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催生“新物种”
2017-12-18孙静
孙静
天猫双11前夕,一则怪诞的招聘启事在互联网上扩散:阿里巴巴要招机器人“饲养员”。应聘者要教机器人宝宝“学说话”,帮其尽快掌握未知知识,还要“科学喂养”、为其搭建成长模型。
这个号称工作成就感“胜过大熊猫饲养员”的岗位,在即将到来的天猫双11中,将充当人工客服“解放者”的角色。
当一部分人还在忧虑AI未来会夺取人类的工作机会时,另一部分人则发现,互联网正源源不断制造新的工种。
以电商为例,2003年淘宝网上线后,平台先后催生了快递员、网红、淘女郎等一批新兴职业。而O2O的兴起,则让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这些服务工种,快速融入城市运转洪流。
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中归纳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法则:“有限的资源将所有物种都逼上了生存竞争的战场,只有受到自然偏爱的物种能够存活下来,在自然选择的法则下开始物种起源。”
观照当下的互联网世界,几乎每一次消费场景的变迁、科学技术的爆发,都预示着新一轮的物种起源。比如在新零售的语境下,出现了诸多智能物种的迅猛进化;而在消费升级的框架内,则出现了内容电商与达人。
“曾几何时,我们谈论淘宝、天猫时,会说买家和卖家,现在这个讲法已经过时了。卖家我们现在叫商家,商家跟卖家不一样,卖家只是卖东西,商家可能是商品的供应者、商品的品牌拥有者或者商品的生产者,这个词里面是蕴含着社会分工的。”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張勇进一步解释说,今天的社会分工延展到什么领域?从原来我们熟悉的服务领域比如客服、营销、物流,延展到达人、网红店主。比如一名女孩是辣妈,她写了很多如何带孩子的文章,一帮辣妈都跟着她学,这就创造了新的职业。
200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推出双11时,淘宝商城上仅有27个品牌商参与活动,当日交易额5000万元。到2016年,全网狂欢,平台交易额飙升至1207亿元。8年时间,翻了2414倍。
这些数据爆炸的背后,是电商生态借助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双螺旋”动力,快速演进。诸如机器人“饲养员”、AI设计师、BA网红、神秘抽检师等一系列新生力量的出现,最为直观地印证了这种商业进化。
机器人“饲养员”
森马服饰员工海桐说,他终于可以过一个轻松些的双11了。往年,这场线上狂欢像一场大考,提前一个月就让客服部门集体抓狂。海桐是客服部的小组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5.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而在双11这天,国民的网购热情将达到峰值。零点一到,无数消费者憋闷了许久的购物欲望,如破闸的洪水,瞬间漫灌到商家店铺。
客服咨询成了第一道考题。在促销活动期间,森马需要临时招聘成百上千名兼职客服。否则,买家线上提问后,光客服回复就要等待一两个小时,非常影响购物体验。
如果公司位于其他城市,招兼职或许不是大问题,偏偏森马电商部门位于杭州——中国电商大本营,众多公司都有临时客服的需求。短时需求过盛,兼职客服就变得特别抢手。海桐形容为要“满大街”拉人。
从以往的报道可以看到,多家上市公司甚至直接与大专院校签订“双11合作项目”,由在校学生承担部分双11客服工作。
诸多无奈之举背后,隐藏着电商客服的两个痛点:促销期间兼职难招、人员流失率高。缺人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中介推荐的兼职中,甚至有个不会用电脑打字的中年人,估计是在路边直接拉回来的。海桐听说后彻底无语。
2016年天猫双11,森马聘用了700多名临时工做客服,为此支出的费用超过预算。但同时,兼职客服效果差,培训成本和雇佣费用却居高不下。
作为一个公司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客服部门的天然诉求便是提高效率。当淘宝的协同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人能够处理的程度。据称,森马曾想自主开发一套智能客服系统,但因研发成本太高,后来放弃了。
就在这时,阿里巴巴智能客服“店小蜜”上线。这个为商家开发的客服机器人,只要一键授权,就能上岗帮助商家一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客服服务。
而“店小蜜”的出现,则催生了一项新工种——人工智能训练师,即机器人“饲养员”。阿里巴巴智能服务事业部人工智能训练师曹恬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训练师分两种,一种在阿里体系内,一种是商家自己的训练师。训练师要了解基本的算法逻辑和链路,他的职责包括:替机器人感知用户,设计服务机制和流程;丰富机器人的“大脑”,交给机器人更多知识,检查机器人服务结果和数据,优化知识体系,让机器人服务得更好;让机器人更像人,不是冷冰冰的知识回答,比如赋予机器人“软妹体”“发飙体”等各种拟人风格。
2016年开始测试,2017年4月正式上线,店小蜜至今已获得近30万商家授权。森马是最早加入“店小蜜”测试的9个商家之一,最初投入只有0.5个人,现在是7人。
当时的0.5便是海桐,他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喂养”智能机器人。大学毕业后,这名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便进入森马公司,从普通客服一路做起。同学听说他训练机器人,会好奇地问:也就是咱们专业名称的“自动化”?
