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对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
2017-12-18刘建林宋昀航
刘建林 宋昀航
内容提要: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联合国军发动“仁川登陆”,朝鲜战场形势急转直下。10月8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断扩大对朝鲜的侵略,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下旬,经中国政府批准,朝鲜人民军第八军团撤至吉林省延吉市河南街休整,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亦跟随第八军团来到延吉市。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延边地委对战勤工作的指示,从1950年11月初至1951年1月8日,延边大学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第一期护士的培养工作。1951年1月9日至4月10日,延边大学又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第二期护士的培养工作。报考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均为来自东北地区的中国朝鲜族,毕业后赴前线参加朝鲜人民军战地医院和基层卫生队的救护工作。延边大学对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体现,在中朝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
延边大学医学部的前身是1948年10月1日成立于吉林龙井的延边医科专门学校,1949年3月20日该校并入延边大学。朝鲜战争爆发后,成立不到两年的延边大学在任课教师、办学经费、医疗设备、实验设施都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承担了对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工作。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延边大学医学部的创建及其初步发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苏军解放延吉,伪间岛省的日伪机关土崩瓦解。19日,龙井解放。26日,“龙井教育同盟”委员长林启学带领爱国师生接管了伪东满医科大学。9月12日,在接收的伪东满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附属看护员学校的基础上,龙井教育同盟按照“民办公助”、“以民教民”的原则,创办了民办龙井医科大学。①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号,2003年,第1页。在教职员工和爱国学生的邀请下,龙井金山医院院长金光灿出任校长,李奇奉出任学监。民办龙井医大创办后,学校按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废除了伪满时期的“奴化教育”,加强了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并将医大附属看护员学校的学制定为1年。
1946年8月17日,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机关干部在省委书记陈正人、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周保中的带领下迁至延吉市。在这一过程中,民办龙井医大将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向周保中主席进行了汇报。周保中经过深入调研,在了解到民办龙井医大的困难后,决定将该校由私立改为公立,并将学校办学经费纳入吉林省财政预算。10月3日,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龙井医科大学”。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接管吉林省立龙井医科大学,学校改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医学院”。李震勋出任医学院院长,崔秀汉任教务主任。医学院附属医院由副院长文平主持工作。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接管医学院后,为保证教学需要,“拨出专款2,000万元东北币,为医学院购置教学设备。同时,为适应解放战争战场的需要,把医学院的学制改为1年,教学以外科和战地救护为主要内容,培养学员的救死扶伤精神和医疗、护理技术”①政协龙井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龙井文史资料》(第三辑),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90609号,第106页。。
1948年1月,“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医学院”改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分校”,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曾在延安医科大学任教的任国祥任校长,郑方担任政委,王立映为附属医院院长。7月,中国医大第一分校根据上级的指示,开始着手布置从龙井迁往哈尔滨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朝鲜族教师希望能留在延边地区。为避免医大一分校迁走后延边地区的医学教育出现断层,时任中共延边地委副书记、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的林春秋提出在延吉市创办一所全新的以培养朝鲜族卫生干部为办学目标的学校。8月1日,由林民镐担任主任的“延边医科专门学校期成会”在延吉市成立,在延边专署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延边医专的筹建工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庆祝朝鲜建国,东北行政委员会派出了由朱德海任团长、文正一任副团长的“东北朝鲜族人民代表团”,卢基舜校长参加了代表团。在朝鲜期间,卢基舜考察了朝鲜高等医学教育的情况。②尹宗柱、金青松编:《中国朝鲜族医学教育先驱卢基舜》,第78页。
