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建院功勋,弘扬工匠精神 记北戏建院65周年
2017-12-18韩旭
2017年10月28日,为回顾65年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的发展历史,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深入研讨以王少楼、沈玉斌为代表的北戏教师在艺术职业教育领域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弘扬北戏艺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促进学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少儿戏剧场举办“纪念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建校65周年——王少楼、沈玉斌暨北戏艺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讨会”。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黑龙江龙江剧院等知名剧院团领导,中国戏曲学院、唐山艺术学校等教育机构领导,李玉芙、孙毓敏等表演艺术家、北戏知名校友,研究机构学者及王少楼、沈玉斌先生家属,学院领导及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年轻的戏迷朋友也许对沈玉斌、王少楼两位先生并不十分熟稔。但这两位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是组成梨园这片天空璀璨的繁星,两位老师也为北戏的成立与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研讨会上,北戏院长刘侗语重心长地介绍两位老师,沈玉斌老师变卖家当倾其所有创建北戏前身“艺培戏曲学校”;王少楼老师也将自己多年置办的全部行头捐给了学校。
沈玉斌(1909~1985)作为著名戏曲音乐家、教育家,他出身北京梨园世家,曾祖沈小庆是著名的武生,创演的“八大拿”演遍全国,流传甚广。他12岁开始搭班崇林社,任乐手,吹打拉弹,六场通透。后为徐绣文、雪艳琴操琴。沈玉斌精通昆曲、音韵知识,21岁应中华戏校焦菊隐校长邀请,创办中华戏校音乐科并兼昆曲及群曲教师。1945年任北京梨园公会会长。1951年至1959年任北京京剧公会会长。1980年任北京戏校艺术顾问,1985年逝世。
沈玉斌是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他积极筹备创办的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北京市戏曲学校前身)为京剧艺术薪火再传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51年,他看到京剧后继乏人,国家百废待兴,便召开京剧公会大会,倡议大家义演筹资兴办戏校,得到同行的一致响应。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小翠花、谭小培等著名演员都积极参与义演捐款。沈玉斌自己更是变卖房产,参与戏校创办,他是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的主要创办人2--。
建校以后,他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办学,不但总管全校,还兼任京昆音乐教师,精心培养出了如燕守平等一大批优秀京剧音乐人才。他的群曲课在京剧界独树一帜,并著有《京剧群曲集》一书,为京昆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位建院元勋王少楼先生,著名京剧老生演员、戏曲教育家。字兆霆,祖籍山东,出身梨园世家。1911年11月8日生于北京,1967年1月22日逝世。
王少楼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1919年拜张春彦为师学戏,家中先后延请了李鸣玉、雷喜福、李洪春等前辈教授文武各种老生戏,同时由父亲王毓楼教授武功。1923年,在他12岁时正式拜余叔岩为师,从此得余叔岩亲自指点,同年3月开始挂牌公演。不久入斌庆社科班,边演出边学艺,与李万春合作多年。出科后曾向高庆奎学戏,又特聘名琴师陈鸿寿操琴,并随陈鸿寿精研谭鑫培、余叔岩派系唱腔,遂成为蜚声艺坛的优秀青年须生。首次赴沪演出40天52场戏35个剧目,场场爆满,在京剧界传为奇闻。京、津、沪的报刊好评如潮,《半月戏剧》特发《王少楼专号》。他曾与苟慧生、尚小云、雪艳琴等合作,1930年5月参加程砚秋的“鸣和社”,与程砚秋合作达10年之久。