海桐哑然失笑。那段时间他天天加班,压力山大。测试期的店小蜜收集数据量不够,并没有那么智能,还有点“答非所问”的机械感。比如在回答某身高、体重对应的服装尺码、发哪家快递、几天到货这些个性化问题时,就有可能掉链子。
“就像一个机器人,但不能叫智能机器人。”海桐对《财经天下》周刊坦言,公司一开始对这款智能产品也不是很信任。由于担心店小蜜接待咨询时出差错,导致顾客流失,公司选择在夜间时段测试,白天仍用人工客服。
去年双11当天,店小蜜只参战了10多分钟,但其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25名人工客服。意识到智能科技在提升商业效率方面的潜力后,今年1月初,森马将智能客服作为独立项目来运营,团队由海桐负责。
通过对销售指标、解决率、询单转化率、售后承接、差评率等指标判断,店小蜜的工作表现相当不错。今年6月开始,店小蜜的询单转化率全面超过人工。
海桐总结,过去一年,森马天猫店铺业绩持续增长,但客服人力却没有增加,店小蜜帮店铺节省了至少30%~40%的人工。
在海桐团队调教下,店小蜜越来越智能,训练师地工作也越来越精细。比如服装类店铺不断上新,推出新的促销活动,这个过程便不断塑造出新的场景。每个新场景,都需要“饲养员”收集语料,添加到知识库里,教机器人去识别买家意图。进入冬天,买家会问裤子加不加绒?如果换个问法,也可能是“衣服戴不戴毛儿?”单就店里的“买二送二活动”,训练师团队便总结出200多种问法。在训练师的调教下,机器人推荐服装尺码的准确率已经完胜人工。
在设定店小蜜角色属性上,他们也下了一番功夫。假如买家资料为年轻男性,当他询问180cm身高对应的尺码时,店小蜜会称呼对方为“大长腿小哥哥”,让消费者心花怒放。撒娇卖萌、说段子,也成了智能客服的必备技能。
曹恬介绍,从交流反馈来看,不少买家并未识别出正同他们对话的是机器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机器人“饲养员”的存在,让智能客服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问答,技术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消费体验。
海桐觉得新工作既新鲜又充满挑战,他的职业角色也由服务管理转型到运营。在他26年成长史中,与“饲养”有关的记忆只是一只小仓鼠,还是朋友送的。安静的小仓鼠存在感很低,它无法与人交流,并在某一天突然不知所踪。相比之下,海桐更喜欢“饲养”训练店小蜜的过程。每天早晨到公司,他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数据看板,检查店小蜜的工作表现。机器人解决率低的问题,就是“饲养员”接下来要去着重优化的内容。他还会花两个小时,帮机器人作标记训练,每次标记内容约为150条。机器人“饲养员”还要到客户服务平台里面挖掘新问法,收集整理有用的问法,聚类成相应的场景。
“今年兼职客服招聘计划一个都没有,但我们的目标是业绩至少翻1倍。”海桐预计,今年双11,仅森马单品牌旗舰店内,店小蜜的接待量将破20万人次。
在今年10月13日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智能服务事业部宣布全面开放智能服务经验,推出云小蜜,让淘宝天猫商家以外的企业也能轻松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客服。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企业需要机器人“饲养员”这一岗位。
马云此前在多个场合提及他对未来科技的价值愿景:“人类应该去做更加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机器做的事情。”在新零售体系下,电商系统内的服务架构,已经从原来的一个客服主管带大量人工,变成一个客服主管带领“机器人+机器人饲养员+少量人工”的全新组织模式。
大数据驱动力
在电商生态体系内,解放双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其背后,靠的是一群算法大牛。