1948年9月23日至25日,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和医学院的前身——筹备中的“延边医科专门学校”在延吉市组织了招生考试。录取了本科生64名,特科15名,候补生21名,共100名新生。③《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10月1日,以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分校的部分朝鲜族教师为骨干,延边医科专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校址最初设在延边军分区办公楼,曾创办《保健运动》、《保健朝鲜》等朝鲜文进步刊物的杨尹被任命为代理校长。④尹宗柱、金青松编:《中国朝鲜族医学教育先驱卢基舜》,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1页。10月中旬,延边专署任命卢基舜为校长,杨尹转任延边医专附属医院院长。10月下旬,延边医专迁回龙井。由于学校的创建工作已经完成,“延边医专期成会”正式解散,另成立“延边医专董事会”负责办学资金的筹集。延边医专初创时,有教师8名。附属医院有医师2名,护士6名,床位10张,⑤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号,第2页。学生60名。⑥政协龙井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龙井文史资料》(第三辑),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90609号,第107页。延边医专的生源来自东北三省的朝鲜族中学毕业生和医疗卫生系统的朝鲜族在职人员,采用朝鲜语授课。延边医专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专门医疗卫生科技知识的人才,保障延边人民的健康,支援国内解放战争。”延边医专从解放战争的战场救护需要和朝鲜族群众的实际医疗需求出发,设立了1年制护士养成所,招收了第一批20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①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号,第2页。
延边医科专门学校并入延边大学前,师资队伍有了一定的发展,教职员工达到39名。②延边医学院校史编纂委员会:《延边医学院校史》,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9204052号,第2页。1949年3月8日,延边医科专门学校正式并入正在筹备中的东北朝鲜人民大学,成为东北朝鲜人民大学医学部,校址由延吉迁到龙井,医专附属看护员养成所所有学生的学籍转入东北朝鲜人民大学。1949年3月20日,延吉大学成立。延边医科专门学校并入新成立的延吉大学,成为延吉大学医学部。医学部里设有阅览室,存有500多本日文写成的医学文献资料。③尹宗柱、金青松编:《中国朝鲜族医学教育先驱卢基舜》,第82页。4月1日,医学部在龙井校址举行了开学典礼,中共延边地委任命卢基舜为延边大学医学部部长、元逸愚为副学部长,全信奎任医学部附属制药厂副厂长(主持工作)。医专并入延吉大学后,实行“学部长负责制”。卢基舜担任医学部学部长,元逸愚为副学部长,杨尹为附属医院院长,池喜谦为教务科长。校址从延吉市北山街迁至龙井的原伪满间岛省日本领事馆旧址(现为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楼),护士养成所的全体同学亦跟随医学部迁至龙井,这是延边大学护理学专业的第一次搬迁。4月13日,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延吉大学更名为延边大学。4月,郑逵昌任延边大学医学部基础讲座室总讲座长。5月22日,沈炳镐被任命为中共延边大学总支委员会医学部(第3支部)书记兼指导科长。
1949年7月20日,延边大学组成了“赴朝高教考察团”,医学部医学科科长郑逵昌跟随林民镐副校长参观了平壤医科大学。考察团结束访问回到延吉,郑逵昌从朝鲜带回一套译成朝鲜语的苏联医科大学教材。④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0-12,第1页。医学部教师郑柄镇则参加了“国内高教参观团”,考察了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办学情况。根据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整顿高等学校的决定》和关于《延边大学整顿情况报告》批示意见。1950年1月,延边大学对院系、专业进行了调整。在这次调整中,医学部得以保留,但医学本科的学制从4年改为5年。医学特科和护士培训班保持不变,学制仍为1年。其中,护士培训班计划只招1期,到1951年停招。9月1日,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借鉴解放军政工工作经验,延边大学医学部将政治指导员改为政治教导员,10月,医学部附属护士养成所第一期学生的毕业典礼举行,毕业生共有7名。⑤《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第193页。
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35医院副院长高应旻调任延边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院长。1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延边大学院系及专业设置的调整方案,保留医学部医学专业的学制改为5年,护士培训班“1年制”的培养方案不变。2月3日,延边大学任命沈炳镐为延边大学医学部指导员,石公林为副指导员。根据3月31日东北人民政府《关于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决定》,医学部护士养成所调整了课程设置,改进了教学方法,缩减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4月,医学部建立了“学部委员会负责制”这一新的管理模式,由学部长、专业主任、指导科长、教务科长、庶务科长、附属医院院长组成学部委员会,卢基舜任主任委员。8月,护理学专业的同学跟随医学部从龙井迁回延吉的延边大学本部,此为护理学专业师生的第二次搬迁。同月,卢基舜被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晋升为二级教授,郑逵昌、金世昌晋升为副教授。8月15日,延边大学新校舍竣工。23日,医学部搬入新校舍办学。9月,附属医院从龙井迁至延吉后,与延边医院合并。在两院的合并大会上,朱德海校长指出:“合并后的延边医院应担负延边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和实习及延边地区中心医院的双重任务。”①《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编写组:《延边大学医学部部史》,第4页。11月,延边大学校本部从延吉市火车站北侧迁至延吉市公园街新校址。医学部附属护士养成所也跟随学校迁到延吉市公园街,这是护理学专业师生的第三次搬迁。总之,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延边大学医学部护士养成所,虽然在师资力量、招生规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延边地区对护理学专科人才的需求。
二、朝鲜战争爆发后延边大学承担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韩国称“韩国战争”或“六·二五”战争)爆发。26日,美国政府宣布驻远东美国空军、海军参战,支持韩国李承晚政府。27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开往台海,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犯中国主权。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坚决反对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和入侵我国领土台湾。美国不仅无视中国的严正警告,反而扩大对朝鲜的侵略。7月2日,美国出动地面部队参加朝鲜战争。7日,为弥补兵力的不足,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为反对美国侵略朝鲜,23日,延边各群团组织联合成立“反对美帝侵略运动委员会”,并开展“反对美帝侵略朝鲜、中国台湾”签名运动。②政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文员会编:《延边文史资料》(第四辑),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5439号,1985年,第191页。
