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控制策略探究
2017-12-18韦永销
韦永销
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种植范围较为广泛,不仅是我国人民最常食用的粮食作物,也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与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策略,能够促使水稻的优生丰产,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0.009
在水稻高产栽培的过程中,应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模式,科学选择水稻品种,提升播种育秧的工作水平,合理使用化肥,满足水稻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病虫害控制中,应制定规范化的防控方案,将农业、物理、生物与化学防控方式结合在一起,筛选最佳的技术模式,在提高水稻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情况下,规避毒害农药的使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水稻种植中,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为重要,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水稻农作物的品种,加大播种育秧管理工作力度,保证水稻生产质量与产量,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具体技术模式为以下几点。
1.1 合理选择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对农作物后期生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的过程中,应保证其环境适应性,筛选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品种,保证可以满足水稻的高产栽培需求。在选择品种期间,还要保证其总产量和食用口感,全面分析品种的特性和栽培环境,在筛选品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于提升水稻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在实际操作期间,还要根据当地种植区域的土壤环境选择品种,技术人员应当对其进行试验,在获取准确数据之后,选择优质的品种,以便于提升其种植效果[1]。
1.2 提高播种育秧的水平
水稻的种植需要通过秧苗的培育,使其在稻田中更好地生长,在此期间,合理使用人工插秧或是机械设备插秧方式,严格控制植株的间距,在保证其分布均匀性的情况下,管理水稻秧苗的深度,以便于加快秧苗生长速度,适应周边的气候环境。播种与育秧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因此,应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加大播种与育秧的管理力度,避免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开展播种或是育秧工作。在育秧之前,还要分析水稻气候特征与生长周期,选择最佳的育秧技术,规范水稻栽培操作行为。
1.3 科学化施肥
在我国水稻栽培中,品种多为杂交类型,且根系较为发达,具备较强的营养吸收能力,因此,在施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氮肥与钾肥。为了保证施肥工作合理性,还要科学使用有机肥,保证在田间施肥期间,对其进行全面控制。对于钾肥而言,剂量应控制在
2 kg/m2左右,在搅拌均匀后施加在种植区域,然后利用潜水灌溉的方式开展插秧活动。在施肥之前,还要划分肥料的种类,保证营养均衡性。另外,在追肥的过程中,可以将次数控制在4次左右,第一次为插秧7 d之后,施加分蘖肥。第二次为插秧1个月之后,施加穗粒肥。第三次与第四次施肥工作可以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适当控制。
1.4 合理选择秧苗的移栽时间
水稻秧苗的移栽应当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特点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在水稻五叶期时,可以移栽;如果种植的品种为中期或是晚期水稻,可以在秧苗为25 d时移栽,主要因为在这个时期,秧苗的根系较为发达,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规定,且叶片不会超过5片。同时,还要全面掌握秧苗的生长规律,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科学控制秧苗的深度,通常情况下,在深插工作中,可以将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有利于增大稻穗。
2 水稻病虫害控制策略
2.1 农业防治
在使用农业防治方式时,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合理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以便于完成相关管理任务。
第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了保证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应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水稻品种,如86优8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播种,以便于提升农业防治效果。
第二,创新栽培与种植方式。在防治螟虫的过程中,要严格管理水稻的栽培时间,可以晚播几天,以便于防治病虫害。在此期间,还可以利用工厂化育秧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规避常规育秧方式的问题,打破传统育秧技术局限性,加快秧苗的生长速度。同时,还要统一栽培技术方式,解决当前的分散种植工作问题。
第三,遵循杂草的处理原则。稻田周围的杂草中很可能夹杂病虫害,因此,要加大除草工作力度,避免影响水稻农作物的安全性。
第四,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要使用集中育苗的方式,保证秧苗培育工作合理性与科学性。在田间管理中,要合理使用菌虫清药物处理种子,防治水稻疾病。同时,在处理种子时,还可以添加吡虫啉药物,以便于防治灰飞虱虫害,避免出现纹枯病。在田间管理工作中,还要保证施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严格管理氮肥的使用量,尽量增加磷肥与钾肥的数量,逐渐提升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第五,科学用水。水能够调节水稻作物的生长,是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大水的管理力度,保证用水科学性。可以建立专门的用水管理队伍,在农业服务中心统一指导之下开展工作。
2.2 物理防治
在使用物理防治方式时,由于多数成虫具有趋光性特点,因此,可以使用黑光灯的方式吸引成虫,对其进行集中消灭,可以在田块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黑光灯,以便于减少成虫的数量。同时,还可以使用频振类型的杀虫设备,诱杀水稻中的成虫,减少产卵量。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的使用,能够大幅度减少农药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无公害化的防治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全面分析病虫害,选择病虫害的天敌对其进行合理控制[2]。
2.4 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工作中,可以根据水稻病虫害实际特点等,设置相关防治指标,在合理时间内开展防治工作,保证农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此期间,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要使用低毒且安全的农药,不可以使用高毒的农药,降低残留量。在选择农药期间,需要保证其兼治效果,使得一种农药防治多种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提升其应用效果。另外,在使用农药期间,还要降低其对于病虫害天敌的影响,避免影响生物防治方式的使用效果[3]。
3 结语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需要合理使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利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式、物理病虫害防治方式、生物病虫害防治方式、化学病虫害防治方式等,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卫东.浅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10):33.
[2]華淑英.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5(4):102-103.
[3]陈章俊,钟齐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4(12):128.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