比如,当算法与物流相结合,他们可能会以交响乐指挥家的气势,控制整条链路的运转节奏。而那支指挥棒,就是大数据。
在淘宝等电商平台兴起后,消费者对物流时效的期待值节节攀高。2003年9月,淘宝网上线后,現任阿里巴巴速卖通负责人沈涤凡曾下单网购了一盒普洱茶。经过1个月的漫长等待,他收到了一罐从云南寄来的茶叶。沈涤凡第一反应是惊喜,“居然真的收到了”。换作今天,性急的消费者可能早就给出差评或申请退货。
国家邮政局相关人士预测,今年双11期间物流订单量将达到新的量级,靠人力作业难以保证效率,需要智慧物流的大规模应用。
根据规划,菜鸟公司在今年会大范围启用机器人仓库,实现智能化运作,全程跟踪包裹的产生和分拣,精准定位包裹送达时间。
菜鸟人工智能部算法工程师朱礼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他的团队为仓库设计机器人工作路线、构建分拣模型、设立动态货架,上面的货物都是根据以往关联度安排陈放顺序。比如消费者常在选购面膜时顺带买口红,那他们就会预先把两种商品放在一起调度。
派单时,系统会把大量订单分解成小任务,再综合考量每名分拣员所在位置安排任务。“任务分配不好,捡货员就要跑全场。”甚至连用哪种箱型打包,朱礼君的团队都写入了算法程序。他还会跑到仓库去“蹲点”,观察捡货员的执行行为是否符合算法预估结论。
菜鸟曾做过调查,一个传统仓内的拣货员,在7个半小时的时间内,行走了27924步,拣货1500件,已近人工拣货极限。而一个智慧仓内,机器人会将货架送到捡货员面前。拣货员仅走2563步,拣货就达3000件。
未来,机器是否会替代捡货员?朱礼君认为,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当下的主要矛盾是物流运量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力不足,才需要通过构建智慧仓来提高效率,同时间接增加单个仓库吞吐量。
随着今年双11临近,朱礼君团队的日常工作主线简化为调试系统。相对其他部门,少了些许临战气氛。“要是最后再忙,就完蛋了。”他说。
往年,在最后阶段冲刺的,还有店铺视觉设计师。双11前,即使不吃不喝,一个视觉设计师一天最多能做50张普通海报。而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团队调教出的AI设计师“鲁班”,能花半个月学会今年的双11风格,并在一天内完成4000万张广告海报设计。
科技为双11这项超级工程赋予了轻松感,也由此创造了更多新物种。比如站上风口的无人便利店,虽然可能取代收银员等前台机械岗位,但却催生了更多智能化的后台岗位。业内人士判断,如智能仓库拣货员、数据分析师等这些可持续优化的新工种,将成为新零售时代下最紧缺的岗位。
更多新奇物种
早年,商业界热衷于讨论“为什么淘宝在中国战胜eBay”,人们往往将其归因为淘宝对商家的免费。但阿里巴巴副总裁曾鸣表示,那不是关键,允许卖家直接服务买家,鼓励所有玩家之间充分连接,才是早期淘宝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一点。
在淘宝这张“网”上,已经密布了海量的“点”,它们就是在直连互动中的各个角色。而这些“点”又连成了纵横交织的“线”,每条“线”就是一个细分场景、一个双边市场。互联网像毛细血管延伸至经济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淘宝、天猫成了能够交易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智能生态平台。在平台之上,各物种都有自己发展生存的空间,并构成繁茂的生态体系。
“我们最强大的东西是我们的商业生态体系,而且它不断演进出新的商业场景,这个场景带来很多应用的可能性。”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
在淘宝上,00后男生朱河存开起了“作死杂货铺”,店里只有一件名为“坚持”的宝贝,月销147笔,评价过千。
朱河存说,他的业务是一对一监督,专治拖延症,每天服务费4元。买家群体中,有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也有脾气暴躁的戒烟者。