王少楼扮相清秀俊雅,神采奕奕,表情生动,嗓音圆润有韵味,并且文武兼备,唱念做打取法乎上,以余叔岩为宗,充分继承了余派韵味醇厚、独树一帜的声腔特点,善于运用唱腔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感。他长于余派戏《捉放曹》《失·空·斩》《击鼓骂曹》《珠帘寨》《战太平》《探母》《打鱼杀家》《乌盆记》《问樵闹府·打棍出箱》《桑园会》《武家坡》《梅龙镇》等。曾与程砚秋合演《朱痕记》《贺后骂殿》《汾河湾》《法门寺》《二进宫》《四郎探母》《宝莲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被聘任为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北京市戏曲学校前身)教务主任兼老生教师,在学校辛勤耕耘15年,成为我国杰出的戏曲教育家。他谦诚和蔼,业精德高,在京剧界享有盛誉。王少楼先生教学极为认真、细致,非常敬业,即使在身体病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四个班级学生上课。王少楼先生的学生有张学津、李崇善、蒋弘翔、陈柄楠、汤佐仁、李浩天、安云武、杨汝震、赵世璞、谭孝曾、李宝春、蔡宝杰和梅葆玥等。
孙毓敏:北戏的教学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是苟慧生先生的亲传弟子,1952年北戏的第一届毕业生,现为北戏的名誉院长。在会上,孙毓敏自谦为北戏的老学生。她一再强调,回首北戏65年,大家首先不能忘了沈玉斌先生。他当年作为梨园公会的会长,倾尽所有的能量,创办北戏前身“艺培戏曲学校”,促进京剧艺术薪火相传。而且当时的老师来教戏都没有课时费,只要上课就是—上午或一晚上,五毛钱两套烧饼麻花。老师吃饭的5毛钱,也是沈玉斌借助梅兰芳、马连良、苟慧生等艺术大师的义演筹款或捐款,从筹得的经费中挤出来的。
当时学生的学习条件也非常艰苦,没有宿舍,学生们都是走读。但大家在沈玉斌校长和其他老师精神的影响下,学习都非常認真。清晨6点就有学生主动起床喊嗓y-o试学3个月之后,首届学生就登台实习公演。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前来视察工作,看了小演员的公演,也了解到沈玉斌等老师的一片赤诚之心和学校条件困难的现状。没过多久,私立“艺培戏曲学校”收归国有,转为公立的北京市戏曲学校。
建校初期的另一位功勋是王少楼先生。王少楼在学校是教务主任兼教师。作为教务主任,他管理有方,带领着十几位有“戏包袱”之称的老师,给学生们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助他们以后成角儿、成气候。正如孙毓敏所言
只有老师的水平高,学生才有机会成才。endprint
作为老师,王少楼可以说是明星老师。他早年成名,与梅兰芳等大师经常配戏。后来因身体不太好,才从舞台上退居二线,被沈校长请来培养京剧的幼苗。对于京剧艺术及其传承,王少楼与沈校长,抱着既虔诚又热忱的态度。老师们给学生说戏,练基本功一
唱念做打,都是精雕细琢地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可以说,65年前沈校长和王少楼老师兢兢业业、精雕细琢的教学态度、教学精神一脉相承到今天,就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如今京剧人才的培养,恰恰需要发扬这种工匠精神。因为现在京剧的舞台资源是有限的,京剧人才却如雨后春笋,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具备过硬本领的演员才有机会登台,有机会成角儿。而过硬的本领靠什么?靠的是老师的精雕细琢和学生的精益求精,靠的就是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因此,孙毓敏老师特别强调,北戏人在追忆两位老先生的同时,绝不能忘了他们的精神。
黄德华:从细节体现北戏的工匠精神
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黄德华,亦是北戏1952年首届108名学生之一。他入校后最先被分到老生组,由王少楼老师开蒙,头一出戏学的《二进宫》。王老师给老生组的学生就《二进宫》抠板槽、抠唱腔,如练字先学正楷一样,给学生们规范得横平竖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二进宫》的唱词,我背得都比丑角儿的要熟练。”黄德华老师说着就朗朗上口背出来一段。
在主持教务工作方面,王少楼主任也让黄德华印象深刻。每到新学期开始,教务室的玻璃板底下都会有一张大幅的彩排计划表。学生什么时候彩排什么戏,老师什么时候教什么戏都一目了然。一张彩排计划表,对学生与老师都起到了敦促与激励作用。
