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策研究

2017-12-16孟宪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孟宪峰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正逐步得到重视,同时也在被推向市场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培养实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的主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策与建议,能够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以达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16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使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实践能力,于是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展开积极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中指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这就迫切需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来改变教学重心点,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让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更好地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教材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学生就业后工作要求。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现代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使学生的应用技能掌握情况十分不理想,根本无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

2.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枯燥单调

在我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目前还有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未能响应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推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策研究

1.明确课程培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实操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并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技术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工作,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明确课程培养教学目标,结合本地区和全国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企业对学生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上机实操练习以便于加深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2.依据市场要求,进行特色课程内容改革

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中职学校应当依据社会市场的要求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首先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基础操作技能,然后通过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教育教学和应用教育教学来对中职学生分阶段培养,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要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和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情况的调查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实时更新和调整来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相同步,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加大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培养力度。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市场需求息息相关,课程内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充分应对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处理。

3.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新課程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结合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转变学校办学思想和目的,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刻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教学,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实操训练来达到熟练掌握应用技能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其次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理论并且通过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来适应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观念,综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实训作业和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行动学习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特定的理念与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行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不断的探讨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在今后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明确课程培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实操动手能力;依据市场要求,进行特色课程内容改革;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紧跟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时调整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式与互动式的实践性教学,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增强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J].李淑晓.职业.010(02).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J].赵佳.学子(理论版)2015(2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