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2-18雷振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胸外科芬太尼麻醉

雷振环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兴安 137400)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雷振环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内蒙古 兴安 137400)

目的 研究分析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外科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的麻醉药物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照组患者采取的麻醉药物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感受。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麻醉,术中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各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科手术中患者应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较应用芬太尼麻醉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更好。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芬太尼;瑞芬太尼;胸外科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提升,丙泊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物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是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能够在患者体内发挥麻醉、镇痛的效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本文对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证明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更佳、更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外科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者长期服用镇痛类药物,患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经临床诊断符合研究范围,且表示积极配合开展治疗和调研。观察组,全部应用芬太尼麻醉,男40例,女3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1±3.8)岁;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男37例,女33例,年龄24~58岁,平均(42.3±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之前均进行阿托品肌肉注射,药剂量为0.5 mg。在开展手术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进行记录。观察组应用芬太尼作为麻醉诱导药物,药剂量为3 ug/kg,术中每60~90 min追加0.1 mg剂量,手术结束之前一小时停止追加;对照组联合应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其中芬太尼诱导药物药剂量标准为3 ug/kg,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5~1.5 ug/(min/kg),手术完毕后停止输注,待患者符合麻醉镇痛要求后方可实施手术。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记录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感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患者的主要生命指标情况及苏醒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情况,两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方面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差异明显,对照组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主要生命体征指标数值(±s)

表1 两组术中主要生命体征指标数值(±s)

术中主要生命体征指标数值组别 例数(n)苏醒时间(分)心率(次/分) 血压( mm Hg) 血氧饱和度(%) 呼吸频率(次/分)观察组 70 76.8±7.1 101.4±9.8 96.8±2.8 15.6±2.5 15.2±6.9对照组 70 63.7±9.1 98.4±10.2 94.8±3.2 14.8±2.9 9.7±2.3

2.2 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进行评价,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疼痛感受评价分值(±s)

表2 两组术后疼痛感受评价分值(±s)

术后疼痛感受评价分值 P术后1小时 术后6小时 术后12小时观察组 70 3.3±0.6 3.4±0.5 2.9±0.4 0.018对照组 70 2.5±0.3 2.0±0.1 1.5±0.2组别 例数(n)

3 讨 论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是当前手术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芬太尼脂溶性较高,易于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同时易于从脑重新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所以小剂量则起效迅速,但作用时间短暂,与其再分布有关,反复多次注射可产生蓄积。而瑞芬太尼含有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代谢物经肾脏排出,清除率不依赖肝肾功能。无论输注时间多长,血药浓度减半时间始终是4min以内。由于麻醉药物残留作用致使大脑皮层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等高级中枢的功能不能短期内全部恢复,从而影响患者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同时患者由于受到疼痛、气管插管等不良刺激难以忍受,常以躁动不安形式表达。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使用,有助于术后镇痛的衔接,减少心脏、大血管及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循环系统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术后尽早康复,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可知,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镇痛效果更好,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1] 魏海滨,李小强,张益国.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3):148-149.

[2] 李 林.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02):224-226.

[3] 吴 成.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妇科全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0):33.

[4] 蔡杨帆.芬太尼在胸外科麻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01):27.

[5] 崔卓越,魏海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8,(05):84-85.

R655

B

ISSN.2095-8242.2017.068.13297.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胸外科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