黄老师还讲述了一个细节,《八大锤》这出戏,陆文龙这个角色,原本由武生饰演,但小生也可以兼之。刚好当时学校里有位同学叫满乐民,学习小生行当,那段时间他正在倒仓,不敢过多让嗓子疲劳。为了保证满乐民同学的学习质量,让他多学习多锻炼,王主任给他特意安排了《八大锤》的课程,让他在倒仓期间学习武戏,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再言及沈校长的教学,他上课教学也是出了名的严谨,要求学生十分严格,而且由于沈校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他非常善于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例如他教大家学宫曲。宫曲又称群曲,系京剧表演中群众角色合唱的曲子,例如点将发兵时,打旗的兵士口中合唱的,就是宫曲。它对渲染舞台气氛、烘托剧情有着特殊的作用。宫曲粗算下来,也有100多首。但当时教学的时候,有的学生觉得宫曲主要是龙套唱的,学得就有些不认真。沈校长就和同学们说,你们可不要小看宫曲。过去梨园公会要保证龙套演员过年能吃上饺子,给他们发白面,发肉和白菜。但你要是去了,人家不光问你在哪里坐科、在哪个班社唱戏,末了还会问你宫曲《天官赐福》头一句是什么?你要答不上来“风调雨顺”,这饺子你也吃不上。
黄老师告诉笔者,北戏老师细致入微的教学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此外,京剧艺术的传承讲究口传心授,就像大工匠手把手带小学徒一样。这个传统北戏由来已久,例如1953年,刚刚入学一年、年仅12岁的黄德华就和张学津等同学一道,参加吴素秋先生慰问人民解放军的演出。到现在,北戏各个艺术教学门类的专家,都不时被邀请来,给学生们作指导,甚至与学生同台献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延续。
燕守平:工匠精神不光是对技艺,还有做人
燕守平老师11岁考入北京戏校,学习京胡,开蒙老师便是沈玉斌校长,一直教燕守平,直到他毕业。之后,燕守平留校做教员,沈老师继续教他。
燕守平非常喜欢京胡,又因家境贫寒,听说戏校管饭,前来求学。沈老师也知道他的情况,因此在生活上一直很照顾他。入冬了看他还穿着单薄的衣服,沈老师就对燕守平说:“你周六到我家里来,让师娘给你量量,给你做一身棉裤棉袄,要不怎么过冬啊。”
“我那时候也小,也不懂得说谢谢,就光说:不要,不要……”燕守平如今回忆。
沈老师再三地劝说,燕守平仍说不要。他就觉得这孩子很有志气。
还有一次,演出之前所有人到办公室门前集合,正好赶上燕守平的母亲给他打电话。因为赶着集合,燕守平接电话时对母亲显得不耐烦地说:“您有什么事?我要去集合呢!”等燕守平挂了电话,沈老师就说他打电话的态度不好。
“沈老师说,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当时听了,很想哭,我母亲把我拉扯大了不容易,我不该这么对她。同时我也非常感激沈老师能像家长一样教育我做人的道理。”燕守平说道。还有很多关于恩師的温暖瞬间,燕守平一直记得。他很怀念老师,每年清明节都会去给他扫墓。
有关王少楼老师的记忆,燕守平觉得他为人师表,教学非常严格。在王老师教学当中,因为燕守平经常为他拉琴伴奏,所以王老师对燕守平的印象不错。他爱惜人才'就带着燕守平来徐兰沅家拜访。王老师是徐兰沅的姑爷。徐兰沅则是一位熟谙京剧的艺术家,被梨园界誉为“胡琴圣手”。他一生主要为谭鑫培、梅兰芳两位京剧大师操琴。他为京剧音乐的革新与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燕守平从徐兰沅先生那里获益良多,徐先生每到北戏授课,都会教他一个上午。
听了燕守平老师讲述的两三事,笔者不胜感慨。所谓的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超群的技艺,还须有拔乎其萃的品格作为承托。王洪玲:合作办学促进河北梆子人才的发展
王洪玲老师是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团长。自2014年肇始,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已经与北戏合作办学有四年之久。北戏在院内设置河北梆子专业中专与大专两个班级。王团长介绍上次与北戏合作办学还是20年前的事情。
“这一次我们和刘侗院长商定,重新恢复合作办学。”采访时王团长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合作下来,感觉效果非常好。”
谈到合作的具体方面,河北梆子专业的学生,身训课和把子课等基础课程,由北戏京剧系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教授。专业课方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会请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演员、老艺术家到北戏授课。这样一来,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另外,王团长坦言,团里还有一些业务能力很强,但学历不高的演员。在合作办学之后,这些演员有了重进校园回炉升级的机会。这对于优秀的人才迈过学历的门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大有裨益。endprint
“这些演员到北戏上大专回炉之后,我感觉他们的提升特别明显。因为他们是边演边学,以演促学。专业理论和舞台实践相结合,进步很大,有的演员通过大专班的深造,已经成了团里的小主演。”王团长说道。