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的“南下作战”势如破竹。至1950年8月2日,朝鲜人民军将韩军、联合国军包围在釜山周围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韩军和联合国军依托洛东江构筑“釜山环形防御圈”负隅顽抗。延边作为吉林省朝鲜族的聚居区以及和朝鲜接壤的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同朝鲜来往密切,战场形势的变化很快传到了延边。延吉市的东北朝鲜人民书店门前(现延吉市国贸大厦东门)的黑板上挂出了朝鲜战势图,工作人员每天都用小红旗标出朝鲜人民军向南推进的战势。一些朝鲜军人站在朝鲜战势图前向延吉市民宣传朝鲜战争的大好形势。③安龙祯主编:《回忆金文宝同志》,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页。随着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一部分延边地区的群众和延边大学的师生产生了“战争可以速胜”的心理。
9月15日,联合国军发动“仁川登陆战役”,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补给线,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朝鲜人民军开始进行战略撤退。由于对民主阵营的力量估计不足,对战争的持久性缺乏认识。加之敌特在延边地区散布谣言,使得延边地区的部分群众从“速胜”转向了“恐美”的悲观情绪。认为:“朝鲜地方小,一退就危险”。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众对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大会抱有幻想,孤立地看朝鲜问题,对战争性质及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错误认识。10月初,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的要求,延边大学在朱德海校长、林民镐副校长的领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宣教运动”,在政治、历史、国文课当中添加时事政策宣传和抗美内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25日,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击溃韩军第6师团、第8师团和美陆军骑兵第1师,并将其驱逐至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人“感恩节前占领朝鲜半岛”的企图。
10月下旬,经中国政府批准,朝鲜人民军第八军团在军团长金昌德的带领下撤至中国延吉市河南街整训,补充人员、装备,并加紧训练。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亦跟随第八军团来到延吉市。11月初,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和延边地委的指示,延边大学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护理学学生的培养工作。接受了上级的任务后,延边大学对第十二看护员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如下具体安排:“以时事政治教育为重点,结合防空、防特、爱护伤员等教育,启发思想,提高政治觉悟,打消恐美思想,转向仇美、鄙美、蔑美,树立胜利信心,掀起行动”。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局(馆)编:《中共延边地委延边专署重要文件汇编》第二集,1986年12月,第312页。延边大学和第十二看护员学校的学生除积极要求参军、参战外,还深入到街道、农村向群众宣传。部分学生为报名参战还写了血书。对此,学校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除少数学生根据国家的需要参加志愿军的作战部队和协助朝鲜政府开展战勤工作的志愿军赴朝武工队外,大部分学生仍然留在学校学习。
延边大学承担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后,由医学部党支部书记兼指导科长沈炳镐负责给看护员学校的学生讲授新民主主义论和时事政策课程。政治课集中讲授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及其腐朽、没落直至垂死挣扎的必然趋势,结合两大阵营力量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必胜的信心。同时,延边大学医学部在第十二看护员学校学生当中大力开展以批判“亲美”、“崇美”、“恐美”思想为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并提倡学生与这些错误思想划清界限。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大大激发了她们抗美援朝的热情和积极性。②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1-15,第1页。第十二看护员学校的学生纷纷以实际行动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组织广大师生到街道和农村,以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响应党的号召,为志愿军伤员义务献血,为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义捐活动。
朝鲜人民军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其前身朝鲜人民革命军在中国东北期间,和东北抗联并肩战斗,给予日寇以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期间,朝鲜人民军给予了东北民主联军以巨大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我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援助朝鲜抗击联合国军的侵略,与朝鲜人民生死与共,这是团结朝鲜人民的政治基础。延边大学医学部注重第十二看护员学校学生培养当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学生当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国际主义宣传教育,揭穿美帝的侵略本质和宣传中朝两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性。以使学生在前线能够切实做到处处尊重朝鲜人民、朝鲜劳动党及其领袖金日成首相,遵守朝鲜政府的法令和朝鲜人民军最高指挥部的命令,不拿朝鲜群众的一针一线。抗美援朝期间学校师生员工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也大大地推动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良好校风的进一步发扬,延边大学的各项工作随之出现了严肃紧张、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延边大学学生和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学生一起合办的《抗美援朝运动特刊》(第二期) (图片来源:延边大学档案馆)
