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病症成了心灵避难所

2017-12-18马志国

科学养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复赛初赛傻子

马志国

心理困扰:担心要精神分裂症了

在我接待的年轻人里面,20出头的晓君可说是个帅小伙。凭我的直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年轻人。然而,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落座后,晓君却神情紧张地开口说自己有精神分裂症了。他说看过医生,医生说没事,自己却总担心要精神分裂症了。

我安抚他说:不用紧张,说说看为什么这样担心呢?

晓君眉头紧锁:我从家乡来到这个城市,在一个房屋中介上班。最近以来,我感觉自己精神恍惚,思维混乱,头晕脑涨,萎靡不振,木木的,呆呆的,对许多事情感到无所谓,好像不在乎的样子,心里好像对什么事都没有了欲望,都无所谓。

我引导说:比如……

比如演讲比赛吧。我们这个店所属的公司对员工要求很高。由于我的勤奋努力,刚到这里不久,就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公司为了促进成长,鼓励竞争,两个月前举行了演讲比赛。我刚来根本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初赛结果挺好,受到大家的好评,连公司的老总都很看好,说希望看到我复赛中更好的表现。但是,离复赛越来越近了,我却状态越来越不好了,感到自己已经不能正常思维了,就要精神分裂症了,对什么都没有兴趣,都感到无所谓,都不在乎了,没有了竞争的欲望……

我表示理解:你是说,初赛赢得好评,期望复赛有更好的表现,但是,现在自己却精神分裂症了,对复赛不在乎无所谓不想竞争了?

晓君点头:是,就是这样。我这是怎么了?

我笑了:你知道鸵鸟吗?据说当面临困境而难以逃脱时,鸵鸟的对策就是把头埋进沙里。为什么?因为既然眼前困境难以面对,把头埋进沙中岂不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岂不就暂时逃避了心灵的无奈和痛苦?

晓君也笑了:让您说对了,我就是想逃避。跟您说实话,甚至我都想请病假回家了,就是为了逃避。可是,我为什么出现这些症状呢?

我解释说:没有这些症状你怎么逃避?你逃到哪里?人们逃避压力最省事的办法也许就是“扮演病人”。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化现象,也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让心病跑到身体上。就是这样,人心理上有了闹病的需要,躯体上往往就会很好地配合,出现躯体化现象,有时候还会真的出现躯体疾病。于是,让病症成了心灵的避难所。

你初来乍到,势头看好,演讲初赛也获得好评,而且有老总期待你复赛有更好的表现。于是,你的自我期望盲目攀高了,于是,复赛成了你可怕的心病:如果复赛砸了,如何面对?!不能面对哪里可逃?于是,只有逃到病里暂时避难了。

晓君常常地嘘了口气,有了轻松的笑容:那就是说我真的没有精神分裂症?

忽然,晓君笑容又消失了: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的状态,没有了当初的活力,整天呆呆的木木的,和同事的关系都很紧张了,让我很有压力,谁要是说了我什么,就总想发火。比如,都说我的一个同事很会看人,那天吃饭时,我随口说,你看我是个怎样的人。他张口就说,我看你就是个傻子。当时我很生气,想了很多回击他的话,但是都强忍了回去。可是我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是很难受。

很明显,由于前面的问题,让晓君过度自我压抑,结果是加重了他的所谓症状。

心理探究:根源是“自我”的混乱

那么,晓君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后续的会话中,晓君自己反思说:我的问题都是因为从小就很自卑。

大约三四年级的时候,看同伴们偷拿食品店零食吃没被捉住,我也偷拿,前几次也没被捉住,最后还是被捉住了。哎呀,没脸见人了!从此我就特别自卑了。

初中的时候,一次网上聊天,一个同学假装一个老大,吓唬我,让我叫他爸爸,我当时稀里糊涂就叫了。后来,他把这件事传出去了,让我感到特别没面子,不敢见人,不敢去学校。唉,说不清的痛苦,特别排斥自己。

后来,我交的第一个女朋友,也让我很压抑,很自卑。我们是同事,工作中有了好感。交往中发现,她是那么优秀,长得好,有能力,还很孝顺,很有人缘,总之,太优秀了,我感觉配不上她,感觉自己怎么做都不行。后来我们在一起,我越来越有压力了,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好了,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了。