北戏中专班的学生,目前有22名,既有演员也有乐队。王团长评价这些孩子,在北戏建院65周年的汇报演出中,不论是武戏还是文戏,表现得都很好。王团长说这些孩子都是剧团新鲜的后备力量。
当时在研讨会上,王团长最后还很感动地说:“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和北戏联合办学这几年,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北戏在做实事、好事、大事,而且在做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次北戏纪念建院65周年,研讨会的主题就是北戏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也是落实我们习总书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也借此机会再一次感谢北戏给我提供的学习机会,也感谢今天参加我们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
侯红:中国评剧院跟北戏相长相生
中国评剧院的书记侯红,在研讨会上向母校说了一声‘生日快乐”。作为北戏的毕业生,侯红书记认为,北戏始终是一所尊师重教的艺术院校,北戏的戏曲老师功底深厚,戏曲教育界的大家不乏其人。北戏从师资到硬件条件,从课程设置到教育理念,一直是高起点、高水平。
在北戏65年的建校史当中,北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同时也为院团培养了很多管理者。院团的蒸蒸日上和硕果累累,离不开北戏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北戏秉承的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侯书记在多年的工作当中,对于北戏人才方面的贡献深有体会。可以说中国评剧院跟北戏是相长相生。中国评剧院1955年建院,北戏从1960年开始,为中国评剧院先后输送了7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可以說如果没有北戏,就没有中国评剧院的今天。
谈到戏曲的发展,侯书记认为,虽然目前戏曲的发展是砥砺前行,但正因如此,院团的领导才更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院团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院团的角度说,需要做的是保证经典剧目的传承、精品剧目的创作。能够让艺术人才有更好的宣传,剧目有更好的推广,中国评剧有更大的影响力。也只有这样的提升,才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艺术人才,让他们走进我们的艺术院团,为我们的戏曲发展作出长久的贡献。
从艺培戏曲学校到北京戏曲学校,再到如今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戏走过65年。学院的艺术专业愈加丰富、教师队伍愈加壮大、课程设置愈加合理……学院承袭的精神始终如一。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所底蕴深厚的职业艺术院校内,定会桃李满园,艺术人才硕果累累。
王晓燕:工匠精神对教学有一种激励作用
王晓燕老师是北戏科研处与艺术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此次研讨会的策划与会务工作均由王老师及其同事完成。谈到此次研讨会举办的初衷,王老师说,北戏每年研讨会都会有一个主题。例如2015年苟慧生先生诞辰115周年,2016年郝寿臣先生诞辰130周年,北戏均举办过研讨会,纪念两位先生。沈玉斌先生与王少楼先生是建院功勋,能够以研讨会的形式就两位先生的艺术成就、教学特点进行探讨、总结与传播,一直是北戏人的夙愿。恰逢2017年北戏建院65周年,研讨会的主题便应运而生。另外,由于两位先生及老一辈北戏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戏学子,成为北戏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因此工匠精神也成为此次研讨会的另一个主题。
谈到研讨会的意义,王老师说沈玉斌与王少楼等老一辈北戏教育者,当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创办戏校,不仅没有工资,还要拿出自己的钱作学校的贴补,为的就是京剧这门艺术后继有人。这种精神是值得北戏人纪念和积极践行的。同时这种精神对所有北戏人始终有激励作用。在研讨会之后,北戏还会有一系列的汇报演出,就是要向观众朋友们展现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北戏的教学成果。
(编辑·韩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