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性对策

2017-12-16李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策略

李娜

【摘要】“二十四节气”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好“二十四节气”是每一代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在学生传统文化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主题诗文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简单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以及相关诗文阅读意义,并探讨了“二十四节气”的扩展教学策略。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诗文阅读;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农村学校学生社团活动中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文阅读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317。

【中图分类号】K892.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08-01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于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文阅读能够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进行积极探索。

一、“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朴实的习俗、庄严的仪式、浪漫的传说,并不会随着农耕文明的远去,变成渐行渐远的田园牧歌。

二、学生“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文阅读

“二十四节气”诗文拥有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组织学生“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文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在提升诗文欣赏能力的同时,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领会到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知识:

1.顺应天时

“二十四節气”的诞生是古人通过观察不断总结的结果,随着时间不停地流转,自然界不断地进行周期性的转变,从草长鸾飞的春到炎巧难耐的夏,从草木枯荣的秋到冰冷寒雪的冬,四时不断的阶段性的周而复始,敏锐的古人察觉到这一时间规律,自觉的形成了时间段落意识,不同的时间段落对应具体的物候特征,因此,不少“二十四节气”诗歌围绕着自然时序的变化而展开。例如,白居易在《立春后五日》中的诗句,“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姻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描述了立春之后白日变长、气湿渐暖的早春景象。

2.农耕色彩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为主的国家,广阔的国土,适宜的气候,人民自给自足。农业的耕作离不开岁时节令的指导,通过诗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关于节气的农耕文化。例如,立春是一年中节气的开始,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耕作时节的到来,左河水的《立春》中写到”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诗文描述了在春回大地的气候中,农民开始谋划新的一年的耕作计划。再如,雨水滋润土壤,那么惊蛰的到来则是农人们开始忙碌耕作的标志。反应惊垫农业活动的诗歌有很多,如唐代韦应物的《观田家》中的“微雨众巧新,一雷惊垫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3.民俗色彩

“二十四节气”中不少节气都伴随着一些特别的民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仅仅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是劳苦民众一年中难得的休闲时刻。例如,春天的“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民俗就是扫墓思故人,宋代高翥有诗《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关于清明节的另一个民俗就是出游,在古代春游被称为“寻春”或“探春”。宋代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了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隻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鸾”,学生可以了解到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三、“二十四节气”教学拓展策略

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出一份力。同时,也能让本来沉闷的课堂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氛,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主题诗文阅读活动,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二十四节气”教学效果: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可以扩建校园节气文化长廊,分别以春夏秋冬等节气作为主题,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全部节气的气候特征、民风民俗、养生要诀、相关诗词等节气知识,并设立相关书架,学生们可以坐在走廊随意地翻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等书籍。此外,家校合育中,以家长自觉学习引领孩子主动阅读《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等相关书籍,以家长“合德”的行为引领学生举止文明,以家庭“和谐”氛围引领学生在校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家长的“合序”意识引领学生体会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思想。

2.拓展延伸的语数英课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大学科“课程+”的课程构建模式来引领铺开全校的课堂教学的发展。例如,在语文课堂中,组织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风俗的内容,开展“二十四节气”诗歌朗诵会和“二十四节气”硬笔与软笔书法比赛;数学课堂中,可以研发“二十四节气”扑克牌,用于丰富学生的数学游戏内容;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英文小报作业,以“玩转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自主创作并评比。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四节气”包含的文学体裁范围广泛,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体裁,诞生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文数量较多,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工具,相关教师要积极组织“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诗文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周红.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03):90-92+96.

[2]尚超,周红.浅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15,(07):269.

[3]杜叶华.基于对小学生“二十四节气”认知的思考与探究[J].家教世界,2014,(02):83-84.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