分手后,我想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做得最好,一定要找个更好的女孩。我就来到了现在的城市发展。没想到,刚刚有个好开头,又陷入了自卑的困境。

至此我们终于看清,晓君心灵困扰的根源是“自我”的混乱。

人的成长过程,从某种角度说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过程: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应当成为怎样一个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诸如此类关于“自我”的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问题。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非常敏感的时期,又是容易出现偏差的时期。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自我的矛盾状态:一面是自我萎缩,也就是理想自我极度缺乏和消失,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从而极端自卑,妄自菲薄,自我贬斥,觉得“自己很差劲,一切都不好”;一面是自我膨胀,也就是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从而极端自负,妄自尊大,自我扩大,觉得“自己了不起,什么都好”。这两种情况会交替出现,要么自我萎缩,要么自我膨胀,在两个极端来回跑。这种混乱的自我状态,这种找不到自我的状态,常常会让人有一种要发疯的感觉。

晓君就是这样,一面追求完美,盲目自尊;一面自我否定,非常自卑。在这样矛盾状态中,自我陷于混乱,心灵陷于混乱。于是导致了工作上和人际上的混乱。這样的混乱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灵的混乱。于是,在混乱中自己就担心自己得精神分裂症了。

心理对策:接纳自己,表达自己

我们的合作是有成效的。当我们第二次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起第一次会话后的感受,晓君说,如果说来访前内心的痛苦有十分,现在也就还有两三分,感觉好多了。接下来,晓君非常主动地和我讨论起怎么办的问题。

首先,晓君要学会接纳自己。

所谓自我接纳,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态度。不管好也罢歹也罢,都要先坦诚地接纳自己、爱自己。这绝不是自私。没有对自己的接纳,我们的心灵就会被压垮,哪里还有成长的希望?

沟通了这个意思,在回顾第一次会话的基础上,晓君表示:要学着放下自我,不要因为初赛的好评就把自己架在那里下不来,我就是我,我就是一个新手,以这样的平常心,积极准备即将到来复赛,绝不逃避,绝不请假回家,不逃避就是成功,积极参与就是成长。当然,更不能再把自己当病人了。

我表示赞赏和肯定:好。这样接納了自己,就不会因为不足而自我萎缩,而妄自菲薄,对自己一点不抱希望;也不会因为成绩而自我膨胀,而妄自尊大,盲目自我期望过高。这样,你的心就不再混乱,当然,也就不用逃避到精神分裂症里了。

其次,晓君要学会表达自己。

晓君最后的问题是:如果再有人那样说我让我想发火,我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临别想和晓君交流的问题。年轻人初上职场,当然要搞好人际关系,当然要减少人际冲突。但是,这绝不是说不管情况如何都一味压抑自己,不敢表达自己。我们说学会自我接纳,绝不是说要自我压抑,该表达的时候就表达自己,也是一种自我接纳,也是确立自我的需要。所以,要学会表达自己,要敢于表达自己。

晓君不解地问:敢于表达自己?怎样敢于表达自己?

我以问代答:比如那个同事说你就是个傻子,你当时最想说什么?

晓君犹犹豫豫地说:你才是傻子。

我因势利导:好。假如马老师是那位同事,我们演练一下那次对话,开始。

晓君问: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

我说:我看你就是个傻子。

晓君有些怯怯地:你才是傻子。

我紧跟一步:力度不够,大声说出来……

晓君终于大声而有力地说出:我看你才是个傻子!

见我连声地为他叫好,晓君一连长吁了几口气,抚摸着胸口:嗨呀!好久没这么痛快了,好久没这么轻松了!我知道怎样自我心理调整了,谢谢您!

就是这样,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当我们遇到心灵困扰的时候,与其躲进病里避难,不如从心理调整入手,从我们的心灵入手,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复赛初赛傻子
降龙骑士
2019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复赛(高一)
2019瑞士数学奥林匹克(初赛)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复赛
富家傻子
勤能补拙是骗傻子的
2017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复赛(高一)
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复赛
食神大会初赛
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