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7-12-18张子乐

北京纪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类书籍读书笔记章节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已故学者、教育家、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于1940撰写的一部实用类书籍,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名主动阅读者,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法”。在出版70多年后的2017年,这本书不知为何刮起一股“大旋风”,在哔哩哔哩弹幕网、豆瓣读书、新浪微博以及其他社交网络的读书圈,许多博主和UP主争先恐后地“晒”起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分析视频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乘着这股“大旋风”,我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被读书圈许多“大神”推崇的这部“神作”。然而,通篇看过之后,说实话我却有一点小失望。这本书提倡“主动阅读”,并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种读书方式使我想起了中学时代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本书作者的主旨是:读书是为了使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要通过“主动阅读”,挑战自己觉得困难的书,在不懈的努力中使心智提高。在我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诚然,有些时候,我们读书是要使自己增长见识、学到知识、获得提高;但也有些时候,我们只是将读书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世界上优秀的书籍多如牛毛,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如果每读一本书都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来精读的话,无疑将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当然,对于阅读专业书籍或是想系统学习某一学科的读者来说,艾德勒先生的阅读方法无疑是十分有效的。

虽然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掩卷沉思,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法也在我的心中慢慢成型:我也想把自己阅读书籍的方法诉诸文字,与广大读者分享

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喜欢读书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一)如何挑选一本书?

我个人喜欢把书籍分为两类——“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

“有用之书”,顾名思义即是能够提高我的个人素养、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书籍。套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说法,也就是“对自己心智的成长有帮助”的书籍。而“无用之书”,并不是真的无用,只是它们对我的个人心智方面的成长没有显著的帮助,比如一些休闲类、生活类书籍和畅销小说等等。

如何挑选“有用之书”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我来说,新闻专业类书籍(包括新闻业务与写作、传媒经济学、新媒体运营与电子商务等)绝对算是“有用之书”。在挑选这些专业书籍的时候,我首先会参考知名高校新闻专业为学生列出的书单(包括教材和课外延伸阅读),从中挑选出对我的工作有用的书籍——这些书单均由专业教师所列,相对来说是比较权威的。此外,我还经常逛新华书店,尤其是王府井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新华书店是全国图书品种最全的书店之一,这里的新闻专业类书籍非常之多,新书上架速度也比较快。

此外,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也是衡量工作能力的硬指标之一,因此文学类书籍对我来说也属于“有用之书”。我自己对中国古代文学十分感兴趣,这方面的书也看得比较多。然而,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好书浩如烟海,又该如何选择?我有个“偷懒”的方法,那就是参考近、现代学者的文学导读类书籍。这些文学家才思敏捷、博古通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怎能不事半功倍呢!

如何挑选“无用之书”

“无用之书”最大的作用就是“读书使我快乐”。无论我是想满足好奇心也好、打发时间也罢,这类书籍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我能够开心地读下去。因此,我挑选这类书籍只有一个原则: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来。对于如何快速、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书籍,我有几个小窍门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如果你喜欢某—本书(尤其是小说),可以试着读—下这位作者的其他书籍。同一个作者,其写作风格即使在不同时期也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许多80后的启蒙武侠读物——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来说吧,虽然每本小说的故事内容都千差万别,但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没有太跳脱的变化。金庸先生喜欢将故事融入历史时代中,看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后,中国历史朝代表也基本能背下来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笔下的国仇家恨、儿女情长,看得多少少年热血沸腾!而古龙先生则偏爱架空朝代,来描写一个纯粹的“江湖”。说到这想起了一个小段子:当年《小李飞刀》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我曾经抱怨李寻欢那一头“方便面”式的卷发不伦不类。我朋友却笑呵呵地反驳我:“你知道李寻欢是哪个朝代的吗?你怎么知道人家那时候没卷发的?”我竞无言以对。

其次,如果你有比较喜欢的作者,可以找一找这位作者的传记、访谈或者读书笔记,了解—下他喜欢的作者和书籍。我敢说,你们两个人八成“口味”相同。通过这种方法,很快你就能构建出自己喜欢的作者群体了。

第三,可以通过出版社和发行公司来找书。不同的出版社和发行公司所出版的书籍种类、风格和制作等,都有着自己的“调性”。选对了出版社,才能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书籍。

读书十几年,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比较偏爱的出版社和发行公司,在这里拿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希望能够对各位在选择书籍方面有一些启发。

在文学类书籍方面,我看得比較多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书籍。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其在中国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领域,都曾推出过口碑不错的图书,最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都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最喜欢、反复读过不下十次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品。

