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农机现代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7-12-16梁玉成谢宇峰许剑平刘国平郝剑英毛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

梁玉成 谢宇峰 许剑平 刘国平 郝剑英 毛俐

摘 要:随着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农机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逐步用现代化的工业、科学技术及经济管理方法等手段武装起来;运用新的发展理念,将农机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机械化生态农业。农机现代化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手段,在农业生产中以免少耕技术为核心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生产机械化率,进而培肥地力、降低劳动能耗、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总结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探讨了黑龙江省农机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 农机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2.001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标志着党中央在“四化同步”中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把农业现代化列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先实现农机现代化,只有在基本摆脱传统人力耕作的生产模式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的水平,才能让一个中国农民养活更多的中国人,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提升耕作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机械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几十年的生产实践也充分证实了這一重要观点。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提升到了农机现代化的高度。农机现代化水平也就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特别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地位更显得突出和重要。因此,大力发展农机现代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外农机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上的农业发达国家都均已进入了农业全程机械化和自动化阶段,即农机现代化阶段;均已形成了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研发了完善的配套机具。按我国著名农机化专家余友泰教授的说法,这些发达国家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别:一是地多人少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美国为代表;二是地少人多的日本、韩国,以日本为代表;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西欧国家,以德国为代表;四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以俄罗斯为代表。这些国家实现农机化的时间虽有早晚,但大致上都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步农业机械化时期(半机械化时期、机械化发展初期)、基本机械化时期和全面机械化(农机现代化)时期。近些年,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本土的农机现代化步伐,以巴西、阿根廷和我国为主要代表,积极采用更先进的农机装备进行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并逐步从大田农业向小区农工业发展,从粗犷农业向精细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发展。

发达国家在实现农机现代化的过程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采用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精量用药,大量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实现了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产业为一体的循环链条,在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了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农机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业新产品不断地投入市场,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加大补贴力度,积极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产、研发上,形成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精准。我国的农业发展还以农村为主,随着农民的意识不断提高,新一代的“80后农民”对农业生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了农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农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资源的局限性就体现了出来,产生了很多连锁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生产设备和加工材料与先进的技术理念相互制约;二是农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还不尽如人意;三是农业装备开发难度大、研发人员紧缺;四是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五是农机行业和农机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六是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平衡。此外,农机设备的研发结构不合理,很多领域的生产还处于原始的手工状态。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于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而是要求使用的机具更加节省人力、生产作业效果更理想、操作更简便、使用更舒适。虽然这几年国内的农业机械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黑龙江省农机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国的农业看龙江”,黑龙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就代表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首先是黑龙江的农业装备水平是全国最先进的,已经接近世界水平,这几年国际知名公司纷纷在龙江建厂就可以看出,黑龙江将是中国农机现代化的发源地。其次是黑龙江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接近现代农业标准,远高于全国水平。再次是农产品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优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种植基础,为黑龙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根本性转变,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结构完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重要阶段,进入了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鼓励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在已建的农机、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进行增容扩建,实现传统农业机械的升级换代,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延伸、构建了完善的产、销、营一体化的可持续循环模式。使农机装备向着精密、高效、节约、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农机装备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创造更好的效益。endprint

但是目前黑龙江省的农机行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农业装备老化严重,装备升级换代进程缓慢,这主要是由省内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造成的;二是小型机械较多,部分地区的地块零散,一些农户思想守旧,还在进行着“自种自收”的小农模式;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缓慢,主要是随着多年来省内人才的不断流失,农机行业的高精尖人才严重短缺;四是农机生产加工能力落后,落后的经济造成了省内工业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加工難的问题日渐凸显。

4 黑龙江省农机现代化发展趋势

今后黑龙江的农机发展要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贯穿农业机械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支撑引领农机现代化。克服自身现有困难,加大投入与融资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建设、规模经营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机农艺协调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将会把许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农机装备当中,农机装备将走上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道路,达到一个中国农民能种更多地、养活更多人的目标。

5 结束语

农业机械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机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承载性和助力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相关的资料分析了解,农机现代化在黑龙江省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将为全国农机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试点的带头作用,但我们也必须认清现实,我省乃至我国的农机现代化建设都将面临着严重考验,努力实现农机现代化这个历史性目标,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奋斗。

参考文献:

[1] 余利锋,肖新棉,兰海军.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北农机化,2000 (6):36-37.

[2] 王盼,肖湘.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 2017(8): 162-164.

[3] 张瑜,徐向峰,杨广林.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155-158.

[4] 何进, 李洪文, 高焕文.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10): 62-67.

[5] 钟江,张宪.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北农业科学, 2011(10).

[6] 张建军,严森.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 农业机械,2010(20):2-3.

[7] 张立明,谢洪昌,邹继军,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学术论文集,2017:8-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
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要点