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2017-12-16辛业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辛业国

【摘要】语文是小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而作业又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作业设计对学生语文学习来说极其重要。本文针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29-02

小学语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消化,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作业一般由教师支配,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作业形式只局限于抄、写、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老师要作出大胆改变,不断创新,积极尝试采用不同的作业布置方法,不断使语文作业形式更加趣味性、多样性,内容贴近生活、体现个性,并且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质量提升。

一、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

传统作业完全服从于老师,学生只能充当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身份,在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上,学生没有发言权。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捕捉时机,改变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作业形式,在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中加入演、唱玩、画等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动手、动脑,动口,提高作业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作业的生成主体。传统作业往往是教师备课的产物,生成主体是教师。这种作业的优点是作业内容能够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巩固教学目标,但是有时也会因课堂教学实际变化而存在弊端。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实际对作业进行合理处理,包括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等方面的及时调整,实现由“教师生成性”作业向“师生共同生成作业”的转变。

二、设计层次化作业

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智力都各具有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有差异的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必将受到遏制。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他所知道的东西犹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最有效。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三、设计开发性作业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设计个性化作业有助于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作业要求,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作业自主权。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等。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四、作业向生活靠拢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现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囿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做张贺卡写上祝福献给妈妈。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观察生活,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作中收获除知识外更重要的东西。

五、结语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化,本人根据自身教学研究,提出了四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建议。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作业设计和布置策略,以实践性为作业设计的突破口来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谐统一学生、作业内容、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力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青青.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2]王亚平.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7(3).

[3]马艳琳.创新作业设计,促进小學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6(2):14-14.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