三、朝鲜战争爆发后延边大学承担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区看护员学校的专业课教学
朝鲜战争爆发后,除延边大学医学部副学部长元逸愚参加了朝鲜人民军,先后担任朝鲜人民军第五师团卫生部长、朝鲜人民军治疗护送部部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驻中国吉林省后方医院管理处副处长等职务外,①郑凤霞主编:《延边大学医学院人物鉴》,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页。延边大学医学部的大部分教师留在延吉市承担日常的教学和战勤工作。由于苏联的医护类教材编排科学、技术先进。1950年8月,延边大学医学部规定今后采用的苏联医学、护理学教材应占教材总数的80%。②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编委会:《延边大学医学院院史》(1948-2003),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第200304016号,2003年,第246页。延边大学的教学用语是朝鲜语,所以护理学学科的各门教材都使用朝鲜语编写。11月初,延边大学医学部受中共吉林省委、延边地委的委托,为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区看护员学校的全部专业课教学。医学部承担这一任务后,学部领导十分重视,学部长卢基舜和附属医院院长杨尹立即召开了业务骨干会议,研究决定了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并组织实施。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战地急救、灭菌消毒、卫生防疫等。
由于抗美援朝战场战事的扩大,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大批伤员在短期内往往得不到外来医疗救治,随部队开进的看护员所进行的战场救护的作用就愈加凸显。延边大学医学部根据朱德海校长和林民镐副校长的指示,同时结合抗美前线对护理人才的实际需要,最终在学时、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总的要求是:把现代护理学技术和朝鲜人民军在抗美斗争前线的需要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与护理学教育联系起来,以达到培养有一定革命理论基础、有实际工作能力、忠于朝鲜人民解放事业的护理战线的战士。
抗美援朝战场的战伤护理与伤员的救治休戚相关,伤员能否以最快速度摆脱生命危险,被敌方武器所伤的身体能否得到挽救,要看看护员能否快速、准确地配合。所以,战场护理和战伤救治密切相关,准确的战伤护理对伤员的救治成功意义重大。11月4日,根据抗美援朝前线的需要,卢基舜学部长做出决定,包括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学生在内的医学部全体师生集中学习3个月的战伤外科。①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0-9,第14页。卢基舜原为生物化学领域的博士,为适应战场的需要,卢基舜自学护理学,亲自为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护理学学生讲授战伤外科。在卢基舜的带领下,医学部各级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不仅分担了部分教学任务,而且在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加深了对护理学教学规律的认识,使领导、管理和教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战伤外科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战地抢救和战伤护理。抢救伤员速度很重要,延边大学医学部教育第十二看护员学校学生要按照“先重后轻”原则,做到快抢、快救、快速运往后方战地医院。在担架队后送的过程中,看护员应做好途中急救和护理工作。密切关注后送途中的伤员情况。人民军和志愿军伤员的伤口大致包括如下几类:枪伤、刀伤、骨折、皮肤擦伤、组织挫伤、裂伤、刺伤、烫伤、原有伤口感染等。医学部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了外伤包扎、止血、输液、注射等操作。战伤护理对于保证医疗救治的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战伤并发症,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医学部也重视看护员需要掌握清洗创双、伤口缝合、体内取异物等护理学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战场上,看护员还要配合担架队,对伤员出现的骨折、关节伤、挤压伤等情况,学会用夹板固定。另外,看护员还集中学习了换药及创面的清洗等护理学技术,主要包括:消除伤口分泌物和异物、控制局部感染等,以利于伤口愈合、拆除缝线。②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0-8,第14页。
“节奏快、突击性强”是战场护理的显著特点。朝鲜人民军官兵受伤后,看护员需要采取止血、包扎伤口、骨折固定、心肺复苏、输液等措施进行积极救护。在这种情况下,看护员若不具备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热情和全心全意为官兵服务的精神,便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延边大学医学部在向第十二看护员学校的学生传授现代护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培养第十二看护员学校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使每个看护员都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延边大学医学部号召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全体同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友人白求恩为榜样,学习他“救死扶伤”的国际主义精神,以期培养兼具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业务素质的看护员。
