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载人航天

2017-12-18梅松

大众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交会升空神舟

梅松

全力以赴 必然花开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他们的高大、尖端、集万千宠爱与荣耀于一身。但在这无数光环的背后,其实是无尽的汗水,他们日复一日的在魔鬼训练中煎熬,经历无数的淘汰与选拔,才能万中挑一,他们就是宇航员。

在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为提高航天员耐力,曾让航天员穿上80公斤重的航天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每天步行30千米,这样是为了保持良好身体素质。

而每天都进行的这种高强度的锻炼,其实在所有的训练中算是最简单、最容易的训练内容。宇航员还要进行包涵天文、地理、地质气象、大气物理、飞行力学、计算机、无线电导航、领航、火箭、航天器构造、医学常识和救护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

身体素质锻炼和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必须具有空中环境的适应性和熟练驾驶技巧,另外常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和利用中和浮力模拟池进行失重状态下的动作练习,常用大型离心机以增强人员对超重的耐受能力,常用隔离舱以提高人员对航天寂静环境和生活规律的适应性,以及根据不同的救生方案进行弹射座椅或救生塔的救生训练。

有时还把人员投放到人迹稀少的大森林和冰冷的海水中以训练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后在没上天之前先对太空中的情况从心理上进行一下适应增强心理的稳定性的心理训练,一名职业宇航员的培养至少需要3年时间,也就是说这3年里,他们每天都面对这样高强度的魔鬼训练。

石磊老师希望通过这次讲座使同学们明白,现有的学习时光虽然苦闷但掺杂着幸福、期待,苦闷终有尽时,有些人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换来的可能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勉励同学们吃苦耐劳不惧困难,将这份航天精神带入学习里、带入生活中,要相信只要全力以赴,花,必然会开!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

与航天员取得的成绩一样,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也有着我们的中国速度。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从神一到神四,搭建了中国人的“登天阶梯”。而到了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行。

2003年的秋天,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飞上太空。

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飛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天。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在太空成功实施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这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天,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时隔不到1年后的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升空。并于2天后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从大漠深处起飞,升空后再和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至此,中国已基本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并为后续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中秋月圆之夜。9月15日,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升空,这次升空开展了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便定下的目标。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强国梦想不止。昂首阔步迈向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华民族,必将为和平利用太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编辑/夏冬)

猜你喜欢

交会升空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火箭升空啦
火箭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