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良姜规范化种植技术探讨

2017-12-18吴开芬李汝凯胡伟民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技术

吴开芬+李汝凯+胡伟民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和领域均得到较好的发展,而高良姜作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及较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规范种植高良姜以提高高良姜的产量与品质已成为种植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良姜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有效提高我国高良姜的产量及质量。

关键词 高良姜;规范化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0.003

近几年,高良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得种植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高良姜的产量与质量,因此規范化种植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良姜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在科学技术均得到较好发展的当下,高良姜种植技术日益完善,而合理利用种植技术规范种植高良姜正是当前种植者迫切需要的。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良姜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1 高良姜种植技术

高良姜属于姜科山姜属植物,又被称为小良姜、凤姜等,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是我国南药的传统中药材。通常情况下,高良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耐干旱、怕涝浸等特点,且不适合种植在阳光较强的地区,在种植高良姜的地区内,需要有一定的遮蔽物为高良姜提供隐蔽条件。因此种植者在选择种植地区时。应优先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或缓坡作为高良姜种植的主要场所,并且与果树、木薯等间种[1]。在种植高良姜的过程中,种植者应选择较为优良的品种,而当前大部分种植者所选择的高良姜品种为栽培品种,这种高良姜呈圆柱形生长,多弯曲并且长有分枝,5~9 cm长。在高良姜表面有细密纵皱纹、灰棕色波状环节,呈棕红色至暗褐色渐变色分布,如图1所示。质坚实,不易折断、气芳香味辛辣。在栽培过程中,种植者应先整地,在秋冬季应先翻耕晒土,并且用3%辛硫磷颗粒剂掺入土中进行施肥,同时保证种植土地的平整,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繁殖方式,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繁殖方式。一是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的季节通常会在秋季进行,在保证每10 cm的行距的前提下在整好的苗床上将种子均匀的洒在沟内,然后覆土再用盖草覆盖种植的种子,然后对高良姜种子进行浇水以保证土壤湿润,在20 d后高良姜会发芽,当种子发芽后需要约半年的育苗时间[2]。二是根茎繁殖。根茎繁殖方式通常会在4—6月采收,将高良姜的地下部分挖走并且将上枝多余的茎叶砍去,选择芽头较为密集、无病虫害的幼嫩根茎做种,再将高良姜根茎种植在已整土结束、坑径45 cm×75 cm的洞穴中,保证每个坑洞只放置一个高良姜并且保持芽头方向始终朝上,在放置高良姜根茎的同时做好填泥踩实工作,在结束后使用细土将坑洞覆盖,并控制细土壤的厚度为5~6 cm。

2 种植地区管理

2.1 园地管理

由于高良姜的主要种植地区为海南、广东地区,且种植地区的土地以赤红壤为主,具有明显的沉积层且土壤的酸碱性为酸性。因此,种植者在管理土地的过程中应充分做好土壤改良工作以保证高良姜的生长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赤红壤性土地通常具有较强的侵蚀性,生物累积量较少且肥力状况不佳,在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尽可能为种植地区增加有机肥及矿质肥,以保证种植区域的土壤养分均衡,同时采用黏土掺沙的方式改良酸性土壤,尽可能不要使用酸性肥料,以保证土地的酸性程度不会继续恶化,进而为高良姜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此外,应在土层较浅的种植地区进行深翻熟化工作以改善高良姜的生长环境,使得高良姜分布根系的土壤层可以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并且可以更好地吸收养分,而深翻熟化应尽可能控制在秋季,与秋施基肥工作共同进行[3]。

2.2 高良姜缺素诊断及矫正方法

高良姜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缺素现象,使高良姜的生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时刻观察高良姜的实际状况并且注意观察高良姜的生长状态,若是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下部叶片叶尖卷曲、发白枯死且叶片边缘干枯的现象,则说明高良姜缺氮;若是高良姜生长较为迟缓、叶色浓绿且根茎向上露出地表的位置逐渐开始呈鲜黄色分布并伴有叶片叶尖干枯的现象,则说明高良姜缺磷;若是主枝下部的叶片边缘逐渐呈枯黄并且逐渐向褐色变化,而叶片中间却仍然保持浓绿色,则说明高良姜缺钾。基于这种情况,种植者应结合高良姜生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而改良土壤肥力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改变土壤酸碱性的方式来改良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壤内的肥力均衡以保证高良姜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缺素症状[4]。

2.3 施肥

高良姜的施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肥。基肥可以使高良姜的萌芽期、成熟期得到充分均衡的养分,使高良姜可以健康生长并有助于改善高良姜的生长环境及土壤肥力。基肥是以有机肥料为主,并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氮、磷、钾肥,为高良姜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二是追肥。追肥并不需要在高良姜生长初期进行[5]。应在种植结束后高良姜生长50 d后将稀释后的人畜粪水肥施在种植区域内,而在植株封行后种植业应对高良姜追施一次复合肥,并将追肥数量控制在20~25 kg/667 m2。在追肥结束后应在高良姜植株周围培土以促进高良姜的生长。高良姜营养元素施用浓度见表1。

2.4 灌溉

由于高良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耐干旱、怕涝浸的特点,因此种植者在种植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高良姜进行施肥灌溉,以保证高良姜的正常生长,掌握好高良姜种植地区的灌溉时间及灌溉方式。通常情况下,种植者应采用地面灌溉的方式,将水引入园地地表,在作物行间作梗并形成小区,而灌溉水则会随地表的走势流动,而若是在干旱条件下对高良姜进行灌溉,则极有可能因地势较低、土壤含水量较低,导致高良姜根系无法获取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高良姜的正常生长。因此,种植者应该土壤山水量可以保证高良姜正常吸收的情况下进行灌溉,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高良姜的正常生长。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下,高良姜作为传统的中医药材因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种植,而为了有效提高高良姜的产量及品质,种植者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自身的种植技术并对高良姜种植地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品质的高良姜,使得高良姜的药用价值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效,从而获取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雪荣.高良姜规范化种植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4(6):66-67,68.

[2]谭业华,陈珍.南药高良姜生产调查、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93-296.

[3]莫定鸣.不同高良姜栽培种苗期耐阴性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4.

[4]袁源,林丽静,李积华,等.两种徐闻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J].中药材,2014,37(9):1613-1615.

[5]张旭光,尹航,陈峰,等.高良姜素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1):1532-1536.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