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渗透的探讨

2017-12-16刘雪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中职语文目标

刘雪花

【摘要】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加上内容无味,教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的改革中显得无所适从,这既制约了语文课程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总体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如果融入职业教育内容,将职业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那么中职语文教学会多一抹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66-02

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把目光和精力大都放到了专业课上,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而言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倾向极大的弱化了语文学科的地位,严重消弱了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上中职语文课程自身改革乏力的不足,导致中职语文的改革常处于迷茫之中,生搬硬套普通高中语文的做法,加之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加上内容枯燥,教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的改革中显得无所适从,这既制约了语文课程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总体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如果融入职业教育内容,将职场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那么中职语文教学会多一抹亮丽的风景。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渗透的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强调专业课,也主张语文为专业课服务,很容易把语文教学变得功利性,正如倪文锦教授所说:“许多同志过于强调语文与职业或专业对应,失之机械,可能会闹出笑话。如果搞钢铁的来个钢铁语文,搞纺织的来个纺织语文,搞汽车的来个汽车语文……那就异化了语文。”

作为中职学校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它在课程教学目标上规定:“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既要有语文味,又要能和将来的职业生活衔接,我们就想到了将职业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职中。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渗透的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的教材选用很重要,我校现今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在此书的前言有这样一段话:“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发展;二、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三、务实求真,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我们不妨看看这套教材的模块设计:

教材的职业渗透这一目标非常明确,它力求突出职教特色。首先,基础模块的选编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选用此类教材时除注重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外,还要注重加强人文性,注重对职业活动中必备的精神品质。其次是职业模块,要体现职业专业特点,在语文课中渗透职业思想,这种职业性教材的选编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能力的訓练与形成为目标,实现教材的综合化、模块化建设中职学校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更实际、更复杂、更具综合性,教材内容更要接近职业生活和社会实际。语文的学习仅仅考虑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当给各专业学生以相应的专业语文素质教育。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以人文社会为主要综合内容,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以相关专业为综合内容。以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理论知识、体现能力训练与形成的主体教材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基础;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为主要功能的辅助教材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渗透的方式

中职语文课教学课时有限(我校一年级每周四节,二年级每周两节),学生基础差,但语文教材在内容总量上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感到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有困难。所以我们提出“控制内容总量,降低知识难度”,这样做并不是降低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整体水平,而是在教材的编排上控制容量,注重质量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岗位将不断地更新调整,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或只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所以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在精通一门或多门职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了解或掌握其他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人才要有综合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整,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以新的面貌出现。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式:

1.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弥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缺失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项链》一课的学习中,通过阅读、品味,向学生提问: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是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各自的性别、职业?他们家庭状况、社会地位如何?从而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女主人公感到生活幸福吗?她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梦想与现实的矛盾)请学生引述课文中描述主人公梦想及现实的片断。接着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结果如何?请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在再次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问:小说中有三处伏笔暗示项链有可能是假的,请找出来。假如你是玛蒂尔德,你会怎么做?你认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一系列提问,启发学生做深层的思考,并最终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尤其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加强中职学生的口语训练。中职语文的内容还很多,有待于从教者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目标、安排任务、设计活动方式等等。

2.引入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给中职语文教学以新的角度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基础模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这一阶段的立足点很广泛。从内容上看来源有三方,并不仅仅局限于职业生活,还来自于中职生的日常生活;从活动流程看,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在初中也常常操练;唯有从目的可见不同: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以介绍为例,对学生的要求分以下三个级别:第一级别——朗读文稿,要求讲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第二级别——脱稿复述,要求能正确地叙事、状物、析理;第三级别——即时回答,要求说话文明得体,有礼有节,富有表情,仪态大方。已经掌握这某一级别要求的同学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还未掌握这一级别要求的同学可以加以弥补,在榜样的带领下通过积极体验获得提升。当然,如果有学生确实达不到较高的级别标准,也因视具体情况而设置纵向的评价标准,即个体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进步。

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渗透,正是本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而展开的教育,它不同于国外的“能力本位”为主的教育模式,而不同于我国普遍存在的“知识本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渗透,终将显示出特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霞.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李亚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8.

[3]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4]陈鑫.职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汪大木.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如何服务于学生就业[J].就业与创业.200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中职语文目标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