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好慷慨”
2017-12-16朱丽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源动力,只有感情真挚的作品,才能感动他人,才能流传久远。曹植明确提出了“雅好慷慨”的审美主张,强调强烈的悲壮情感的抒发,说明其对文学的本质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汉代之前,文学一直担负着政教的功用,曹植这一崭新观念的提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文学会受到一定政治思想的影响,但反映出文学力求摆脱儒教的束缚,追求抒发强烈悲壮情感的文学观念,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慷慨;审美;文学特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15-0043-0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说出了文学以情动人的特质。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源动力,同时也是作品的直接表现对象,只有感情真挚、深切的作品,才能感动他人,才能流传久远。曹植在《前录自序》中明确提出了“雅好慷慨”的审美主张,强调强烈的悲壮情感的抒发。
一、时代的审美趋向
不同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人们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反映在作品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的风格特点。文学艺术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忠实反映,东汉末年战乱给中原广大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诗人们目之所见,皆是悲惨、触目惊心的惨破景象,关心时政的诗人们感伤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用诗文表达渴望实现安定的愿望,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凄怆之情,铸就了建安诗风的悲凉基调。
但“世积乱离”并不必然地造就慷慨诗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建安文人有着强烈的建立功业的理想追求。生命的悲歌、强烈的英雄意识,使得建功立业成为这个时代士人阶层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是形成这个时期文学作品慷慨悲凉特征的的心理、文化基础。战乱、疾疫与自然灾害频发,人的生命如同朝露一般,随时消逝,使得文人们发出对生命易逝的感伤,对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的民众的哀悯等等,但他们并没有仅仅沉湎于哀伤的苦痛中,而是以儒家济世救民、建立功业的进取精神,投入到社会中,这样形成了慷慨任气的风尚,也给士人带来了慷慨悲凉的情调,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审美取向。
慷慨诗风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受其中原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某一地域的地理位置,物候环境对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的气质、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学的风格。曹魏统治中心处于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地域辽阔,有宽广的平原、巍峨的大山、波涛汹涌的河川。这一切成为建安诗人所描绘的世界中的一部分,呈现出壮观的气势,借助宏阔景象展示人生的追求,以广阔的空间衬托建安诗人以天下为己任,济世救民的宏伟壮志和英雄气概。因而这些北方的地域自然风貌特征以及艰苦的自然环境,也使得以悲壮、刚健为主要特征的“慷慨”成为文人作品的审美风尚。
悲歌心态与汉代以来“以悲为美”的音乐趣味也存在着联系。由于汉高祖念故土而好“楚声”,“楚声”乃逐渐进入汉廷。“慷慨有余音,要妙悲且清”(曹植《弃妇篇》)为什么在音乐方面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倾向?因为和欢乐之音相比,悲音更能感动人心,因此往往比瞬息即逝的欢乐之情更为深厚,更为持久。以悲为美的风尚在曹魏时期从音乐领域进入到了文学领域,文章也是如此,写文章时,与欢快情感的作品相比,悲苦之辞更能感动人心,激发起读者强烈的震撼,经久不绝的回味。建安文人普遍存在的悲凉心态,强化了文学作品悲歌的倾向。
二、“雅好慷慨”的审美倾向在曹植创作中的体现
曹植在《前录自序》中说“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明确提出了“雅好慷慨”的理论主张。慷慨,意思是壮士不得志于心,是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情。曹植“雅好慷慨”,就是强调在作品中抒发激越、悲壮的强烈情感。曹植偏爱“慷慨”,他的作品中共出现了11处之多。
曹植“雅好慷慨”的审美趣味,不但受到悲凉慷慨的时代审美风尚影响,而且也是其人生坎坷命运使然。他在创作实践中,把雅好慷慨的时代审美风尚、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以及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融入作品中,独具一格。
曹植作品“雅好慷慨”的表现之一,是写对生命如朝露的咏叹以及实现建功立业、济世救民的理想的急迫心情。“出靡时以娱志,入无乐以消忧。何岁月之若骛,复民生之无常。”(《闲居赋》)诗人时常为岁月飞驰,生命的短暂而感到忧愁。“念人生之不永,若春日之微霜。谅遗名之可纪,信天命之无常。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节游赋》)在诗人的作品中有生命苦短的感慨,迫切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实现建立功业的政治抱负,“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其二,体现在生命短暂、好景不长、亲朋好友的离别中。“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送应氏》其二)人的生命如朝露一般,随时消逝,好景不长久,山高水远,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离别的忧伤使全诗笼罩于死生莫测的悲凉气氛之中,但在末尾情绪陡然一转“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送应氏》其二)表现出慷慨激昂,悲而不哀的悲壮之美。
其三,诗人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与君王的猜疑、迫害,构成了剧烈的矛盾冲突。曹植沉郁风格形成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命运的坎坷,更源于怀揣忠君爱国、为民解难的宏伟抱负,这是构成其文沉郁风格的主要条件。“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在视死如归的游侠身上,寄予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空有爱国爱民的抱负,直到生命终结,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实生活的悲苦境遇、遭受冤枉迫害的愤懑、生命的呻吟挣扎,与壮志难酬的矛盾与冲突,凸显了慷慨的审美追求。
总之,曹植提出“雅好慷慨”的理论主张,主张文学抒发强烈的情感,说明对文学的艺术特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植撰丁晏纂叶菊生校订《曹植铨评》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作者简介:朱丽(1967年-),沈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目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