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以希为贵
2017-12-18李希贵
话以希为贵
读者:教师这一职业的全部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增值。教师在学校中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因缺少职业激情而产生的职业倦怠?
李希贵: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目的就是为了证实工作成果对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的影响。他雇了一名伐木工人,先让他用一把锋利的斧头砍树,结果那个伐木工做得又快又好。后来,又让他用斧头的背来砍一根木头,心理学家告诉伐木工人,干活的时间照旧,但报酬加倍,他唯一的任务就是用斧头背砍圆木。干了半天之后,伐木工人扔掉斧头不干了,他说,“我要看到木片飞出来。”其实,这个“飞出来的木片”,正是伐木工人的工作价值。
如伐木工人一样,任何一个职业,维系其职业激情的大都不是丰厚的薪酬,让他们感受到职业的价值,随时能够看到“飞出的木片”,才是根本所在。
教师职业的价值何在?借用提问者开篇的一句话:“教师这一职业的全部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增值。”
说到这里,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的根源也就不言自明了。
首先,在以管理为主线的学校文化中,教育的价值难以显现。长期在学校工作的同行,大都有着类似的感受,以中学为例,初一、高一刚刚入学的学生,在严格的管理氛围下,大都谨言慎行,畏首畏尾;到初二、高二,就有一些学生开始按捺不住自己,变得不太好管了;到初三、高三时,就会出现相当一批“刺头”,甚至会有一些专门与老师“对着干”的“顽固不化”者,这往往也是许多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
尽管我们可以用许多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来解读今日教育之艰难,然而,在一所学校的几年时间里,让学生变得越来越不令人满意,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当我们立足于秩序,立足于管理的时候,更加看重当下,更加关注问题,一定会成为我们的优先选择。教育中必需的包容,成长中的循序渐进,化茧成蝶中的艰难困苦,发展中的反复无常,在校园常常没有席位,于是,成长规律与管理的压力冲撞,教师的职业特质大部分被击碎,其职业价值、职业成就难以显现,正如那位伐木工人一样,长期看不到“飞出来的木片”,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在今天考试录取制度的影响下,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指导原则里“考什么即教什么”,甚至“考什么只教什么”并不少见。当学科教学失去了立德树人的追求,教育变得目中无人的时候,课堂便失去活力,没了生机,为了知识而知识的教学,无论花样如何翻新,不管模式多么新颖,都无法诠释教育的崇高和伟大。教师成为知识的操作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谁都难以保持职业的激情。
有的老师可能说,我们无力改变学校的氛围,单枪匹马难以改变教育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确有道理,在整个大环境或组织氛围不变的情况下,若干政策机制不配套的条件下,个人的力量确实不易产生效果。然而,如果我们确实希望改变,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了自己的教育追求,敢于放弃一些名利,舍弃一些与自己的教育追求无关的东西。其次,要确定有限目标,把理想的追求分解为一个个小小的目标,阶段性实施,要有长期不懈的思想准备;另外,要把攻坚克难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作一个值得总结的过程。以研究的态度对待风险、难题和挫败,将之视为可以传承给别人借鉴的宝贵财富。这样的心态才可以让我们走得从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