两年前在淘宝店挂出这项服务时,这名00后只是图个好玩。他想尝试零本钱去创业,有脑子灵活的朋友建议他卖服务。半个月后,旺旺上“叮咚”一声,第一单生意找上门。对方求监督绝食3天,期间只喝水不吃饭。
两年间,朱河存接过2000多单“监督”生意,平均月收入有数千元。在中专同学还在等待家里寄生活费的时候,他靠网店基本实现了“生活费自由”,业务忙时还要雇兼职。
网络连接像开了一扇传送门,小朱在屏幕这一端,见证了屏幕另一端不同个体的人生片段,片段里有自我挑战、有怪诞、有亲情,也有他人无法抵达的孤独。有人想戒掉《王者荣耀》,有人不想毕业选择考研,有人赌气禁止自己跟男友聊天,有40多岁的中年人计划减肥,有抑郁症患者准备参加艺术生考试,也有在外打工的父母想请小朱监督儿子按时写作业。
还有一名留学生,下单选了半年监督,要求“只发消息,其他不用管”。半年期间,小朱每次微信上按时发监督信息,提醒过对方不要贪吃或者该学习了,这名留学生一次没有回复过。但过节时,朱河存收到对方微信发来的一个50元红包。他愣住了。
这份“花时间”的兼职,将朱河存自己的日常生活切割成碎片。“治没治好买家的拖延症不好说,起码自己的拖延症是被治愈了。”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高峰期他基本每小时都要完成一个任务,有的间隔只有十几分钟,两部工作手机上定的闹钟密密麻麻,“离开手机半小时以上的活动都参加不了。”
一年多来,他似乎没有完整看过一部电影。有回在电影院看《功夫瑜伽》,到点要催促买家学习,他抽身出去发消息,回来后却发现,剧情怎么也接不上了。
前一阵,朱河存的故事被报道出来,淘宝上一下子多出几十家类似的网店。研究完买家的诉求,他准备开发一系列新的衍生服务,但现在“要保密”。
在淘宝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总有敏锐者能够捕捉到互联网另一端最隐秘的诉求,并将其当作一门生意。一名23岁的成都女孩,开了家淘宝店帮情侣测试忠诚度。经她测试的200多对情侣中,有40%未通过忠诚测试,那些恋人多以分手告终。
淘宝之上,万物生长。现阶段,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考虑的是,如何讓淘宝来引领热爱创新、潮流的90后一代,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新物种。“淘宝已经走在内容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路上,它不再是个货架,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和推荐,是创造用户需求。”
在飞猪旅行平台上,“带你买”成为一种内容变现模式。旅行达人们通过分享旅行攻略、介绍定制玩法等,便可在电商平台变现。
今年的天猫双11,飞猪设了专门的“双11榜单”主题页面,旅行达人、酒店达人可以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和体验,转化为图文、视频、榜单、攻略等不同形式的内容,为消费者介绍全球精彩目的地私藏玩法。
10月23日,旅行达人常琳与飞猪就合作了一次旅行直播,介绍某旅行社一套定价19999元的马尔代夫旅行套餐。常琳曾是电视台主持人,2015年辞职创业,拍摄旅行视频。
马尔代夫套餐中的旅行项目,常琳要在直播中逐一替观众体验。水上屋长什么样子?带小孩旅行如何收费?赠送的SPA是否有隐形消费?直播中遇到观众提问,常琳会及时互动,打消他们的消费顾虑。为此,她提前一天到马尔代夫做“功课”。
两小时直播期间,累积46000多条互动,产品点击量2000多次。旅行社方面告诉她,直播过程中就陆续有了订单成交,后台还涌入众多咨询者。
常琳说,在飞猪这种电商平台,直播、视频中出现的户外服饰、手机、相机等产品,都能成为品牌植入渠道,这也是不同于以往的变现方式。
淘宝甚至还吸引了外国人来创业。3名80后美国人,为帮助老外们在淘宝上购物,开发了一个叫Baopals的网站,把淘宝和天猫的商品全都翻译成英文。目前,网站拥有近2万个注册用户,累计订单量超过10万个,用户共购买了60万个产品。创始人Jay曾统计老外们对于商品的搜索频率,排在前列的有自行车、小米、iPhone《、权力的游戏》、靴子、PS4、“有趣的万圣节服装”。
