好的生活环境改善带来的居住享受

五年来,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对于居住在沧浪新城一带的居民来说,环境变美了是他们最切身直观的体会。

刚刚搬进新家的陆富良老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从居住在老旧危房搬入现在的金秋家园小区,我们全家人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陆富良老伯是辖区荒田里地块的搬迁户,原来居住在湄长河北侧的荒田里地块,这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城中村。那个年代建造的房屋结构比较简单,加上建筑年代久远,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很多住户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住房内堆放杂物,私拉乱接电线等,对居住在里边的住户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014年苏州市启动荒田里地块实施协议搬迁项目,吴门桥街道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对住户开展情况摸底调查、签订搬离协议等工作,包括陆富良在内的34户居民最终全部同意搬迁。如今,位于金秋家园的安置房建设好了,居民们通过公开公正的抽签选房流程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房,目前,已经有一大批居民住进了装修好的新家,住房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事实上,近几年,街道致力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除了协议搬迁项目,还先后对老旧小区实施老新村改造、雨污水管道疏通、垃圾房改造、低洼地排水改造等实事工程。盘溪新村、解放新村、湄长新村等一大批老旧小区被列入老新村改造范围,施工队给老小区实施了外墙面防水、裂缝修复等工程;兴隆桥社区的积水点改造工程,以帮助盘门新村、保兴里等小区新增雨水井,清掏雨水沟,填平路面基石,让居民免受积水困扰。此外,今年以来,湄长路、苏苑街的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原先杂乱无序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居民群众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逐渐养成,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家住沧浪新城的居民,幸福感得到充分满足

盘溪第二社区“绿色新生力花卉栽培班”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文化给人温暖和力量

文化,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最近几年在采访中感受很深的就是文化带给普通人的温暖和力量。

在新城社区的活动室里,每个礼拜都能看到一群戴着棒球帽、身穿宽松T-恤的老年人热情洋溢地排练舞蹈,她们跳的是动感时尚的舞步,因为这是一支老年女子街舞队。今年61岁的鞠介娟是街舞队的成员之一,鞠阿姨平常十分热爱运动,早晨打太极,晚上跳广场舞。有一回在社区文艺表演中,一群年轻人的街舞表演,深深吸引了她和她的姐妹们,于是萌生了跳街舞的念头,很快新城社区老年女子街舞队组建成立,这也成为姑苏区第一支老年街舞队。

社区为街舞队请来了专业舞蹈老师,在舞蹈动作方面,进行了专门设计,剔除了一些高难度动作,让街舞更符合老年人的健身需求。“这舞蹈太棒了,节奏感强,中老年人跳起来,兴致特别高。而且胳膊腿全都在活动,对身体很有益处。” 鞠阿姨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排练,队员们跳起各种舞步真是有模有样。街舞队还经常代表街道和社区参加各类演出,每到一处总能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辖区类似的文艺团队还有很多。据悉,街道搭建文化阵地,鼓励居民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进而“创造文化”。目前,辖区草根文艺团队已发展到150多个,队员达3000多人。辖区所有社区,都有专门的活动场地,供居民进行日常排练和表演。拿手的好戏包括,馨悦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80人大型歌舞剧《过雪山草地》歌颂建军90周年;四季晶华社区居民原创小品《三送八哥》弘扬廉政文化;友一社区癌症病友《苏州好风光》旗袍秀展现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外,街道打造多元化平台,让居民全方位感受文化艺术滋养。市民大舞台作为百姓自己的舞台,展现歌舞艺术魅力。11月16日,舞台上,映着多彩灯光,伴着优美音乐,时装秀、舞蹈、健身操、笛子独奏等各种表演在“市民大舞台”上演,每个节目都由居民自编自演;墨白书画社汇集了辖区书画艺术达人,让居民沉浸在墨韵书香中;友新书场汇聚了昆曲、评弹、越剧、沪剧、京剧等剧种,让辖区戏迷们在这里流连忘返;文化方舱提供集阅读、录音、科普等文化服务,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

“以前居民在文化方面是被动的,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居民就接受什么。如今,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在改变居民的‘角色’,居民由原来的‘配角’转为‘主角’,逐渐变为主动参与、主动传承、主动创新,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沧浪新城党工委副书记李静表示。