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由于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米格走廊”以南的区域掌握制空权。因此,建立并完善人民防空体系意义重大。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同学对于防空普遍缺乏实际经验,但理解能力较强。为此,延边大学医学部邀请一部分志愿军和人民军战士向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同学传授防空知识,内容包括修筑防空洞以及讲解战场上敌人飞机轰炸的规律,以减少敌机轰炸给前线战地医院造成的损失。敌机飞到战场上空时,若敌机平飞,就迎着飞机跑,敌机侧飞则是要发射枪弹,此时需要及时的卧倒隐蔽。①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0-9,第1页。
1951年1月10日,为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边大学决定实行奖学金制度,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给50万元东北币。②朴泰洙:《延边大学师范教育史》,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93页。1951年,延边大学医学部决定把生产劳动课作为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正式专业课程,列为教学计划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设置劳动课以后,第十二战区看护员学校的第二期学员和延边大学医学部学生一起,普遍地参加了钢铁生产、工厂、农场劳动和其他社会公共实践活动,认真贯彻了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③延边大学校报编辑部:《历史的足音——延边大学校报50年新闻集锦》,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200304011号,2003年5月,第82页。经过培训,第12战时看护员学校的两期共1,000余名学生在延边大学医学部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前线战地医院急需的护理学技术,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国际主义战士。
负责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学生培养任务的延边大学医学部教师展示“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礼物”,向中央表达朝鲜族的反帝决心 (图片来源:延边大学档案馆)
结 语
毛泽东主席于1941年和1942年在延安先后两次为护理工作者题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理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时,延边地区共有大小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40个,村卫生所3个,医护人员1,275名,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局(馆)编:《中共延边地委延边专署重要文件汇编》第二集,1986年12月,第411页。延边地区面临着护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但为了支援朝鲜,中共延边地委和延边专署从护士中抽出业务骨干组织了护士队奔赴朝鲜前线。根据1949年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对《延边大学整顿情况报告》的批示意见,延边大学医学部护士养成所原打算到1951年停止招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和延边地委的指示,延边大学承担了对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战勤任务,延边大学医学部在卢基舜学部长的带领下,根据前线的需要适时调整了培养方案,不仅没有停办护理学教育,而且集医学部之力加强了护理学的教学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延边大学师生节衣缩食,克服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自发地向前线部队捐款、捐物。其中,延边大学医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除承担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任务外,每人每月还把自己工资的5%到10%捐给前线。据统计,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延边大学共有180多名教职员工捐物511件,捐款1,729,115元东北币;共有400多名学生捐物941件,捐款196,260元东北币。②延边大学档案馆,案卷号:1-1950-8,第16页。
延边大学在接受中共吉林省委、延边地委的战勤任务时,处于成立不到两年的初创时期。要培养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大量学生,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学校的办学经费短缺、设备简陋、缺少部分医疗仪器、实验室少等问题。延边大学把药厂的利润投入到购买实验仪器,把药厂盈利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增加设备仪器、改建实验室和购置学术书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不足的压力”。③朴文一主编:《历史的记忆——延边大学校友回忆录》(1949-2004),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页。延边大学对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援助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前期,这一阶段是朝鲜人民军被迫进行战略后撤的困难时期。据统计,从1950年11月初至1951年1月8日,延边大学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第一期看护员的培养工作。1951年1月9日至4月10日,延边大学又承担了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第二期看护员的培养工作。报考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均为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初中毕业女生,每期500余人,两期共计1000余人,毕业后赴前线参加朝鲜人民军战地医院和基层卫生队的救护工作。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学生在延边大学医学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现代护理技术,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国际主义战士。延边大学对朝鲜赤十字会第十二战时看护员学校的教育援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体现,在中朝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