长江文艺出版社秉持“大众文化、精英趣味、百姓情怀”的出版理念。资料显示,该社在全国文学类图书零售市场曾排名第一,苏童、王小波、顾城、海子、舒婷、严歌苓、周国平、毕淑敏、刘墉、余华、刘震云等人的第一本著作或力作,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该社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系列图书。这套精装图书装帧精美,排版合理,其选题眼光也很不错——以怪诞和夸张著称的《豪夫童话集》,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佛兰肯斯坦》等作品,都收录在这套书当中。

译林出版社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在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出版过许多优秀作品。我书架上的三十多本外国文学名著,如《简爱》《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有一多半儿是译林出版社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译林出版社曾推出过一系列中英文对照的外国文学图书,印刷清晰、翻译精彩,是一套十分适合英语学习者的休闲读物。

在人文社科方面,我最喜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

三联是国内响当当的出版品牌,人文气息浓厚。套用我一位学长的话:“没读过三联的书,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我—直“恬不知耻”地以“文学少女”自居,我读过的三联的书当然也不少。不过,最能引起我共鸣、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本,还是十几年前在学校图书馆借的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先生温暖的笔触和含蓄的文字,每每回顾,就是现在也常使我动容和感怀。

中华书局出学术书,也出古籍。在我看来,中華书局如今更偏向古籍的出版。我们单位附近有一家中国书店,里面有不少中华书局的书,难得的是,有许多竖排版的古籍书,制作极其精良。午休的时候我经常去那里“蹭”书看竖版书虽然看起来更有质感和年代感,读起来更是幸福感满满,但价格也确实不怎么亲民,像我这样的“吃土少女”确实买不起。我陆陆续续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这是一套写给入门者的国学读本,包括梁启超的《读书指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朱光潜的《谈美》、诸宗元的《中国书画浅说》等16本一版再版的经典作品。虽然其他出版社也曾陆续推出过其中的部分书籍,但我个人认为,中华书局的这套丛书,在装帧、排版与文章选取等方面是最优秀的。

(二)如何阅读一本书?

选好书,我们就要开始读了。读书的时候,我也会将书籍分为“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两种。不同类型的书,读法也不尽相同。“有用之书”要精读,不但要记笔记、作标注,理解书中的知识点,还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来应用。“无用之书”则可“囫囵吞枣”地粗读一遍,若发现这本书值得精读,再从头精读一遍,若是读到一半发现读不下去了,暂时搁置也未尝不可。我—直认为,读书也是要讲缘分的。阅读即“悦读”是也。若是一本书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满腹牢骚地硬着头皮读完,也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无论对你还是对作者来说,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如何阅读“有用之书”?

我有—本活页本,专门用来做“有用之书”的读书笔记。在开始读书之前,我都会先将这本书的目录整个抄一遍。目录能够直观地反映本书脉络和结构,能够最快速且有效地了解一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从哪些方面讲了这些”。誊抄目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我在最短时间内把握这本书的结构,对整本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后续梳理知识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有用之书”时,我一定会作笔记。我的笔记一共有三个部分:章节概述、知识点概括、摘抄以及个人感想。章节概述和知识点概括只需照抄书上内容即可,为的是使自己加深印象。作摘抄、写感想,则能使我动脑思考,这本书的精髓有哪些,我受到什么启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等等。

刚开始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如果看一会儿书就记笔记的话,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要是一口气读完再记,前面有些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后来我的朋友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让我每读一章,就停下来把这一章的笔记完成。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基本不会打断独立性;读完一章的时间又相对较短,对前面的内容也能记忆犹新。而且,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按章节阅读的另一个好处

章节把一本厚厚的专业书“变薄”了,每读完一章都能收获小小的成就感,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当然,分章节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性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会在读完$书以后,再对照着目录,回想一下本书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然后参照之前做的各章节的笔记,在脑中梳理一遍知识点,查漏补缺。按照这样的方法,基本上就能把一本书的内容记得比较牢固了。

话说如何阅读“无用之书”?

“无用之书”读起来就比较快了,也不需要特别认真地作笔记。但我还是会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简单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现在有一种专门用来作读书笔记的本子,我用过以后感觉设计得很合理用法简单方便日后回顾、查找。这种本子上半部分是空白页,可以写上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梗概等。还有专门记录阅读时间和书籍评分的设置。本子的下半部分是网格页,无论你是想记录内容梗概,还是写一写读书感想,都很方便。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读什么书、如何读书,都得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偏好来定。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难免有所疏漏和偏颇,权当为各位打开阅读思路的一种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编辑·张子乐)

猜你喜欢

类书籍读书笔记章节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的小书房
读一本心灵鸡汤类书籍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浅谈中职图书馆丰富茶类书籍的必要性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