街道打造多元化平台,让居民全方位感受文化艺术滋养

看书读报,沧浪新城居民过着从容而又精致的幸福日子

常态、专业、互益“三位一体”公益健康服务

今年62岁的林根材身患中风已有七年之久,医生建议他出院后最好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更有助于治疗中风,帮助身体恢复。但林根材收入有限,退休金仅有1000多块,根本没法支付高昂的康复费用。直到去年,他得知沧浪新城四季健康普惠中心对外开放了,中心设有康复室,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这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林根材一步步开始做康复训练。每天吊双杠半个小时,踩走步机半个小时,之后再进行一些肢体训练和经络理疗,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效果日益明显。现在的他,双手可以微微伸直了,行动比以前协调不少,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据了解,四季健康普惠中心是政府投入建造的健康园,目前成立了专业的社会组织,无偿托管运营健康中心,以为居民打造“清如荷明如月”般舒适惬意的生态养生空间。中心现有专业老师20人左右,设有跑步机、脚踏自行车、综合器械15个,理疗仪30台,中心开设有瑜伽班、健身操班、拉丁舞班和旗袍走秀班,定期开展户外活动、急救培训、健康讲座等。一年来,中心开设瑜伽、健身操、拉丁舞等培训课110次,户外活动、各类讲座共45次,累计服务15000多人次。

沧浪新城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常态化、专业化、互益化三位一体的公益健康服务,积极链接辖区中医院、沧浪医院等丰富医疗资源,在各个社区开设义诊服务、健康讲座、瑜伽班、太极拳班等,与此同时还在社区设立“固定门诊”,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轻轻松松接受医疗服务。

“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居民自治“咱说了算”

福运社区居民戴国民近来终于了却了一桩烦心事。63岁的他行动不便,长年一人居住,希望有人帮忙打扫卫生。了解情况后,社区立即组织“福管家”便民服务项目的志愿者定期免费上门帮助打扫卫生、洗衣物等。“福管家”志愿服务队原本由社区老年协会承接,今年起,辖区热心居民自发组织接下了该项目。“福管家”居民自治化项目实施以来,共招募了80多名志愿者,其中长期服务的志愿者有40人。

一直以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以增强百姓的幸福感为目的,整合辖区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带动辖区居民从参与活动、享受服务,到参与自治、提供服务,从而有效推进基层治理。

去年以来,辖区各社区开展了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广泛征集居民需求,通过召开居民座谈会,上门走访发放需求征集表和设立需求征集意见箱等方法,充分听取民意,确保每位居民的需求都被征集。湄长社区的居民向社区提出要为杨师傅这样的义务维修人员制定一个为民服务项目,于是就有了湄长社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项目的诞生;在今年年初进行的居民需求征集中,盘溪第二社区居民普遍提出希望可以在家门口学习花卉栽培知识。于是社区推出了“绿色新生力花卉栽培班”居民自治项目。

据悉,街道现已推出“虚拟养老院”“大手牵小手”“绿色新生力”等近百个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涵盖“小区环境提升”“居家养老”“特殊群体帮扶”“志愿服务支持”“邻里情提升”“未成年人教育”“身心健康管理”等六大领域的居民需求。比如,盘二社区的“虚拟康复院项目”为有需要的社区家庭提供医疗顾问团队,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检测和跟踪;润达社区的“空中城市田园项目”,充分利用社区楼顶空间,打造一个空中种植基地……

对于这些自治项目,居民们纷纷表示非常欢迎。他们说,社区将活动“决策权”交给居民这样特别好,现在的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都是居民自己选出来的,没理由不做到更好。

的确,以往,社区开展活动往往是一头热,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在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鼓励居民以‘多选题’‘自定义’等方式参与各类自治项目,使居民自治更具人情味、更有温度。”李静坦言。

友新书场,让戏迷们流连忘返

猜你喜欢

沧浪街舞新城
聚焦《这!就是街舞》
珠江新城夜璀璨
《兰心诗钞》“均州沧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沧浪
街舞达人朱璐铭
少女席嘉琪的街舞梦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只见沧浪不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