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园林水生植物配置模式与设计形式刍议
2017-12-18周建国
周建国
摘 要 分析泰州市园林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与设计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园林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园林;水生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0.023
在园林造景中,可根据水生植物的色彩、形态、大小进行搭配布局,来营造唯美的景观。水生植物种类众多,姿态、色彩各异,其配植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荷花可点缀水面景观,芦苇宜做水景中的背景,也可零星点缀亭台楼阁四周;水葱宜栽植在河岸边作为水景的后景材料;金鱼藻、水蓼等沉水植物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浮萍、凤眼莲等漂浮植物能够为水景提供装饰和绿荫。因此,应用水生植物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植,营造良好的水景效果。
本文在实地调研了泰州市人民公园、天德湖公园、人群体育公园、春江湿地公园、泰山公园五大公园后,对泰州园林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和设计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泰州园林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
水生植物的配置和布局不仅能够决定景观效果,同时还能影响区域生态的稳定。通过调查发现,泰州地区水生植物较理想的配置模式有宽广水面水生植物配置、小面积水域水生植物配置、自然河流水生植物配置、人工溪流水生植物配置、驳岸水生植物配置。
1.1 宽广水面水生植物配置
宽广水面的水生植物配置注重的是远观、连续、恢弘的景观效果,从而营造点、片、面相结合的群落景致。同时,因水面较宽广、种植面积较大,可以给人以壮观之感。例如,泰山公园种植的黄菖蒲、荷花、睡莲,挺水-浮叶-挺水、岸边湿生植物的配置模式,形成了高低错落,动态有致、壮阔恢弘又富有韵律的水生植物景观;天德湖公园睡莲、千屈菜的组合配置,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1.2 小面積水域水生植物配置
小面积水域水生植物配置主要考虑近视景观,注重水生植物各自的观赏效果。这对规划设计人员有一定的要求,因植物的株高、叶形、叶色、花色等都要考虑进去,植物配置与造型手法均比较细腻。如天德湖公园内一处小水面水域景观,配置了水芹、萍蓬草、荷花三种叶片形状小巧、质地明快的水生植物,再加上色彩斑斓的金鱼在水里游动,构成了简洁灵活,静中有动的和谐之美。
1.3 自然河流水生植物配置
自然河流水生植物配置要求高低错落、疏密合理、进退有序,产生成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形成层次感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切不可沿着河岸线简单分段栽植,如人群体育公园内一段水域配置的美人蕉、黄菖蒲就是简单的“镶边装饰”,给人枯燥乏味之感;人民公园内一段水域的美人蕉、花叶芦竹、黄菖蒲组团配置,合理搭配,质地鲜明、动感十足,十分雅致。
1.4 人工溪流水生植物配置
人工溪流其宽度和深度一般较自然河流小,因此应种植相适宜的水生植物。一般来说,水生植物体量不能太大,品种也不能过多,只起到点缀装饰作用。比如,在人工溪流旁配置了少量的美人蕉与千屈菜的组合,十分融合惬意;在泰山公园泥质人工溪流边种植了少量泽泻、千屈菜、香蒲等适应水流环境的水生植物,也比较美观精致。
1.5 驳岸水生植物配置
为了不让驳岸显得空秃、单调,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来美化。园林驳岸有多种形式,如石岸、土岸、混凝土岸等。因此,也应根据不同的形式来种植水生植物。如春江湿地公园一段驳岸,配置了水葱、花叶芦竹、旱伞草等水生植物,随着蜿蜒起伏的驳岸,高低错落,井然有致。而且强化了游玩路线,又能与水中的植物相映成趣。
2 水生植物设计形式
2.1 立体设计
在进行水生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立体景观效果,使得水景更加别致生动。人民公园、泰山公园、天德湖公园等地在水生植物配置时,都将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融合在同一空间和区域,给人一种直观的立体感觉。
2.2 色彩搭配
水生植物叶色、花色都比较丰富,叶有深绿、亮绿、暗绿,花有黄色、蓝紫色,黄紫色。因此,水生植物在设计配置时应注重叶色、花色的组合效果[1]。例如,天德湖公园一段区域水生植物配置时,将亮绿色的水蓼、暗绿色的泽泻、深绿色的香蒲配植在一起,色彩十分丰富,画面极具美感。又如,人民公园一段区域内,将粉红色的睡莲、紫红色的千屈菜、蓝紫色的梭鱼草配植在一起,花开时节,在绿叶绿水的映衬下,呈现各自特点、美丽动人。
2.3 质感互补
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质感,不同质感的水生植物巧妙搭配,能给人以舒服惬意之感[2]。例如,春江湿地公园一段水域内,将纤细的水葱与叶片大而平的睡莲配植在一起,二者相互调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质感互补的水面景观。
2.4 季相变化
泰州地区的水生植物绝大多数是落叶的,也就是说冬季会枯萎,因此冬季的整体景观会较为萧条。虽然一些地方种植了旱伞草等常绿水生植物,但要么零星点缀,要么成片种植,很少能够其他水生植物协调搭配,营造整体景观。通过调查,发现在天德湖公园一段区域配植水生植物时考虑到了季相变化。近水边种植成片细叶麦冬,其中零星点缀千屈菜和旱伞草,岸边种植了一排芦苇,水里再种植一排旱伞草。这样的组合搭配,既考虑到了色彩、形态的变化,当冬季来临时,又能自然过渡,注重四季景观的交替,不显得突兀。
3 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类不丰富,多样性不足
通过调查,人民公园、天德湖公园等五个公园虽然种植了很多种的水生植物,但绝大多数都是常见物种,说荷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等,很多地方的水生植物景观雷同。而近年来开始引进推广的水生植物,如芡实、水龙、草胡椒,则应用较少。
3.2 忽略生态问题
一些水生植物无性繁殖或者种子繁殖的能力很强,如果不加以控制,让其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不但会影响整体景观效果,还会侵占其他物质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单一优势种,结果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调查显示,在泰山公园、天德湖某些地段,大薸、凤眼莲均有不同程度的蔓延现象,应引起重视,加以防范。
3.3 植物配置仍显单调
五个地方水生植物配置仍有很多不尽合理、略显单调之处。最典型的是,湿生乔灌木的配套种植相当缺乏,难以营造丰富的立体景观。很多区域还存在简单的分段栽植,即“镶边装饰”现象,显得枯燥乏味。不注重季相变化,大部分水生植物在冬季枯萎,造成冬季无景可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尚运成.校闶绿化与植物造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20):112-113.
[2]杨絮茹,刘程,刘晓东,等.东北地区乡土树种应用的探析[J].北方园艺,2008(10):37.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