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分析与解经术
2017-12-16张洁
张洁
【摘要】为论述小学阶段围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而展开的句子解析教学是无效教学,采用了实践分析、对比分析、理论分析三种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教学实践中最难的,也根本没有方法找到标准答案的教学,句子解析所采用的读经术和解经术是宗教中用来封锁教众思维疆界的方法——所以,句子分析教学是无效教学,也是不利于语文思维的教学。只有弱化或改进这类教学,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语文课堂。
【关键词】五路可通;无效教学;读经术;解经术;思维疆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71-02
最近,我新接手的语文科目班级里,有学生代表质问我:为什么不上句子分析?并告訴我说隔壁班的学生都学了这个,她们看过隔壁班同学的语文书,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她们以前的老师也给他们上了这个,为什么我不上?为什么我的教学方法跟其他老师不一样?看来我到了不得不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刻,虽然我一直都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会引起更大的误解和更多的批评,因此我用这篇文章认真地回答:
我认为,句子分析教学,也就是所谓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无效教学。类似于“读经”和“解经”,是不利于思维的教学。
以上观点是经过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也是经过自己的学习探索得出的观点,是认真和负责任的。我提出以上观点,并陈述自己的理由,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现状
的确,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中,明确提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1];指出:“教师重点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2]还指出:“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3]
依据这一教学要求,每篇课文的“教材解读”中,都安排了“词句理解——(1)对句子的理解”这一内容,并在其中列出了重点句子的详解。因此作为教学重点,句子解析教学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但这一教学是否有必要,实在值得商榷。
二、结合实践分析
首先,从教学难度上看,它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难的一环。老师也觉得难,学生也觉得难。因为在实践中,无论老师怎样预设前提,怎样循循善诱,也无法从学生口中诱出标准答案,甚至至少诱出符合标准的类似答案也貌似遥遥无期。所以,句子理解的教学最终都难免演变成这样一幕:老师在黑板上抄教参,学生在课本上抄答案,抄完后死记硬背。可是死记硬背能算是有效教学吗?
其次,从教学效果上看,它实属无效教学。
无论学生学过几年,学过多少理解方法,也无论学生有多么优秀,最终碰到此类问题,学生就是写不出接近教参的标准答案(或至少类似标准答案)。我曾经教过两届六年级语文。我班里的学生,他们已经历经了长达数年的句子分析训练,他们的语文课堂一直都重视训练这块内容,可是直到六年级,他们仍然摸不到句子分析的门槛。不管是作文第一名的学生,还是背课文最快的学生;无论是据称两岁就可以读报的神通,还是数学稳居第一的学霸,无论是谁,只要碰上了句子分析,就全都捉襟见肘,黔驴技穷,只能巴巴地等我的答案。私下里再看老师,无论这个老师教得多辛苦,多认真,其实离开教参,语文老师们自己也几乎没人能写出标准的答案。
请问没有方法通向标准答案的教学是有效教学吗?
教学目标设在那里,标准答案摆在那里,老师本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或者开辟出至少是一条通路,使学生顺着这方法、沿着这思路,找到正确答案。哪怕只有一种方法,哪怕只有一条思路,只要是走得通的,能找到答案的,哪怕找到的只是接近标准答案的,也行啊。然而现实却是——无路可通!
试想一下这个情形:有一个优雅高深的目标,高高地挂在天际,像北斗星一样遥远不可琢磨。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走了水路,又走了陆路,做了热气球,又坐了飞机,大家跋山涉水,历经数载,万里迢迢,上天入地,都没能到达目标——而这失败的情形正是目前的语文句子分析教学的现状。
这样的实践结果证明什么?能证明是有效教学吗?
