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圆与方程教学研究

2017-12-16郭培敏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中数学

郭培敏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的提出为高中数学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还面临着低效化的困境。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总结了几点对策,以圆与方程为例,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希望能提供给高中教师数学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与方程;教学研究

圆与方程属于解析几何知识中的重要构成模块,能为今后的圆锥曲线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相比于初中的数学课程,高中数学知识点更加繁多,具有很多抽象性内容,常常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笔者探讨了当前环境中先进的圆与方程教学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师在《圆与方程》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上,应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将学习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到位。通过知识回顾来确定圆的结合要素,包括半径、圆心等,通过结合平面指标坐标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同时根据问题条件来选择科学形式确认圆方程。由于圆与方程的知识涉及很多旧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圆的几何定义作为切入点,结合坐标系内容构建圆的方程,引入化归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来培养学生解析几何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圆的方程期间,学生观察图形后能明确数与形的关联,并且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了使学生掌握几何问题的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代数方法来处理,不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能细致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数学应用的意识。为了使学生意识到运动变化的规律,教师应让学生落实好预习、课后总结工作。为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欲望,数学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投入到体验活动中,譬如在预习课程中,学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由组长汇报上交给教师,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数学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当数学教师讲解完曲线课程后,能为学生学习今后的曲面知识点奠定基础。圆与方程知识点涵盖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向学生展示点的运动轨迹,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化图像,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来构建数形结合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将知识全部传输于学生。新时期,教师应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性,从而逐渐具备逻辑思维。学生通过欣赏圆的对称性,能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魅力,同时在定理的讲解下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公式。

二、联系新旧知识点,完善高中生的数学认知体系

在初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借助几何解析法能研究处圆的应用问题。当教师讲解完坐标系知识点后,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几何的本质。在选修课程中,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方程与曲线间的关系,运用转化理念推出极坐标下的圆方程、圆的参数方程。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教学任务也不同。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应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与其他知识练习中具备数形结合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应将知识点局限于圆与方程中,而是应不断延伸教学知识,包括函数概念、函数值域、空间向量、三角函数、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等。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高中生思维正处于抽象化发展阶段,教师在数学方法讲解上,应注重重复性,不断增加学生的印象。坐标法属于圆与方程课程中的重要方法,应渗透于几何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坚持适度引导原则。数学课程兼顾人文性与实践性,因此数学教师也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譬如让学生提前准备圆形纸张,通过在纸上绘制相应内容来探索圆与方程间的关系。单纯的知识点讲解常常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也浪费了数学教师的精力。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的探索欲望,增强课程趣味性。当圆与方程课程讲解结束后,教师应布置课后习题,确保学生能运用圆的方程解决基本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学会将圆的代数方程建立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教师不应直接讲授几何性质的研究方法,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构建数形结合理念,逐渐能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通过观察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发现,圆的标准方程不难探索,高中生经过初中阶段后,数学思维能够明显提升,以圆的方程为切入点能够写出圆心、半径,根据文本条件写出圆方程。在圆与方程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体验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处理好代数结果的几何意义后,能够为后期的圆锥曲线课程做良好铺垫。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學教师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笔者以“圆与方程”的教学内容为例,希望能提供数学教师借鉴意义,从而促进师生间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守山. 智慧课堂下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J]. 新课程导学, 2017(23).

[2]张爱华. 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探讨[J]. 教育, 2017(2):00090-000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中数学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