彩妆师李佳琦则依托淘寶,实现了从线下导购到美妆网红的转变。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进欧莱雅做彩妆师。去年11月,公司试水BA网红化项目,选出7人在淘宝做直播,每天教大家化妆知识技巧。李佳琦入选,他在淘宝大学学习网红课程和直播技巧,每天坚持直播,接近崩溃。直到被天猫发现并给予流量扶持后,粉丝量大增,并组建了自己的5人团队来做选品。现在,李佳琦团队每天选出10款优质商品,直播推荐3种左右。
今年,天猫美妆开始扶持BA,联手《美丽俏佳人》等节目打造BA网红争霸赛,帮助线下BA有更多机会接触互联网用户,培养线上更广阔空间的销售技巧,BA网红也将成为新零售成功扶持的新工种。
物种演化没有尽头
在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看来,阿里经济体最为奇妙的地方在于:“其实所有新物种的产生,都不是靠指导或行政调控,变化都是市场自发产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因为市场需要。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在这样的土壤上,很多新机会被敏锐的创业者所抓住、被放大,变成一群人追求的方向。”
当淘宝初期以图片销售为主要模式时,便产生了海量的模特需求,“淘女郎”应需而生。当越来越多的店主希望自己的店铺页面更美观、更独特时,生态体系内出现了专业的设计师、网页制作者。
随着双边的商品买卖环节向广告、物流、供应链等环节延展时,更多的场景被网罗进来,这样的新角色在电商平台越来越多。如淘宝客、ISV(开放平台上的开发者)、导购达人……他们不是由淘宝规划出来的,但是一旦诞生,平台立即给与支持,或建设新市场,或开发新工具,以便让这些新角色成长得更加茁壮。
也有一类物种延伸与秩序有关。阿里平台每天展示的商品信息超过10亿条,其中难免混入假冒伪劣产品。阿里巴巴选择主动打假,随之,平台治理部出现了抽检师这一神秘工种。
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湖之前,神秘的抽检师分队“突袭”天猫包湖区,他们带着第三方质检机构,现场捞蟹送检,并雄心勃勃地要实现天猫包湖区商家全覆盖。这种抽检全部随机进行,且不会事先通知商家,意在产蟹第一线把握大闸蟹的品质,与线上抽检模式有效互补。
工作属性决定他们要不断地买买买。团队80多人,一年平均发起十余万次“突袭”,活动经费超过1亿元。也因此,他们被戏称为阿里巴巴“最败家”的部门。
多年在真假货之间的鉴别以及和品牌方不厌其烦的认证,造就了抽检师的火眼金睛。作为“败家部门”的一分子,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小二“秦僧”养成了职业病。在马路上,他会盯着行人的鞋子研究:咦,这双“白斑马”不是正品。
神秘的抽检团队还专门租用了一个年租金20万元、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仓库,存留假冒伪劣商品,为日后起诉作存证。库存商品有来自深圳华强北的假名表,有来自福建莆田的假鞋,有Coach、Dior的假包,还有来自韩国的假化妆品……对于抽检出的不合格商品及店铺,轻则下架商品,让商家整改,重则删除商品,甚至于关闭商家,清退店铺。
“随着行业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分工的可能性。说到底,新物种起源于社会分工的演化。”张勇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物种进化远远没有尽头。随着商业的发展,未来一定会出现很多新的物种。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未来30年,是人类社会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变化将远远超出想象。”或许,真正的商业物种大爆炸,已经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