三、对比分析
单凭以上两点教学实践貌似还难以从实质上论证它是无效教学,那么就让我们换个角度从教学方法上来探究一番。
大家都知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点类似于写一篇小作文——虽然是个简短的句子,却很可能会理解出一大段话来。如五上第一单元第一篇精讲课文《窃读记》中的重点句子○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4]一共才十五字。
关于它的理解如下:“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5]
解析共一百五十五字(含标点符号171字),真可谓含义深长,足足解出了超出十倍的量。真可谓一字十解。
且不说孩子的理解力能不能达不到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单来探讨解析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其中运用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理解?是依据自己的经验理解?还是通过阅读类似文章理解?不管你照教参给出的方法怎样去靠,它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解经术”。
有宗教基础的人就会明白这种方法。在基督教里,牧师常常会解读圣经中的箴言名句,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如果你听过基督教的牧师布道,碰巧听到他解读圣经,你会发现他对《圣经》名句的饱含深情又意味深长的解读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原因就在于,他们完全使用同一种方法——“读经术”或“解经术”。endprint
举例如下:“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6](《圣经诗篇》第三十九章第一节,共十五字。)解析如下:
大卫写这篇诗篇时,看起来是落在极大的困境里,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非常不安;因为他自己是相当困难才胜过激动,让自己的灵平静,领受他曾给别人的那美好劝告(诗37:7),就是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祂,不要心怀不平;提出美好的建议,要比作出在受苦之下安静的美好榜样要容易。是什么具体的苦难,让大卫生出现在所处的冲突,这里并没有显明。也许是某位亲爱的朋友或亲属去世,这试炼他的忍耐,提醒他要作这些关于人必死的深思;与此同时,看起来他自己也软弱生病,落在某种强烈不安之中。他的敌人也在寻找有利机会反对他,要看他跌倒,好使他们找到一些事情来谴责他。他就是这样忧愁,I.述说他心中美德与败坏、激动和忍耐之间的挣扎,1-3节。(含标点297字)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这说得好,是他决不愿意收回的,所以决不可否认。请注意,(1)我们人人都当极大关注的,就是谨慎我们的言行,就是在其他人用一切大胆行事为人时,我们却当谨慎。(2)我们应当坚定决心要谨慎言行,常常更新这立志。藏得好,丢不了。(3)我们在已经立志要谨慎言行后,就必须在一切情形之中提醒自己这立志,因为这是一个决不可忘记,而当常常想起的约。(含标点符号共171字)
一句无心的话,或许引起一场纷争;一句善意的话,或许让人心生美好。培植一个人需要千言万语;毁灭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谨慎出言,才能少生事端;三思量行,才会少生遗憾。(共七十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宗教这块石头,也可以用来琢磨语文这方璞玉。让我们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以上两段解读,不难发现两者使用的方法存在相似之处:梳源,浚流、深入、衍生、扩张,这其实就是读经术啊!宗教运用这种方法是为了提高《圣经》的权威,加深教众的信仰。但语文教学用这种方法就让人费解:这是要达到什么教学效果呢?语文并不是《圣经》,文学也不是宗教,读经术和解经术究竟对语文有什么意义,或有什么帮助呢?
四、结合理论分析
如果从方法分析上仍然不足以证明,那就再从教学原理上推敲。英国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认为:文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是问题而不是即成结论;探究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讲授;教师在学生争议中应秉持中立立场;教师不该以权威或书本上的结论“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而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在“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上的做法恰恰与这些教学原理相悖:在体会句子深刻含义时,教师最终否定了所有学生的理解,并把教参书里面的理解抄写在黑板上。因此教师不是在有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而是在有意封锁学生思维的疆界。
还有许多老师精心預设前提,试图把学生的思维引到参考答案中去,正如崔雪君所说:没开展思维活动前,说一些隐含思想倾向的话,“设问”精心设计好标准答案,这种所谓一定前提下的启发实质是陷阱——诱导无框的思维亦步亦趋地陷入教师预设的“美丽善良的唯一陷阱”。一个思维被周而复始地引入陷阱的弱小生命,渐渐地就没有了“出轨”和“犯错”的天性。他们要么在煎熬中走向毁灭,要么在反抗中迎来新生。
因此,从引导思维的教学原理上探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有封锁思维的嫌疑,是无效的,是有待改善的——它只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入那个“美丽善良的唯一陷阱”,使学生在语文思维上失去自信。这也是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不活跃,讨厌回答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
五、结论
今日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句子分析教学的课堂,让我想起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课堂,那里也一定充满了读经课和解经课,课堂上充斥着对《圣经》名句箴言的深刻含义的体会和解读。但你可想而知,那样的课堂气氛有多么压抑,那样的教学方式有多么乏味,因为教会不需要人民的思维有多么活跃,只希望人民的思维都被封锁在《圣经》的疆界里,从而让循规蹈矩、歌颂上帝成为一切。我不知道我们的语文需要用类似的“读经术”把学生的思维封锁在什么疆界里,这真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但我知道是文艺复兴运动和随之而来的教育改革运动改变了中世纪的教会课堂。而我们的语文貌似也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式的转变——改善“读经”式和“解经”式的句子分析教学,丢弃语文的“宗教性”,这必将直接放开学生的思维,对语文课堂的活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不再教授“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原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负责任地选择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也负责任地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虽然,我偶尔也会提到一些教参中列出的句子,但是我以学生自己的合理理解为准,绝不照教参报答案,更不要求学生背诵句子解析。希望我的解答能够为我的学生所理解,也希望我的观点能为同行所认同。
参考文献
[1]《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明》P1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P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圣经诗篇》P537,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9年版;
[4]《诗篇第三十九篇》,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06/21/48128751_692707785.shtml.
[5]《智慧之言(1)》2017年10月6日,朱小春牧师,微信公众号zxc13456033322.
[6]《语用思想与语文繁荣》,崔雪君,《中国教师报》2016年5月4日星期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