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抗挫折能力

2017-12-16石美菊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挫折体育课篮球

石美菊

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和“小皇帝”,家长几乎什么事情都惯着他们,导致孩子独立自主生活能力较差,怕吃苦、怕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乖巧,几乎什么都不缺,唯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勇气,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坚强个性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借助体育课训练孩子的技能,在运动中教会孩子不怕苦、能吃苦,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一、当前幼儿园孩子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在幼儿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科学”的内涵,认为只有用赏识、表扬、激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赏识孩子、尊重孩子就变成了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式的呵护,教师不敢轻易给学生半点批评,甚至当学生违反课堂常规等基本规则时也一味地姑息迁就。公式化的、千篇一律的赏识如果长期使用,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空洞而缺乏诚意,而且会使他们变得娇气、脆弱、任性,性格中缺少了必要的坚韧,造成心理上的缺陷,不少孩子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先提出一大堆担心,或是尚未进行实践活动,就自以为不行而放弃尝试。

适度的挫折教育更是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中必不可少的。现实生活中挫折发生不可避免,学生受挫心理形成十分复杂,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主观还是客观因素,都可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体育的特殊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激烈竞争性,胜负是体育竞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参与者都会遇到的,没有哪项活动能使失败成为如此正常和自然结果,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体育的功能来弥补以上的不足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要求体育教师在完成体育工作的同时,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良好的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培养孩子抗挫能力途径和方法

(一)设置小挫折,培养孩子意志。过多的成功体验麻木了学生,使其不能感受到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理感受,长此以往他们会忘却了失败的滋味,他们会忘却如何来面对失败与挫折,降低了学生的耐挫力。以致面对挫折手足无措,经历失败时会悲痛欲绝。因此,我们要认真处理还给予成功体验的时机与方法,使其既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感受与成功决然不同的失败的心理感受,为提高耐挫力创造条件。

面对挫折孩子普遍都具有惰性,怎样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加压”法不失为一“良剂”。运用这种方法,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有比较深的了解,设置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环境;其次,要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困难,让他们形成活动概念。例如:幼儿篮球教学中,男同学大都兴趣较高,而大多数女同学无精打采,经过了解原来大都是不会,就没兴趣,不想学,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还不如让我们自由活动,篮球我们不喜欢。”这时教师要采用“加压”的方法帮助其改变认识,摆脱困境。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否则不能参加下一个游戏。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感,学生面对挫折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最大潜能。不会篮球的同学也能认真投入学习;会打篮球的学生很快显示出他们的水平,完成任务后也来帮助不会的同学。经过几课时,学生对篮球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后打篮球的人多了,难得的是原来讨厌上篮球课的女同学也有不少在玩,篮球课成了学生欢迎的课之一。

(二)正面鼓励,帮助孩子战胜困难。体育课是大多数孩子比较喜欢的课,做游戏,搞活动,打球,训练,充满新奇新鲜的刺激。但是在练习中,很多学生也常会遭遇尴尬,因为没有体验,对一些训练项目,他们怕动作不到位,怕练习失败,更怕同学们的嘲笑讥讽,怕老师的训斥。因此,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多用鼓励语气,尤其是当学生训练失败时,教师要采取安慰的形式及时疏导与指导,态度要和蔼、耐心细致,以鼓励为主,切忌挖苦讽刺,并及时进行心理修复性训练,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慌心理,树立成功信心。

例如:王聪同学由于个体矮胖,活动能力差,怕上体育课,各类考试基本上不及格。这个时候教师的鼓励,对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他喜欢体育课,老师首先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信任、鼓励的态度去对待他,以一颗真的爱心去感召他,帮助分析原因。然后进行动作指导,教学过程中某一次做得比较好,应及时肯定,有一点进步时立即表扬。同时帮他制定一个计划:要求每天上下学尽量徒步到学校,每天睡觉前完成15个以上的仰卧起坐。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不再畏缩不前,也成为运动场上的“常客”,虽说动作迟缓,但已乐于参加考试,且能及格了。

(三)巧设竞赛,重树自信心。运用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激励对抗的特点,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比智、斗勇,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以便战胜对手、战胜自我,获得胜利。通过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让学生经历失败与胜利考验,明白成功、獲胜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挫折和失败则是经常的。采用错位竞赛,让每个孩子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体会失败的挫折。

如在接力比赛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因为本组输了而埋怨这个埋怨那个,有时两个小组互相争吵。这时教师要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刚才的游戏是接力赛跑,教师可以立即变成“蛙跳”接力、“火车”接力等等,总之在不断变化中让每一组都能尝试成功与失败。又如在乒乓球比赛中,有的学生因为输了球而乱发脾气,掉眼泪,摔板子,有的就站在一边不参加比赛了,说:“真没劲总是输。”这时教师要合理进行组合让几个水平相对低一点的学生与之进行比赛,乒乓水平高的学生做一会儿裁判,尽量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变化中,学生兴趣大增,有时也邀请老师与他们比赛。在各类竞赛中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好比赛,更重要的是对其比赛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于那些想赢却怕输的对手挑战,应格外加以重视,在进行各种竞赛时有意识地多给这些学生参与机会,采用各种激励的方法,做到既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又能使其感受到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理感受,使学生的心理更趋于成熟。赛后要认真讲评,特别是对于失败者更应认真分析,帮助其找出“为什么会败”,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失败,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做到败者不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努力争取获胜。

猜你喜欢

挫折体育课篮球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Holism in Education
体育课上的“意外”
快乐篮球进山乡
挫折
拍篮球
讨厌的理由
终身不遇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